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
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以及先进的技术去指导、组织和实施并有效控制运动训练的全过程是科学训练的基本思想。而只有与运动训练活动本身所固有的规律相符合的理论和方法才能称为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指导训练活动获得成功,实现理想的目标。运动训练理论又称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活动的固有规律,以及相应的训练原则和训练方法的科学。
- 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历史
- 运动训练理论源于运动训练实践。像所有科学的理论一样,运动训练理论也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又服务于训练实践的需要,推动着训练实践的发展。
在运动训练领域可以列举许多生动的实例,如训练周期学就是前苏联训练学界根据训练活动的系统化、长期化以及制定全年训练、多年训练计划的需要而总结提炼出来的关于训练过程的结构与组织体系的科学理论。再如, 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美国教练员们从运动训练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力量素质对各运动素质的基础作用,大大发展了多种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如等长训练、超等长训练、离心训练、间歇训练等方法,现在已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还有,前德国的格什勒和阿因德尔在中长跑训练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世界纪录创造者哈尔彼格(前德国)、海格(瑞典)、扎托倍克(前捷克)、列依弗(比利时)等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经验,提出和建立了间歇训练的经典理论和练习体系,首先对中长跑、游泳等各种周期性运动项目,继而对更多专项的训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竞技运动成绩水平的迅速提高。
- 从专项训练理论到一般训练理论的飞跃。运动训练的实践活动总是以各个运动项目为单位组织进行的。随着各个项目训练实践和竞赛活动的开展,人们逐渐积累了相应的经验,进而将其上升为理论。因此,各个专项的训练理论是训练理论体系中最早的成员。随着各专项训练理论的发展,不少专项训练中移植和借鉴了那些开展较早、普及程度较高,竞技水平发展较快的运动项目(诸如田径、足球、体操)的训练经验、理论和方法,再加上多种多样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知识在运动训练领域的广泛介入和应用, 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很有必要去研究各个项目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并据以建立其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运动训练理论,从而导致了运动训练理论从专项到一般的飞跃。一般训练是专项训练实践及理论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必然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着运动训练实践和专项训练理论更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从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展的不同深度,可以把一般训练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分为萌芽、形成和深化三个阶段。
在各个不同的运动专项中,关于开展得最为普及的田径运动训练的研究对整个训练理论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各个基础理论学科中,则首先是运动生理学,继而是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为训练理论体系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生物学科的条件。五十年代以来,有关科学的研究逐渐从简单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介绍发展为对运动训练普遍规律的揭示、解释和应用。1962 年11 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运动训练问题国际科学方法讨论会” 集中地反映了这些研究的成果。大会报告十八篇论文从不同角度涉及到运动
训练的几乎各个主要方面。如奥卓林的“现代运动训练体系”法尔费尔的“运动训练的生理学问题”、罗马尼来柯兹马等人的“现代运动训练中的身体训练问题”等等。这些报告中的大部分均在此前后以专著的形式发表。如 1957 年出版的“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基础”(雅科甫科列夫等)、1961 年出版的“运动训练问题(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卡列金、吉雅契柯夫合编),以及“运动训练的中心问题”(霍明科夫,1959)和在国际训练界具有重要影响的“运动训练分期”(马特维也夫,1964)等等。
1964 年,原东德莱比锡体育学院的一些教师在哈雷博士的主持下编写了题为《训练学》的函授讲义,第一次把有关训练的各种问题系统地汇集在一部教材中,并于 1969 年正式出版了《训练学》一书。这部著作的问世,则标志着系统的训练学理论进入了它的形成阶段。其后,在前西德、日本、前苏联、英国分别出版了一些较为系统地论述训练的著作。这样,训练学便被作为体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独立学科确立了下来,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对这门学科理论的深化和系统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不同的专著陆续出版,研究的内容也是愈来愈广、愈深愈细。自七十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结构严密、内容丰富而又研究得深细的训练学著作,意味着训练学的理论进入了“深化阶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当推前西德马丁的《训练学基础(上、下)》(1977/1980),前苏联马特维也夫的《运动训练原理》(1977),原东德哈雷主编的《训练学》第八版(1979)。同时还出版了一些内容精深的专题著作。如:《运动员的专门耐力》、《少年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控制》(前苏,纳巴特尼柯娃,1974、 1982),《现代运动训练》、《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前苏,普拉托诺夫,1980/1984),
《素质训练与评定》、《论技术训练》(前西德、葛欧瑟,1980/1981/1982) 等。
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界自七十年代后半期以来,也陆续进行了和正在进行着一般训练理论的研究。如吴焕群、王汝英、陈明达对周期理论的研究,安朝臣等对负荷的标定化及负荷评定的研究,曾凡辉等对儿童少年发育规律与选材理论的研究,茅鹏等对训练安排基本规律的探讨,史广文、蒋云霄等对训练控制的研究,郭可愚等对艺术类项目中形体美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都对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过家兴等组织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一般训练理论专著(《运动训练学》,1983)以及第一部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教材(1986), 初步建立了我国一般运动训练理论体系,并开始着手总结我国运动训练实践的经验。
- 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特点
- 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从研究的范畴及理论的适用范围可以把训练学理论分为一般训练学与专项训练学两个层次。前者研究运动训练中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或某一大类运动项目共同特点的一般规律性问题;后者研究某一专项训练中的特殊规律及一般训练学理论在该专项训练中的应用。不论是一般训练学还是专项训练学,其研究的具体内容都包括训练的目的任务、训练的主体、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组织、影响训练的因素,训练效果的评定与竞赛七个部分。它们分别回答为什么练、训练谁、练什么、怎样练、怎样保证训练的成功以及怎样表现和判定训练的成果等问
题。
- 运动训练理论的几个重要特性
①多学科知识运用的广泛综合性。现代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科学学科的精细分化以及科学知识运用的高度综合。大家知道,训练过程必须服从于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人体的运动又必须遵循生物力学的原理,这就决定了训练学理论具有强烈的自然科学的属性。另一方面,它又由于训练竞赛的社会化而具有强烈的社会科学属性。因此,无论是发展训练学的理论,还是解决训练实践所提出的问题,都必须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领域广泛地吸取营养,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才可能获得成功,促进训练学理论的发展,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
②引进新科学知识的高度敏感性。运动训练是人类体育行为中极为活跃的组成部分,运动竞赛又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和巨大的感染力,竞技运动的社会化又明显地加剧了训练科学的竞赛,因而在科学知识的交流和引进中也最为敏感。许多体育科学家和教练员都在密切注视着各科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成就,力求捷足先登,最迅速地接受和引进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以求在训练的竞争中取胜,例如,运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运动技术,利用控制理论和方法掌握训练进程,运用新医疗手段及恢复手段消除负荷后的疲劳等等都要早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等其它体育活动领域。
③对训练实践的直接指导。体育科学体系中的许多学科都把相当大的注意力放到竞技训练的研究上。如运动生物化学对人体运动时能量供应的研究;运动生理学对训练负荷后恢复及超量恢复机制的研究;运动生物力学对各运动项目最佳用力效果的研究等等。但这些研究都是从这些学科本身的角度和体系进行的。必须将它们的研究成果与训练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起来予以应用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训练学则正是这样一门科学学科,是联结各基础理论学科与训练实践的桥梁。
例如,运动生理学家们研究了儿童、少年发育特点,指出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得早。运动训练学家则根据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及多年训练组织的特点提出儿童在 9—14 岁之间特别有利于协调能力的发展,从而可为他们掌握运动技巧,发展高难动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技能类运动项目中运用这一研究成果指导训练,可对从事体操、跳水、花样滑冰训练的少年儿童早期安排较多的技术训练。
生物化学家还研究了不同时间负荷中供能的特点。训练工作者则根据这一研究成果结合不同专项的运动特点确定运动员改善供能状况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正确途径:从事持续工作时间超过 80 秒的运动项目主要应发展有氧代
谢的能力,而从事持续工作时间短于 60 秒的速度力量型运动项目则应特别重视无氧醣酵解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