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方法的革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运动成绩普遍提高,一个运动员仅凭过去常用的改进运动器材和完善运动技术的方法已经很难获得成功了。不少教练员认识到,要打破纪录,除要继续在改进运动技术和器材方面作出努力外,更重要的则是加大运动训练量。首先在运动训练中采用这一原则的是前捷克斯洛伐克运动员爱弥尔·扎托别克。

最初,扎托别克同其他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并无什么差异,是后来,他在医生帮助下才开始采用一种所谓“超量训练”的方法,即每天跑 40 至 50 公里,整个训练都按严格的综合训练制度施行。他认为:“对长跑运动员来讲, 最根本之点是跑步距离要尽量长,速度要尽量快。不要怕大运动量,它只能给人带来好处。”

按新方法训练后,扎托别克的运动成绩扶摇直上。在包括有三届奥运会

(伦敦、赫尔辛基、墨尔本)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比赛中,他一共 40 次打破了

前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纪录和 19 次打破世界纪录。他成为竞技运动史上第一个

闯过 5000 米 14 分大关和 10000 米 29 分大关的运动员。面对这样一些辉煌的

胜利,从 50 年代初起,不仅各国的长跑运动员,连其它田径项目的选手,以及举重、划船、游泳、球类的选手,都开始按扎托别克的训练方法重新审查自己的训练方案,在加大运动量后,他们也同样取得了好成绩。直到今天, 扎托别克的加大训练量的方法仍然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J·诺克在七十年代时又再次重申了增大训练强度的意义:“从生理学观点看,过去的训练量太保守,一星期 2—3 次训练课不能充分动员潜力提高技能水平。为了寻求适当的训练时间,建议一天进行两次训练⋯⋯。最近的试点经验证明, 只有调动身体全部潜力,才能取得最好成绩。”

四十年代时,瑞典长跑家创造的“法特莱克”(瑞典文,意为“速度游戏”)训练法,曾培养出 1500 米、1 英里、2 英里、5000 米的世界纪录创造者戈·赫克。五十年代以后直到现在,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前西德的一些世界一流的优秀长跑运动员,都是用这一方法培养出来的。这一训练法把运动员置于天然环境训练,无论平原、树林、山地、沙丘或雪野,都可作为训练场地。训练的间歇时间和休息形式都按运动员进行的专项特点和本人的自我感觉而定。这种训练法有利于运动员独立工作能力的形成,并能对其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但却难以精确计算运动量,对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形成不足, 且常削弱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联系,因此,此法经常同其它训练法,如间歇训练法合用。

间歇训练法也形成于四十年代,广泛用于游泳和田径训练中。这种训练法把整个训练过程分为若干段,各段作业之间按严格规定的作息时间进行。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增强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等有明显效果。间歇训练法的创始人,前德国著名教练员凯什列尔,在四十年代时曾培养出优秀长跑运动员哈尔贝克。1952 年,他的另一名学生、卢森堡运动员巴捷尔在赫尔辛基奥运会上又夺得了 1500 米金牌。十二年后,由于采用了这一训练方法,在美国全国大学校际比赛联合会举办的游泳锦标赛上,过去的全部纪录都被刷新。

重复训练法是在间歇训练法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新的方法是让运动员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重复完成某一运动动作。它对发展运动员的速度和速度耐力,培养其速度感和节奏感,降低甚至消除其机体各器官在比赛中的不良反应效果显著,且可全年使用。但是,却易于给运动员造成单调、枯燥感。法国前撑竿跳高世界纪录创造者蒂埃里·维涅龙的训练经历就反映了这种训练方法的情况。他曾说过,他为了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跳高姿势,曾对助跑、起跳、翻转等动作进行过数以千计的反复练习。

五十年代初期,前德国人缪勒尔和赫廷格尔研制出了肌肉对抗练习法, 为运动训练提供了有效的辅助练习形式。这种练习的原理在于:肌肉处于非运动状态时的对抗或静态收缩,会产生紧张,这种紧张可以增强运动员体力, 使受创肌肉恢复正常功能。1961 年鲍勃·霍夫曼提出的“等长性练习”,要求运动员用力时用静止的肌肉收缩方式来发展肌肉功率。这种新的理论是对五十年代肌肉对抗练习法的进一步发展。阿·埃·斯但因认为,等长性收缩可以通过举一个提不起的重物,推一个掀不动的物体,一组肌肉群与另一组肌肉群对抗的收缩的方式获得。

1957 年,英国人摩根和阿达姆逊设计出极具实用价值的循环训练法。该法是让接受训练者按一定顺序,轮流在一定作业点上进行练习的方法。实践证明,对每个作业点进行往复循环的练习,能有效地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激发兴趣,提高机体能力。直到现在,这种训练法仍被各国教练员重视和运用。

六十年代后期,各国教练员从运动生理学、力学、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 取各家之长,又创造了综合训练法。这个训练法旨在发展运动员在不同运动项目所应当具备的相应的身体素质。它能确保运动员的身体既全面、又有侧重地发展,促进其潜力充分发挥。由于训练内容多种多样,因而可以提高运动兴奋状态。经采用这一训练法后,田径等项目的纪录又为之一新,一些“多面手”的一流运动员也相继涌现。

高山训练法虽然在十九世纪时就已经萌芽,并在本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引起体育界的注意,但直到 1960 年,代表高山民族的埃塞俄比亚运动员阿贝贝在罗马奥运会上一举夺魁后,才使各国研究人员开始认真考虑高山环境同人的生理以及运动成绩的关系。1968 年的墨西哥奥运会最终促发了高山训练法的诞生,在运动会上刮起的“非洲黑旋风”——非洲运动员在许多运动项目,尤其是中长跑和马拉松比赛中的胜利,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高山训练法的优越性,从此,高山训练成了各国教练员研究的热门课题。人们发现,非洲特定的高原气候给长跑训练带来了有利条件,因为高原(约 2200 米)训练比平原训练更能增强心血管功能,使红血球增多、血液的载氧能力加强,从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更多的能量供应。然而要让长跑选手都到高原地区训练很难办到。于是科学家们便开始了研制高原训练器。美国麻醉师梅尔弗因·亨金和工程师乔尔丹·莱比经过八年研究,终于在 1980 年获得了成功。训练器由两只长方形的罐和面具组成。罐上各有一根软管和面具的呼吸装置相连接。经器械的自动装置,将呼出的气体通过一条软管引到一只长罐,分离出二氧化碳,储存起余下的氧气(15%)。运动员再吸气时,吸入的就是储存罐内的氧气和罐外空气的混合气体。这种气体与高原空气基本相同。训练器重四磅,运动员背在身上能很自如地进行训练。

实验研究表明,马拉松跑成绩在 2 小时 12 分的运动员,使用 10 周后成

绩可提高到 2 小时 10 分 30 秒;跑 3 小时的运动员的成绩能提高约 5 分半钟;

跑 4 小时的能提高约 7 分钟。美国著名马拉松选手萨拉萨尔 1980 年开始使

用,每周跑 115 英里,其中 90 英里背着训练器跑,结果在 1981 年 10 月纽约

马拉松赛上,创造了 2 小时 08 分 13 秒的世界最好成绩。

仿高原训练器—一氧分压有氧训练器的研制成功,被认为是长跑训练的一大突破。运动员使用这种训练器,不但可增强有氧耐力水平,而且还能减少运动创伤。因为长跑运动员的运动创伤通常是由于跑程超过身体负荷能力造成的,而氧分压有氧训练器的使用无需跑很长的距离就达到提高耐力和速度的目的,大大的减少运动员的体力消耗,更有利于运动员成绩的提高。

由于现代竞技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运动员要取得胜利,除要具备良好的技术、战术素质外,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稳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训练在现代训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基本训练的主要内容。现代的心理训练,不仅包括从前的一般心理训练,而且还包括专项的,以及根据个人特点拟订的专门心理训练,其主要内容有自我暗示训练、放松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等。其中以气功训练为主要手段的念功训练效果尤为突出。如现已发现在大运动量训练后,5 分钟的气功练习,竟与一小时传统恢复活动的效果几乎相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念动训练现在经常同放松训练合用,不仅起战前恢复体力和放松精神的作用,而且开始被作为一种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运用,例如前苏联设计的“心理调整训练”,其中后一部分的活动便是专为提高运动成绩而设的。这标志着心理训练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里程。

近十多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无形训练”。所谓“无形训练”便是对运动员训练以外的生活作息制度、社会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帮助解决实际训练过程中的部分问题。在前苏联、东欧、西欧、美国,这种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教练员的重视。

现在,教练员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对运动项目“最好的训练形式是竞赛”,

因此,合理的比赛制度已经成为整个训练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正是为达到训练目的,运动队参加比赛越来越频繁。例如,原东德的田径和前西德的足球出现比赛终年不断的现象,其原因便在于此。

今天,绝大多数的教练员都知道,上述各种训练方法并不就是一种可以一成不变地运用于任何运动员和任何运动队的包打天下的良方。它们,诚如纽约大学副教授斯达特·路韦特所说的那样,可能对于某些运动员或运动队是“肉”,而对另外一些运动员或运动队则是“毒药”。因此,一个优秀的教练员总是在选用上述方法的同时,认真探索自己的道路。正是这种可贵的探索精神曾经促进并仍在继续促进着运动训练方法的不断发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