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重阳

九月季秋,中国南北方的农作物收获期大体结束,频繁的报赛活动也在九月告一段落,这时便有了重阳节。江西《上高县志》载:“九十月间收获已毕,农家设办祭品以祀神,名曰秋社,一以报土谷,一以庆丰年。”云南在九月朔日至九日礼北斗祈年。浙江宁波则在九月由各坊巷组织社火以庆丰年。重阳节就是收获期的丰收节。

“重阳”一词最早见于楚辞《远游》中的一句诗:“集重阳入帝宫兮。” 汉代末期才成为九月九日这个节日的别称。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周处《风土记》记载了重阳登高饮菊花酒、插带茱萸的风俗。唐代中叶李泌奏请皇帝将中和节(二月一日)、上巳节、重阳节定为三大节,重阳节渐渐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节日。

重阳登高在魏晋时很受帝王欣赏,宋武帝刘裕便曾在重阳节登彭城项羽戏马台。唐代诗人也曾用大量篇幅抒发暮秋时节登高远眺时的忧惧而又欢乐的心情。《齐民月令》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迥,为时宴之游赏, 以畅秋志。”后来,登高成为士大夫风流自赏的诗酒雅集,一般庶民往往把它当作宗教活动来对待,在登寺院高塔、登山入寺庙敬香之余,游赏秋景。

《清嘉录》卷九:“登高,旧俗在吴山治平寺中,牵羊赌彩,为推钱之戏。今吴山顶机王殿犹有鼓乐酬神、喧阗日夕者。”

传说登高的目的是为了避害。据《续齐谐记》,汉末道士费长房劝告桓景在重阳时带茱萸囊,携家人登山避难。但是,六朝乃至唐代都有人日或正月十五日登高的习俗,和唐代曾经把秋社日定在九月以及后来许多地方都在九月报赛社神的习俗的事实,使我们相信,避邪的解释可能掩盖了登高野游所具有的男女社交意义。重阳的丰收节性质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置于山林中的社坛上发生的生殖崇拜行为。后世个别地方仍有其转化形式。浙江常山县“九月之望,妇女修高禖之嗣,以恤孕城隍为主。”广东南雄九月九日由茅山道士举行王母会,求嗣的少妇聚会一堂,巫师戴衣冠,穿徘衣,吹着牛角,起舞歌唱。

作为丰收节,重阳节是享用与馈赠食物的节日。《荆楚岁时记》中已有“食饵”的记载。《说文解字》说“饵”就是“粉饼。”(29)个别地方在重阳时仍以粽子相送,大部分地区是以各种重阳糕独擅胜场。唐代有菊花糕, 宋代的重阳糕则有放枣、栗、石榴、银杏、松子肉的,上面还插有小旗。明清时代,北方一般作枣糕,南方物产丰富,所用辅料亦多。北方枣糕主要用于相互赠送,尤其是对姻亲赠礼,因此,重阳又被称为女儿节。南方除馈赠外,米糕用于祀先祖。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于万木凋零之际独放异彩,使古人把它看作长寿的象征。曹丕写道:“(秋季)群草庶木无地而生,菊花纷然独秀,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菊花酒当然也有同样的作用。此外,周处的《风土记》记载,茱萸这种有着浓烈香气的常绿小乔木,有着避除恶气、抵御初寒的功效。在今天,菊花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而茱萸则很少有人提到了。

(韩振宇)

注释:

(1)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年。

(2)(4)管东贵《中国古代的丰收祭及其与“历年”的关系》,载(台湾)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1 本。

(3)庞朴《“火历”初探》,载《社会科学战线》1981.4。(5)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20 期。

  1. 农是古代的农事官,邮表畷是田埂上的小屋,猫是因为食田鼠而受到崇拜,虎则是因为食野猪,坊庸是堤防与水沟等农业设施。

  2. 《北堂书钞》卷 31 引《魏台访议》。(8)《清史稿·礼志三》。

  1. 转引自 D.伯德《古典中国的节日——汉代新年及其他节日》77 页, 英文版,普林斯顿 1975 年。

  2. 转引自杨景鹴《方相氏与大傩》(台湾)《史语所集刊》31

    本。(11)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

(12)同(10)143 页。

  1. 《汉书·广川王传》卷 53。

  2. 引自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 1986

    年。(15)参见《续汉书·礼仪志》。

(16)(17)陈元靓辑《岁时广记》卷九。(18)《隋书·柳彧传》。

  1. 〔苏〕尤·谢苗诺夫著、蔡俊生译《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版。

  2. 参见宗懔《荆楚岁时记》。

  3. 参见北冈诚司编译《宇宙树的象征和语言本文》,载《宇宙树·神话·历史记述》岩波现代选书 1983 年。

  4. 参见李亦园《一个中国古代神话与仪式的结构学研究》,载(台湾)

《中研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民俗与文化组》1981 年。(23)引书同(9),277 页。

  1. 宋·王溥《唐会要》卷 23。

  2. 载(台湾)《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61 年。(26)《当代原始部落漫游》94

    页,天津版,1982 年。

(27)劳干《玉佩与刚卯》,(台湾)《史语所集刊》27 本。(28)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 51。

(29)饵,《说文解字》作“鬻”。文曰:“粉饼也。从鬻耳声。鬻或从食,耳声。

后 记

《中国古代文化史》是国家教委“六·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向高校文科推荐的教材。由于种种原因,拖延了这部教材的编写、出版时间,现在它终于全部编成问世了,我们期待它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些年,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

十分感兴趣,并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又使中国面临外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各种思想、观点纷然相争,这就需要我们积

极引导青年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认为,在今天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仍然应该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批判继承”的原则,使广大青年学生在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的同时,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在创造自己的悠久而光辉的历史过程中,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心。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多次出现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撞击的现象,但是历史的发展表明,双方在冲突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对外来文化进行了有选择的改造、吸收和融合,从而使自己获得了新的活力和发展。今天我们也应该吸取外来文化中的先进因素,这主要指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它为我所用。但是对于那些所谓“全盘西化”等错误论调, 则应给予严肃地批判,因为它们只能造成青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我们希望在各学校中尽可能地开设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史一类的课程,以便使青年学生有机会掌握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辨别糟粕与精华的能力,加深对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这不仅是一种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的教育,也是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这对于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十分迫切的和必要的。正是由于这种重大意义,我们这部教材自始至终得到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及国家教委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得力指导与支持,我们全体编写人员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在这部教材问世之际,我们也痛惜参加撰写的陈宏天、盛冬铃两位同志不幸因病早逝。他们都是在古代文化研究和古籍整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卓越人才,他们的辛勤劳作也凝聚在这部教材之中,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本教材的第一册已在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化史”课使

用,并且在北京语言学院语文系的“中国文化”课上也向学生作了推荐,反映尚好,但是作为高等学校的教材,怎样才能更好地阐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全貌,还需要进一步摸索经验。我们欢迎广大师生对这部教材的不妥之处提出批评。

编 者

1991 年 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