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之因由

墨子所主张的“兼爱”,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能不分你我、不分贵贱、不论贫富、不讲种类、不管血缘、不论国度地爱一切人,即是“人人爱人,我爱人人”。由此可见,墨子可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博爱主义的倡导者。

那么,墨子为什么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里偏要提倡无差别的“兼爱” 呢?其目的不外有二:一是为兴利除害,一是为去乱求治。

墨子说:“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是墨子终身奋斗的目标。那么天下之害是什么呢?墨子认为,像今天这种国与国之相攻伐、家与家之相篡夺、人与人之相贼恶、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谐等诸种现象,就是天下之公害。

在墨子看来,造成此种公害横行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相恶不相爱。他说: 现在的诸侯只知爱其国而不知爱人之国,所以不惜倾全国之人力、物力、财力去攻打别人之国;现在各个家庭成员只知爱自己的家,而不知爱别人的家, 故不惜举其全家来破坏他人的家;现在人人只知道爱惜自己,而不知道爱护他人,故而不惜尽全力以坑害他人。这样,诸侯不相爱,攻城野战就连绵不断;家主不相爱,相互篡夺之事也就不断发生;人与人不相爱,相互欺骗、相互伤害之事就不可避免。君臣不相爱,则君不惠,臣不忠;父子不相爱, 则父亲就不慈祥,儿子就不孝顺;兄弟不相爱,则兄弟之间就不协调和谐。天下之人都不相爱,则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于是, 天下祸篡怨恨就发生了。所以,不相爱是一切祸害产生的根由。只有兼相爱, 才是解决这些问题与祸害的良药。

“兼相爱”不仅是兴利除害的需要,同时也是拨乱求治的需要。墨子认

为,凡圣人治理国家,一定要弄清混乱的原因在哪里,然后才能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那么乱的根源是什么呢?墨子明确指出:乱在于不相爱。

正是儿子自爱而不爱其父,才会对父亲不孝顺而谋自己的利益;大臣自爱而不爱君王,才会对君王不忠而只谋私利;弟自爱而不爱兄长,才会坑害兄长引发不和睦。如此推来,父不慈,子不孝,君不惠,臣不忠,兄不善, 弟不良,人人相恶不相爱,从而导致整个社会风气的恶化,人人亏人以自利, 天下不可能不乱。因而只爱己不爱人是造成天下动乱的总根源。

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灾难,人间的一切邪恶,包括盗窃、杀人、战争、怨仇、嫉恨、诈骗等等违法犯罪现象都是不相爱带来的恶果。而如果实现了“兼相爱,交相利”,所有这些灾难与邪恶都会烟消云散,自然消除,人间就能形成天下一家、互爱互利的美好局面。他试图用普遍的爱来解决社会的根本问题,表现了墨子善良美好的愿望。当然,墨子的兼爱不是无源之水, 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什么舶来品,而是对春秋时代颇为流行的“仁者爱人”的思想观念的进一步推演和升华。有人拿“兼爱”与西方的“博爱” 相比较,认为墨子是西方人而不是中国人。此说实乃无稽之谈!

墨子用“兼爱”作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出发点,这在当时具有很大的空想性,然而在这种空想中始终贯穿着平等的精神,这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