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蚕桑、园艺和畜牧兽医方面的特殊贡献

中国在蚕桑、园艺和畜牧兽医方面有不少特殊的创造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蚕桑方面的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养蚕、种桑、缫丝最早的国家。当二千多年前中国丝绸传入欧洲时,欧洲人对那美丽、轻盈的丝绸是如何织造的,竟一无所知。

中国古代关于养蚕的传说特别多,诸如天驷龙精、马头娘、菀窳妇人、寓氏公主、西陵氏始蚕等等。实际上,像养蚕织丝这样伟大的发明,只能是人们集体的、长期的经验积累。1958 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发掘出了一批丝织品,有绢片、丝带和丝线。(74)遗物经浙江省纺织科学研究所鉴定,绢片为平纹组织,经纬密度为每厘米 40 根,粗细均匀。丝带组合,观察为 10 股,每股单纱 3 根,共计单纱 30 根编织成。有人据丝织物分析,认为已是先缫后织的产品,蚕也进入了家养的时代。(75) 比这再早与蚕桑有关的考古资料还有 1926 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一个“半割的茧壳”,经 1928 年美国 Smith-So-nion 学院鉴定为蚕茧。(76)此外,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个牙雕小盅,“外壁雕刻有编织纹和蚕纹的图案一圈”,(77)织纹和蚕纹组成一个图像,反映了蚕与织的相互依赖关系。

通过长期养蚕的实践,历代蚕农在养蚕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不少成就。首先,家蚕经过长期饲育和选择,其性状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品种。宋、元时期,江、浙地区饲育成了四眠蚕和许多优良品种。三眠蚕比四眠蚕抗病能力强,容易饲养,但从蚕丝生产角度看,四眠蚕的蚕丝比三眠蚕优良。四眠蚕的饲育成功和推广是养蚕生产上的一大进步。

为了发展蚕丝生产,中国古代除了饲养春蚕外,还饲养夏蚕、秋蚕,甚至一年里养多批蚕。一千六百多年前,已利用低温抑制蚕卵使之延期孵化的低温催青制取生种的方法,为能在一年内多批养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中国古代养蚕生产技术上的又一项重大发明。

为提高蚕丝的产量,现代蚕业工作者经过长期反复研究,发明了用葆幼激素配合蜕皮激素体喷或添食的养蚕方法。而在八百多年前,中国蚕农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发明了用中药添食增产丝的方法。宋代庄季裕《鸡肋篇》卷上中说:“每槌间用生地黄四两,研汁洒桑叶饲之,则取丝多于其他。”华南农学院做了验证性试验,证明庄氏的记载是可靠的。(78)

古代蚕农还积累了丰富的防治蚕病的经验。采取了许多卫生措施、药物添食以及隔离病蚕等办法来防止蚕病的发生和蔓延。卫生措施有,养蚕前修整和打扫蚕室蚕具,用烟薰方法来对蚕室进行消毒。在饲养过程中,及时清除蚕沙(蚕粪),利用日光照射蚕具消毒。药物防治蚕病,包括药物添食和药物烟薰两种。十七世纪的《养蚕秘诀》等书记载了用“甘草水”、“大蒜汁”、“烧酒”等喷在桑叶上喂蚕来防治各种蚕病。以后更针对不同症状, 提出不同的治病药方。

发展养蚕业,必须繁殖桑树,发展桑园。开始人们利用撒子播种来繁殖

桑树。至迟到公元五世纪,压条法已经应用在桑树繁殖上。此法比用种子播种大大缩短生长时间。宋、元以来,南方蚕农又把果树嫁接技术使用到桑树上,这对老桑树的复壮更新,保存优良性状,加速桑苗繁殖,培育优良品种都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桑叶质量,周代已讲究修整桑树的技术。(79)《氾胜之书》记述了一种树形低矮,枝嫩叶肥,宜于养蚕的地桑(鲁桑)的栽培方法。《齐民要术》引民谚对鲁桑评价说“鲁桑百,丰绵帛”。(80)即桑好出帛多。宋代以来,鲁桑和嫁接技术,陆续流传到江南。嘉湖地区蚕农用江南原有荆桑为砧木,鲁桑为接穗,嫁接培育出新的植株,鲁桑的新类型——“湖桑”便逐渐形成。湖桑一直为世界各蚕业国家所称道。关于湖桑类型新种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是南宋末吴自牧撰写的《梦粱录》。

二、园艺方面的成就

距今约六千年前的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曾出土一个陶罐,里面留存有芥菜一类的菜籽,说明那时已种植蔬菜。周代出现了园圃。《诗经·小雅·鹤鸣》:“乐彼之园,爰有树檀”;《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魏风·园有桃》:“园有桃,其实之殽”;《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由此可见园圃中经营的有蔬菜、果树、经济林木和观赏植物等。随着商品经济和城镇的发展,农(大田作物)、圃(园艺)分工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樊迟向他的老师请教种庄稼和种菜之道,孔子回答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81)

在园艺栽培中,中国很早就采用了复种、连作、套种等技术措施;此外, 在长期实践中还创造了其它一些独特的技术。如近代采用的人工加温办法, 以保护幼嫩植物抗御严寒或酷暑,是农业科技史上的里程碑之一。而这在公元前二世纪的中国已有发轫。秦始皇时,“乃密令冬种瓜于骊山坑谷中温处”; (82)唐代诗人杜甫有“御苑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的诗句。这两例是利用温泉温室提前种瓜。《汉书·召信臣传》则记载有利用“蕴火”(即烧着不起焰的火)提高室温,促进蔬菜的生长:“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 覆以屋庑,昼夜◻蕴火,待温气乃生”。六世纪,北方农村有利用日暖“笼盛”育菜苗,提早发芽的。十世纪时,多风严寒的漠北农民利用牲畜粪便腐熟时发酵生热,增加地温,于棚中种西瓜。(83)南宋时,浙江杭县西马塍的艺花工人对温室栽培技术有重要的提高和发展。周密《齐东野语》记载其法: “凡花之早放者曰堂(塘)花。其法,以纸饰密室,凿地作坎,缏竹置花其上,粪土以牛溲硫磺,尽培溉之法。然后置沸汤于坎中,少候,汤气薰蒸, 则扇之以微风,盎然盛春融淑之气。经宿,则花放矣。”被当时人们誉之为“侔造化,通仙灵”的技术。

黄化栽培的历史也较早。北宋苏轼诗中已有“青蒿韭黄试新盘”的诗句。温室囤韭黄的技术,王桢《农书》中有详细记载:“至冬移根藏于屋荫中, 培以马粪,暖而即生,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嫩黄,谓之韭黄。”(84) 南方菜农还利用这一原理在露地用瓦筒培植韭黄、葱黄、芹菜等蔬菜。无土灌溉培育的黄化豆芽菜,最早记载见于宋代林洪《山家清供》中的“鹅黄豆生”,就是用黑大豆培育出来的豆芽菜。

近几百年来,贵州省北部,广东省广州、佛山等地区的菜农,利用小型

竹筐育苗。筐内盛苔藓植物、锯木屑、灰粪等,厚约三寸,铺平,撒上温水浸过的种子,再盖上一寸厚的苔藓,置温暖处,并经常喷洒温水,待种子发芽后再移植大田。可算得上是活动苗床的雏型。

中国蔬菜种类繁多,品种丰富。东汉末,仅据《四民月令》记载,黄河流域的蔬菜种类已有二十余种。后魏《齐民要术》记载的有三十一种,其中二十一种至今仍在栽培,并为主要蔬菜种类。现在世界上蔬菜约有一百六十余种,其中常见的一百种左右。在这一百种左右蔬菜中,原产于中国和虽为引入,但经过精心培育而成优良种型的大致有五十余种。如白菜(古代称菘) 现仅在华北就有五百多个地方品种。日本于 1875 年开始从中国引种。芥菜、萝卜,中国也是原产地之一。萝卜由于栽培时间长,种植地域广,育出了世界上类型最多的品种。引进的蔬菜经过精心培育,也逐渐演化为适应中国风土特点的许多新的优良类型的品种,如原产美洲的辣椒,传入中国不过三、四百年光景,现在已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辣椒品种,其中柿子椒已引种到美国,并被命名为“中国巨人”。

中国是世界上三大果树原产地之一。据苏联学者瓦维洛夫考查,起源于中国的果树有五十二种。重要的有桃、中国李、杏、中国梨、柿、枣、核桃、栗、樱桃、木瓜、柑、橙、柚、龙眼、荔枝、枇杷、杨梅等。桃,原产中国, 已有二千多年栽培史,《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它的性状、繁殖和栽培技术。大约于公元前一至二世纪由中国西北部经中亚传入伊朗,再传至希腊,最后传至欧洲各国。荔枝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公元前一世纪,曾采用特殊保护措施少量移栽到当时京城西安的“扶荔宫”中。宋初,《广中荔枝谱》仅记载广州附近地区品种就有二十二个,蔡襄《荔枝谱》记闽产荔枝品种有三十二种。当时已远销新罗、琉球、大食等国。橙、桔、柚也原产中国,楚国诗人屈原曾以桔为题材写下了杰出的文学作品《橘颂》。汉时已大规模种植于四川、湖北一带。世界上其他国家栽培的柑桔良种,大都引自中国。世界上第一部柑桔专著《桔录》(1178 年)系统介绍了二十七种柑、桔、橙的性状特征、品种和名称的由来,以及种治、去病、采摘、收藏法等。(85)

在果树和经济林木的繁育上,嫁接有重要意义。这种无性繁殖法比用种子的有性繁殖,不仅结果快,还能保持栽培品种原有特性和促进变异培育新品种。嫁接技术在中国出现比较早,《齐民要术》对嫁接原理、方法已有比较详细的记述。随着时间的推移,果树嫁接法越来越丰富。《齐民要术》只讲到枝接和根接法,而发展到元代已有六种“缚接法”:“夫接博(缚)其法有六,一曰身接,二曰根接,三曰皮接,四曰枝接,五曰靥接,六曰搭接”。(86)顾名思义,六种接缚法是以嫁接方法或嫁接部位的不同加以区分的。虽然不十分科学,但有些接木名词作为专门术语,在中、日两国至今仍沿用着。嫁接法还运用于花卉上,唐、宋时,因采用嫁接法而培育出来的花卉品种之多为当世所罕见。

三、畜牧兽医方面的创造发明

中国驯养的历史很悠久。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资料说明,在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各流域,以至沿海各省和西北、西南等纯牧区,在六、七千年前便都有了原始畜牧业。猪是中国驯养最早的家畜,根据河北武安磁山、甘肃秦安大地湾、河南新郑裴李岗以及浙江余姚河姆渡等遗址出土的猪骨骼来

看,在距今七千年以前便已由野猪驯化为家猪,并在各地普遍饲养。以上遗址出土的狗和羊骨骼,说明狗和羊驯养的时间和猪差不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水牛骨骼,在河南、河北、山东、内蒙、甘肃等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牛的骨骼,说明约在六千多年前牛的驯养开始了。马的驯养要晚一些,从山东城子崖和大汶口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骨骼推断,大约有四千至五千年的驯养历史。从河南、甘肃、江西、山东、湖北等相当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出土的鸡骨和陶塑鸡来看,鸡的驯养大约也已有五千年历史。北方民族的“奇畜”橐驼,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被驯养。(87)

阉割术的发明,是畜牧兽医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经过阉割的家畜膘肥肉壮,性情驯顺,便于饲养并提高经济价值。《夏小正》中的“攻驹”就是给马去势。日本学者认为,世界上马的阉割以中国为最早。商代甲骨文中有关于阉割过的猪的字符■■。至今中国民间还流行的小母猪卵巢摘除术,手术过程只一、二分钟,而且术前不需麻醉,术后不需缝合;手术机械简单, 手术部位正确,创口小,手术安全,无后遗症,随时随地都能施行手术。国外畜牧兽医界对这一阉割技术非常重视。(88)

相畜学是中国一门古老的科学,起源于文字没有发明前。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战争和生产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马、牛等家畜,推进了相畜学的形成和发展。当时有不少著名的相畜专家,最著名的有卫国的宁戚,著《相牛经》(早已佚失)。相马的理论和技术成就更大,《吕氏春秋·观表》说:古时,善相马的有十大家:寒风相口齿,麻朝相颊,子女厉相目,卫忌相髭,许鄙相

■,投伐褐相胸胁,管青相膹吻,陈悲相股脚,秦牙相前,赞君相后。最有名的相马学家是伯乐,著有《相马经》,奠定了中国相畜学的基础。汉代, 出现了完整的《相六畜》著作。相畜学对于家畜品质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中国还有一些特殊的家畜饲养技术得到世界上的重视。如马蹄铁的发明。蹄铁是马匹管理上不可缺少的东西,由“无铁即无蹄,无蹄即无马”这句谚语就足以说明其重要。制造蹄铁和装蹄、削蹄是一项专门技术。它可以提高马匹的工作效能。蹄铁的发明时间,有人说是汉代,有说是隋、唐到明代之间。不论哪一种说法成立,中国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蹄铁的国家。家禽人工孵化法,二千多年前在中国已使用。北方人大都用土缸或火炕孵蛋,燃烧煤炭升温。在南方,一般用木桶或谷围孵蛋,以炒热的谷子为热源。这些方法设备简单,不用温度调节设备,也不需要温度表,却能保持比较稳定的温度,而且孵化时数量不受限制,成本低,孵化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此外,像填鸭肥育技术和人工止卵、强制换羽的方法也是中国人首创的。

中国的兽医自成体系。周代,兽医已从医学中独立出来。《周礼·天官》中有“兽医”,职掌治疗“兽病”(内科)、“兽疡”(外科)。治内科病采用口服汤药的方法;治外科病,除服药外,还要施行手术割治。此外,又制定了诊疗程序,重视护理工作等,反映出二千多年前中国的兽医科学已有相当高水平。针灸疗法是中国独创的一种优越的医疗技术,起源很早,根据汉代刘向所著《列仙传》所说,黄帝时的马师皇用“针其唇下及口中和甘草汤治愈”,说明中兽医“方不离针,针不离方”的传统由来已久。到五世纪, 针灸疗法已流传到国外。现今针灸疗法仍为广大兽医界所乐用。隋、唐时代, 兽医分科更加完善,关于疾病的诊治、药方和针灸都有专著。宋、元、明、清各代,专门的兽医著作出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