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为贵”思想的现代启示
启示:奏好上下级关系的微妙之弦
《论语·八佾》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段话清楚地表达出儒家对于君臣相待之道的基本看法。君臣相待是基于一种相对的关系:君对臣要以礼相待,臣则以忠诚回报。《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君要做到君应当做的,臣要做到臣应当做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就是一种“君君、臣臣”的表现。
[第一弦 如果君主不能以礼对待臣子而表现得“君不君”,为人臣者是否亦可以对君主不忠诚而表现得“臣不臣”呢?]孟子在此提出肯定的回答。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 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主如果把臣子当做自己的手足一样地珍爱,则臣子也把君主当做自己的腹心一样地护持;君主如果把臣子当做犬马一样地贱驱策,则臣子也把君主当做路人一样漠不关心;君主如果把臣子当做土芥一样地践踏摧残,则臣子也把君主当做仇敌一样地敌对痛恨。
[第二弦尊贤的范围]一般之尊贤,多只尊重少数杰出者。事实上,依照周公“无求备于一人”的说法,我们应该要懂得看人的好处。杰出者在任何组织都是少数,他们固然是应尊之贤。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安分守己的人也是贤,也应被尊重,大多数肯做事的人都是应尊之贤。
[第三弦 如何对待闻达之前的“黑夜”]要成为贤相,必须具备客观的条件。因此,儒者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增强自己的学识能力,以备他日之用。在这个“潜龙勿用”的阶段,儒家主张默默地耕耘。在《论语》中,孔子有许多话都是针对这点而说的。“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并非自己具备相当的道德修养及学识能力之后,就会立即受到重用。怀才不遇,是很普遍的现象。孔子本人就是一个例子,他在这方面有深刻的体验及感触:“子曰:莫我知也乎。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 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即使怀才不遇,孔子仍然劝人不要急切、不要抱怨:“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于乎?”
[第四弦 如何面对出仕机会]一旦有出仕的机会时,也不可被喜悦冲昏头。这时要克制自己,首先反省自己的能力是否真的足够。《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要弟子漆雕开出仕,漆雕开以自己能力尚不够充实而未从孔子之命,孔子反而表示欣慰。其次,面对出仕机会时,也要看是什么样的人在用自己,要看他是否值得自己辅佐。《论语·雍也》:“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换言之,在出仕之前,一方面要衡量自己是否已有资格做个“贤臣”,另一方面要考虑对方是不是值得辅佐的“明主”。由此可见,儒家在出仕之道上,表现得非常谨慎。甚至在出仕之后,一旦发现所事非人,亦须随时弃官而去。《孟子·离娄》:“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孟子·万章》:“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孟子·公孙丑》:“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第五弦 出仕为了什么]在出仕之际,最首要的事即在先弄清楚自己为什么出仕。依照儒家的想法,当然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而出仕,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而出仕。《论语·卫灵公》:“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一个人若是为了私利而事君。很容易患得患失,最后是无所不用其极。《论语·阳货》:“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 无所不至矣。”一个人出仕之际,怀抱的目的不同,将会造成广泛的影响, 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为了理想而出仕,不纯为事君或私利而出仕。如此,凡事不必以君主之好恶或个人之利害来考量。简言之,即荀子所谓的“从道不从君”。
[第六弦 事君之道]《荀子·大略》:“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 当君犯错时,不要只在背后讥笑,而要当面劝谏《荀子·子道》记载孔子的话说:“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能够直指君主的过失、才能保住家邦,因此,争臣才是忠臣。苟子在《臣道》篇中对“从道不从君”有更详细的说明。他指出,听从君主的命令办事,结果对君主有利,这样叫做“顺臣”,听从君主的命令办事,结果却对君主有害,这样叫做“谄臣”。不听从君主的命令办事,结果对君主有利,这样叫做“忠臣”;听从君主的命令办事,结果对君主有害,这样叫做“篡臣”。不顾君主的荣辱,不顾国家的利害,只关心个人的利禄声望这样做叫“国贼”。荀子接着指出,当君主行事不当而有危害国家之虞时,能够进言于君,不听则去者,称为“谏臣”, 如伊尹、箕子;不听则死者,称为“争臣”,如比干、伍员;能够联合群臣而逼使君主不得不听者,称为“辅臣”,如赵之平原君;能够违抗君主有害的命令,而解除国家危机者,称为“拂臣”,如魏之信陵君。“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简言之,儒家的事君之道,其实是“从道不从君”。当然,上述对君主错误的劝谏改正,只不过是“从道不从君”这个原则各种表现中的一种而已。做为一个贤臣除了要能谏君之过之外,至少还得替君主做事、举人。《荀子·大略》:“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论语·卫灵公》提到孔子批评臧文仲是窃位者,原因是他知道柳下惠是贤能之士,却没有帮他引进朝廷。贤臣也要会做事,尤其是危难之际更不可临阵逃脱。《论语·季氏》:“孔子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除了“从道不从君”的大原则之外,荀子在《仲尼》篇亦提出臣子事君在态度上应注意的事项,他名之为“持宠处位之术”及“天下之行术”。持宠处位之术指的是:当君主尊贵你,就要恭敬而节制,不可奢侈;当君主信爱你,就要谨慎而谦虚,不可得意忘形;当君主重用你,就要收敛而仔细, 不可专断;当君主亲近你,就要顺从而守本分;当君主疏远你,就要心无二志;当君主贬黜你,就要戒慎而不怨。天下之行术亦提到,君主若对自己不了解,不敢生怨恨之心;自己的功劳虽大,但是表面不敢显出得意的样子; 要求不多,但是功劳很多仍然心存爱敬之心而不敢懈怠。注意一些规劝的技巧。例如,《论语·季氏》:“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替。”这就表示,说话要看时机,也要懂得察颜观色。
弹奏完上述“六弦”,你能否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