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起源

墨子崇尚“天志”,主张“尚同”,他要求人们(包括国王)一切都要服从于上天的意志,服从上天的权威。而国王作为天意的代表,各级行政长官及全国百姓都应顺从国王,而各级行政长官之间也应下级服从上级,老百姓是最低的一个级别。这样,墨子就建立起一个上通天志,下贯万民的权威序列。他认为这个权威序列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需要,是历史发展和进化的必然。

墨子指出,在原始社会时期,没有国家行政机构存在。那时,每个人都有自己判断是非的标准,于是“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以交相非也。” 这就是说,一人有一个是非标准,有两人就有两个是非标准,有十个人就有十个是非标准,人愈多,是非标准就愈多。各人又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所以就要攻击、指责他人的错误,这样,整个社会就形成了相互攻击的局面。家庭内部“交相非”,父子兄弟之间就互相怨恨交恶,导致家庭不和或分裂; 天下百姓“交相非”,则互相为敌,各不相让,甚至谋财害命,互相毒害。如此则有能力也不去帮助他人,有余财的人宁可让其腐烂也不分给他人,有良好思想学识的人也不教诲他人。故人心散乱,各行其事,正与禽兽一样。墨子向人们展示了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的生活情景。在他看来,这种自以为是、相互攻击、没有统一是非标准的局面是极不合理的,必须用国家行政组织来统一管理。

墨子认为,人们终于从混乱的痛苦中清醒过来,认识到混乱的根源在于没有国家行政组织,于是就开始选择一位贤良、有才能、有辩才的人为天子, 由他来统一天下的是非标准。天子确立以后,感到只凭自己的耳目不能统一天下的议论纷争,于是又选择了贤良、有德才的人,使之为三公,以协助天子从事统一天下是非的工作。天子、三公确立了,还不足够,由于天下博大, 远方山野的人民,不可能全部统一起来,于是就划分天下界域,设立许多的诸侯小国,以便统一天下是非。诸侯国的国君确立了,然而仅靠国君一人的耳目难以完成统一一国之是非的工作,于是就从这些国家中选出有德有才的人,立为将军、大夫以至于乡里之长,协助国君做好统一是非之工作。这样, 从天子、三公到诸侯、大夫、乡里之长,就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有秩序的系统,这个系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

对于国家的起源,中西哲学家各自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国家起

源于人的自私自利的本性,有人认为国家起源于人的欲望和要求,有人认为国家起源于契约。墨子认为国家起源于道义的纷争,当然这里的道义中包含了功利的因素,这一思想产生于两千年前,不同凡响。因为这个理论实质上揭示了国家产生的必然性,并指出了国家出现的进步性。

但是,墨子的国家起源说是其“尚同”理论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为“尚同”理论服务的。这样,国家起源就成了他论证天下同一的根据,这就限制了他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