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皮安与明斯特尔

我们现在从托勒密和斯特拉波一下子跳过了一千五百多年。地理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知识,在所谓黑暗的中世纪几乎没有什么进步。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典的观念都复活了;就地理知识而论,那些古典的观念只是逐渐地被抛弃和得到改正。例如,托勒密的地图和他对各地经纬度的计算,直到十八世纪还在影响着地图的作者和歪曲海岸线的描绘。十九世纪的探险家们确实还在寻找月山(theMountainsoftheMoon);而且在十八世纪库克(Cook)船长的航行以前,托勒密的关于南方大陆的想法仍然支配着人们对南大洋内水陆分布的观念。

必须简略地提一提彼得·阿皮安(PetrusApianus)和塞巴斯蒂安·明斯特尔(SebastianMünster)。他们在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初期写了两部地理学著作。这两部书在十六世纪出版以后的一百年中是理论著作的主要典范:一部是它对天文学及数理地理学的通俗的阐释,另一部是按照斯特拉波的模式的描述地理学。

彼得·阿皮安于 1495 年生于萨克森,是一位天文学家和制图学家。他除制作地图和地球仪外,还出版了两本书: 《天文学专论》

(Astronomiconcaesareum),和模仿马丁·瓦尔德泽米勒的《宇宙学导论》

(MartinWaldseemüller,Cosmographiaeintroductio)而写的《宇宙学》

(Cosmographicusliber)。《宇宙学》初版于 1524 年。该书初版几乎专门讨论几何学及天文学中对地理学至关重要的那些方面。书中包含许多地点的经、纬度;它的描述地理学部分则是后来由盖马·弗里齐乌斯(GemmaFrisius) 严格按照托勒密的写法增补上去的。

该书清晰地阐明托勒密提出的地理学不同于地方地理学的观点。地球被说成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行星都绕着它旋转。地球被划分(按照亚里士多德的传统)为五个带:热、温(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和寒带。地带(climata) 被规定为两条纬线之间的地区。它们白昼最长日的时间长度相差半小时;每一地带都根据其主要特点,如市镇、河流及山脉来命名。陆地有四种形式, 即岛屿、半岛、地峡和大洲,每一形式都用简图来说明。然后又附上比例尺和方位,用作直线量算的基础。每一大洲都有简短说明。最后是每一国家的一长串市镇的名录,附上从约翰·舍内(JohannesSoh■ner)及托勒密著作中引用来的它们的经、纬度数。

塞巴斯蒂安·明斯特尔是十六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的最杰出的代表。1489 年,他生于美因兹附近的英格尔海姆,后来在海德尔堡和维也纳学习。1536 年,他被任命为巴塞尔的希伯来语教授,直至 1552 年逝世为止。明斯特尔对制图学有重要贡献。他试图用一架小罗盘仪(即棱镜罗盘仪的前身)在海德尔堡附近一个小区域进行简单三角测量,以便改进制图方法。

明斯特尔于 1540 年在巴塞尔出版由他审订的托勒密著作,并在以后十二年内再版四次。1544 年他又出版《宇宙通志》(Cosmo-graphiauniversalis)。这是当代权威著作的汇编,而不是他精心撰写的一部专论。历史和世系表占有该书大量篇幅,而数理及自然地理学则几乎没有提到。

明斯特尔认为地球是球状的,并且宣称:地壳经受洪水及河流的作用而发生变化。他在荷兰洪水方面的知识使他断言:自诺亚时代的大洪水以来, 许多陆地被淹没了;高山和河谷是河流在原先平坦的土地上造出来的。他也

提到地震(“中央之火”)、岩石的特性、金属的性质及其分布,以及采矿的方法。该书主要是在地方地理学的基础上讨论德国的人文及政治地理。它的最后一部分讨论亚洲、非洲和新世界。这部分全是第二手材料,描述的技巧也逊于欧洲部分。

明斯特尔是敏锐的观察者和优秀的作家。他的书在一百多年内是标准的教科书。“这部由明斯特尔的洞察力、学力和精力熔铸成的著作是如此圆满地切合时代的需要,和如此牢固地确立自己的地位,以致它的增订版一直被使用到 1650 年以后;用 6 种文字,印行 46 版”。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