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的社会化、娱乐化和终身化

“社会化”(或“大众化”)、“娱乐化”、“终身化”反映了科技革命条件下体育发展的总体趋势的几个重要侧面:“社会化”体现了体育实施范围的扩大;“娱乐化”表达了体育向消遣形式的转移;“终身化”则意指个人参加体育年限的增长。

  1. 社会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的迅速发展,军事需要的急剧增强、阶级斗争以及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日渐尖锐等因素,把大量社会成员推入体育运动之中,导致体育社会化早期趋势的出现。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体育社会化有较大局限性,如妇女的体育运动还受到伦理和生理方面的一定限制;老年体育也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六十年代起

(有些国家还更早一些,如美国便从五十年代末起),体育社会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体育不仅在在职人员中全面铺开,而且把妇女、老年人,乃至身体或精神上有缺陷的人都卷入了这一行列。七十年代时,体育的社会化逐渐进入高潮。近年来,这种体育社会化的发展势头有增无减。如在 1983 年时,

前西德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已达全国人口的 93%,美国更高达 96.3%。在前苏联、日本、丹麦、东欧各国,参加群众体育的人数也都在急剧增加。

各国政府为鼓励群众参加体育运动,都拿出了数以百计的美元进行广告宣传和修建场地设施。英国政府在发起多锻炼、少吸烟的“照顾自己”运动时,便耗资 150 万美元;德国在近二十年间,也花去 157 亿马克的巨资,修建群众体育运动设施。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情况也是如此。例如前东德为了满足人们开展业余体育和娱乐活动的需要,在全国修建了成千上万个体育和娱乐设施,其中 1981 年 3 月向公众开放的体育和娱乐中心仅建筑面积便达

35000 平方米,内设水温不同的游泳池、室内排球场、篮球场、手球场、乒

乓球室、台球室和各种健身房。在室外 45000 平方米的非建筑面积中,也建有排球、篮球、手球、足球、羽毛球、滚球场地。这样的群众体育设施是当今世界造价最为昂贵的体育建筑之一。

为了鼓励群众体育的开展,特别是促使青年参加体育运动,不少国家都规定了自己的体育节。这一措施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前德国、前捷克、前苏联的经验采取的。如日本为纪念 1964 年东京奥运会,规定从 1966 年起

每年 10 月 10 日为全国体育节。1980 年的体育节,全国各地共有 17000 处举

行了纪念活动,参加活动者竟达 1100 多万人次。在前西德每年 7 月 4 日到 5 日的体育节期间,全国举办足球、排球、自行车、摩托车等体育活动,参加者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伤残人也可投身其中,领略体育活动的乐趣。从1949 年起,每年 10 月初便成为朝鲜的体育节,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全国单项锦标赛。法国的心脏病基金会发起的“为心脏健康而跑”的活动,由于深受群众欢迎而终于发展成每年 3 月中旬一个星期日的全国性体育节。体育强国

——美国 1978 年也规定了每年从 7 月 23 日开始的为期一周的节日期。新加

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规定了每年自 8 月 1 日开始的,为期达 1 个多月的体育节。一些小国对群众体育也关心备至。

在体育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瑞典、荷兰、前德国、前苏联通行的群众体育达标活动已经传向世界各地,成为群众体育最引人注目的实施形式之一。除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外,亚洲的中国及其台湾省、日本、朝鲜,非洲的南非,南美洲除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以外的国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都在战后开始施行群众体育达标制。随着经验的日益积累,比利时、芬兰、日本、南非、美国、加拿大等国以及中国台湾省逐渐开始采用体能测验代替运动技术水平测验,甚至连匈牙利和前西德一类一直偏重于运动技术测验的国家也都出现了类似热头。1963 年欧洲议会的“欧洲运动证章”达标标准的通过和“国际体质测验标准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群众体质测验活动已经出现了国际化的新动向。但是,由于地区和民族特点很难顾全,这种统一测验法还未收到明显效果。另外,在群众达标体育活动中,一些欧洲国家还对使用信誉管理系统代替传统的组织机构实施群众体育进行了尝试。例如,芬兰于 1963 年推行的健康卡片制,要求公民在 100 天内抽 70 天参加每日半小时的体育活动,在参加达标活动自觉完成规定的时间限额后,即可申请运动证章,这种新的实施形式为欧洲议会所采用。

  1. 娱乐比

在体育社会化过程中流行的个人或集体项目,除有健身性质外,大多具有娱乐性。因而有些人根据这一特点把体育的发展趋势称作体育的娱乐化, 或干脆称当代群众体育为“娱乐体育”或“快乐体育”。

根据娱乐项目的实施形式和待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

娱乐性健身类——包括现代舞、家庭体操、健美体操、艺术体操造型等; 旅游类——包括远足旅行、旅游、野营、登山攀岩等,驾舟渡洋等探险

性活动也可归入此类;

冰上、雪上、水中、空中活动类——包括各种传统冰上、雪上、水中和空中运动项目,以及一些娱乐性极强的活动形式,如冰上溜石运动、冰上障碍赛、转球、带翅滑雪、狗拉雪橇、摩托雪橇、风帆滑雪、飞翼运动、空中冲浪、“打水片”、滑水、冲浪、水下曲棍球等;

球戏类——包括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滚球、保龄球、高尔夫球等。

另外,还有钓鱼和狩猎等,棋牌类和民间游戏类。后者包括大量民间游戏,其中有的属于以旧翻新,如飞旋镖、膝球游戏、吹箭运动等,而有的则为新创,如飞盘、陆地风帆等。

在世界性娱乐热潮中,旅游和健美性娱乐活动的发展最为突出。

旅游活动虽然在战前便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真正进入了自己发展的“黄金时代”。国际官方旅游联合会(1947 年)、国际旅行社协会(1949 年)、国际旅游学院(1951 年)、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1952 年)、拉丁美洲旅游组织联合会(1957 年)、阿拉伯旅游协会联合会(1964 年)、世界工会联盟所属的社会旅游和休息工会委员会(1964 年) 等组织机构的建立,表明旅游活动已经成为群众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在荷兰、挪威、瑞士的旅行活动形式已经成为传统。如荷兰每年的 4 日旅行便成功地进行了多年。另外,随着自行车、滑雪、帆船等运动进入旅游活动, 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在世界已经十分流行,滑雪旅行在欧美、日本等也蔚然成风,驾艇横越大洋探险等已不再被认为是时髦之举了。

健美活动是保健、娱乐、审美需要结合的产物。今天,健美活动风靡全球。美国有 7000 万人在从事各种类型的健美练习;在法国,仅报名参加健美

中心活动的便达 400 万人;在英国,每日清晨就有 270 万人在电视台辅导下进行各种健美锻炼。健美活动在前苏联、东欧、拉美、亚洲也同样受到群众的欢迎。

健美练习主要采用节奏感极强的现代舞和器械体操,并辅之以桑拿浴。以迪斯科等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舞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强壮心脏,使全身各部分受益,器械体操则可使身体局部部位得到锻炼。桑拿浴通过冷热交替的物理刺激除有增进血液循环、加强心血管功能外,也能增强神经、肌肉的反应性和应急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适应社会体育娱乐发展的需要,在美国等国已经开始培养娱乐指导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更有相当数量的大学附设有娱乐学院。在亚洲,日本于 1981 年 4 月决定创办培养社会体育指导者的专

科大学——鹿屋体育大学。该校于 1984 年正式招生,娱乐体育的教学和研究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1. 终身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提高劳动率生产,各发达国家对在职人员的教育比战前更为重视;由于知识不断更新,对生产者进行再教育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科学的发展终于揭示了幼儿和老年人教育的必要性,加之近二十年来人类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教育更势在必施;另外,由于闲暇时间增多和

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强烈,过去那种把人的生活分为前期学习知识,后期从事生产实践的两个部分的观点,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需要。这终于导致了一种代表当代世界教育发展新趋势的所谓“终身教育”思潮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渐形成。这种思潮主张教育应当成为包括有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在内的新的实践形式。终身体育便是终身教育伸延到体育领域内的必然产物。

五十年代时,由于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终身体育的概念在英美开始萌发。当时英国的贝蒂·梅瑞迪斯·琼斯和美国的伊利莎白·哈洋塞等便曾提出“运动教育”的主张,力主体育的任务是让“儿童去自由寻找和创造适合他们自己运动类型的运动,而不使之受单调无味的口令的限制”,因为这样“可以发展整个儿童的一切潜力”,为未来一生参加体育运动打下基础。这种看法已经预示着体育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的出现。进入六十年代后,在欧美等国,又相继出现了一些与传统的将体育作为处于一定年龄阶段的社会成员的培养手段的观念迥然不同的新理论。在这些新问世的理论中,“人体运动论”(1963 年,布朗、卡西迪等)、“运动教育论”(1979 年,西米兹等)” 和“活动体育论”(1981 年,西登托波等)最具代表性。这些理论虽然在探讨原则,以及由此在采用活动形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在将体育活动作为人的终身活动内容对其进行培养、训练这一点上,却有其共同之处。七十年代时,“终身体育”思潮也在日本出现(“终身体育”在日本多被称为“生涯体育)。它指出体育不仅是人的发展手段,而且也是贯穿人的一生的内容。六十年代时,东欧和前苏联学者开始对“终身体育”问题进行探索。六十年代末,前苏联学者明确提出对从 0 岁至 100 岁的人实施体育的主张。另外,197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关于青少年体育运动的会议, 也确认终身体育对学龄前儿童、在职人员、妇女、高龄人和伤残人的生活具有极大价值。这些情况表明,体育终身化已开始逐渐成为一种体育的世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