三、地貌类型

(一)地貌类型划分的原则

地貌是地域分异的重要标志和主导因素,也是土地分级与分类的主导标志。地貌通过自身的形态特征,海拔高度、山川走向、起伏程度、地面坡度、切割深度、物质组成和坡向分布等差异,制约着光、热、水的再分配及地面物质的迁移过程,影响着生态系统的演替与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同的地貌组合和不同的地貌部位特征,是国土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资料,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土地利用方向、结构、布局和改造措施。因此,科学地对地貌进行分类,对首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确定地貌类型划分系统,首先应依据生产上的需要,其次应使分类系统体现地貌现象的规律性和差异性,第三须考虑到图面清晰简明,便于接受利用。因此在地貌类型划分上,使用了成因及形态分类相结合的原则,因为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它的成因密切相关的,形态反映成因,成因控制形态。全市地貌按成因类型、形态成因类型两级划分,第一级为成因类型,第

二级为形态成因类型。共分为三个一级类型,十个二级类型,其分类系统如下:

Ⅰ 侵蚀构造地貌——山地

Ⅰ1 中山带(绝对高度海拔大于 800 米) Ⅰ2 低山带(绝对高度海拔小于 800 米) Ⅰ3 山地沟谷河道

Ⅱ剥蚀构造地貌——丘陵、台地 Ⅱ1 丘陵(相对高度小于 200 米) Ⅱ2 台地

Ⅲ 堆积构造地貌——平原Ⅲ1 洪积扇

Ⅲ2 洪冲积平原Ⅲ3 洼地

Ⅲ4 决口扇及砂丘Ⅲ5 平原河道

上述分类系统由山地到平原按地势倾斜方向有序排列,各类型与土地利用状况相对应。为了进一步反映其内部差异,在第二级划分中,按岩性形态成因类型再划分二级亚类型作为补充。例如山地、丘陵还可以分为花岗岩质、石灰岩质、火山岩质、沉积岩质的;平原中洪积扇可分为土质、砂砾质的, 而洪冲积平原按成因和地貌部位又可划为高位平原和低位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