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948 年秋冬,毛泽东抓住战机发起伟大的战略 决战,作为淮海战役主 要领导人之一的邓小
平,为实现毛泽东的战略决战思想立下了名震四海的丰功伟绩。
自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战略进攻的序幕以后,各解放区连连得胜,迫使国民党军由全面防御再到重点防御。至 1948 年夏天,国民党军队能用在第一线的兵力只剩下一百七十万人,分散在几个战略要点上。
1948 年 8 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说:“就整个军事而言,则我们无可讳言的是处处受制,着着失败。”他要求“振作军心,提高士气”, “加强精神的武装”,以便使“军事转危为安,转败为胜”。蒋介石和他的幕僚们策划了撤退东北、确保华中、经营华南,将作战重点置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的部署。徐州地区是国民党军选择的重点决战地点,加紧向这里调兵遣将,企图在这里“孤注一掷”。
战局发展表明,国共两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十分英明地抓住了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先后发起了震撼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淮海地区的大决战,是在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领导下,由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协同作战而胜利完成的。
早在 5 月初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就讨论了粟裕的建议,决定集中兵力把国民党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然后再渡江南下作战。7 月,中央又提出了粟裕兵团就在黄淮地区作战,不消灭敌军主力不定的战略方针。8 月 10 日, 粟裕等向中央请示济南战役作战方针问题,中央军委于 12 日复示,既要保证攻克济南,同时又要歼灭一部援敌。此时,中央已有进行淮海战役最初的蓝图和决战的初步计划:在北线,先打锦州,歼灭范汉杰部,再攻唐山或承德, 进攻傅作义部;在南线,先克济南,再歼黄海地区守敌之主力。
9 月 8 日至 1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西柏坡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政治局委员,邓小平、聂荣臻、陈毅、徐向前、叶剑英、贺龙等中央委员和后补中央委员参加了会议。这是自 1947 年 3 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也是臼抗日战争结束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华北、华东、中原、西北的党和军队的主要负责人都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人在会前十一天的预备会议和正式会议期间,同各地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进行了充分交谈。邓小平是 8 月下旬由豫西解放区北上赴西柏坡参加会议的。他既是中央委员,又是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他和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等就淮海地区决战问题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进行了讨论。正式会议首先听取了毛泽东的报告。会议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提出,建设五百万人民解放军,在大约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从 1946 年 7 月算起),歼敌七百五十万人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是有充分可能的。为了实现这一战略任务,会议要求在战争的第三年即 1948 年准备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集中力量歼灭位于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的敌重兵集团,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未来的淮海战役即
肩负着集中力量歼灭位于长江以北敌重兵集团的任务。毛泽东对邓小平、陈毅反复交待了任务,对未来淮海战役的胜利寄以厚望。
在会议结束后,邓小平和陈毅返回前线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亲自为他们送行。
毛泽东对邓小平政委说:“我们每年见一次面,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我们明年见面时,全国的形势一定比今年更好。”
邓小平政委说:“主席、中央看得远。我回去后要和伯承同志很好地研究一下,我们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主席,中央给我们的任务,我想一定能够完成。”周恩来副主席说:“你们的位置太重要了,要靠你们去消灭国民党蒋介石的命根子,消灭他的主力部队,还要去剿蒋介石的老窝呢。”
邓小平政委说:“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陈毅司令员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愉快爽朗地说:“我们的本事就是一条,坚决完成主席、中央交给的任务!”
朱总司令对陈毅开玩笑说:“完不成任务,就打你这胖子的屁股。” 陈毅司令员笑着说:“总司令还没有打过我的屁股,我想我们不会
挨打。希望下次见面时,能在你家吃到四川腊肉。”
朱德总司令笑着说:“好啊!我给你把四川腊肉准备好,到时候你就来吃吧。”(阎长林:《警卫毛泽东纪事》第 334 页,吉林人民出版
社 1992 年版)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和中央交给中原和各野战军的任务是准备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随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向刘邓具体部署,要求他们在战争的第三年内歼敌十四个旅,并指示刘邓攻击郑徐段铁路线据点,攻打郑州, 以策应淮海战役。
此时,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已经打响。在这一战役进行中, 10 月 11 日,毛泽东又拟就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电告华东野战军,并转告邓小平和中原局。10 月 19 日,邓小平和刘伯承、陈毅联名下达郑州作战的基本命令。邓小平和陈毅亲率中原野战军四个纵队攻打中原重镇郑州,于 22 日解放全城。毛泽东和党中央随即发来贺电,对这一胜利表示祝贺。贺电说:“济南、锦州、长春解放之后,郑州又告解放,陇海、平汉两大铁路的枢纽为我掌握,对于整个战局极为有利。”毛泽东还亲拟了《我军解放郑州》的电讯稿,由新华社播发。毛泽东又命作战部队现地休整两天后, 东进攻打河南省会开封,进而与华东野战军会师。25 日,中原解放军解放开封,并乘胜东进,与华东野战军联合展开大规模的淮海战役。
邓小平后来回忆道:“淮海战役是二野、三野联合作战,用毛主席的话说,二野三野联合作战,不只是增加一倍两倍的力量,数量变,质量变,这是一个质的变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41—342 页)
11 月 4 日,淮海战役发起。这时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意图是,以徐州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至豫皖边境,北到陇海铁路,南达淮河,在国民党首都南京的大门口进行一场歼灭该地全部守敌的声势浩大的战略决战。为了加强战役的领导,毛泽东和党中央于 11 月 16 日作出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由邓小平担任总前委书记,刘伯承、陈毅为常委,粟裕、谭震林为委
员。总前委统一指挥参战的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文如是说:
中原、华东两军,必须准备在现地区作战三个月至五个月(包括休整在内),吃饭的人数连同俘虏在内将达八十万人左右,必须由你们会同华东局、苏北二委、中原局、豫皖苏分局、冀区豫区党委统筹解决。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解决。望从这个观点出发统筹一切。统筹的领导,由刘,陈、邓、粟、谭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年谱》下卷第 391 页)
毛泽东亲对邓小平说:“我把指挥交给你。”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淮海地区,自古以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 202 年,刘邦。韩信巧设十面埋伏,歼灭项羽主力军的大战,便发生在这里。称雄一时的西楚霸王,在这里演下了“霸王别姬”的历史悲剧。如今,邓小平等统帅的正义之师,在毛泽东的导演下,也将让蒋介石表演一场薪的“霸王别姬”。
在整个战役进行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按照毛泽东拟定的作战计划,当华东野战军主力迅速切断正由运河以东向徐州靠拢的敌黄伯韬兵团的退路,在辗庄对该敌形成包歼之势后,邓小平和总前委提出建议并经中央军委批准,由中原野战军插入敌人侧后,强行攻占津浦线上的战略要地宿县。这样就一举切断了徐州守敌与其后方的交通,断绝了他们的后路。当 11 月 22 日黄伯韬兵团被解放军全歼之后,邓小平和总前委又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建议,下步应首先消灭由豫南闯进的援敌黄维兵团。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随即答复“完全同意先打黄维”,并指示“情况紧急时,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在华东野战军的配合下,中原野战军主力迅速包围了黄维兵团,经过二十多天激战,全歼了该敌。接着,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华东野战军一鼓作气, 又全歼了由徐州突围西逃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至 1949 年 1
月 10 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在战役进行中,远在千里之外的毛泽东,在西柏坡这个不起眼的农村中, 运筹帷幄,指挥全局。当国民党黄维兵团从河南信阳地区长途跋涉,闯进淮海战场参战,解放军利用其兵疲粮缺、孤军突出的弱点,抓住战机将其包围时,毛泽东于 11 月 27 日写了《人民解放军总部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 由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出,以瓦解敌人,同日,毛泽东还代刘伯承、陈毅两将军写了《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在前线直接对敌广播。在我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下,黄维兵团的第八十五军一一零师,在师长廖运周的率领下战场起义,严重瓦解了敌人。当解放军严密包围了国民党军杜幸明集团时,毛泽东于 12 月 17 日又代中原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了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在前线反复广播。此时社部粮草断绝,饥寒交加, 军心动摇,其官兵成排、成连甚至成营地向解放军投诚,人数多达一万四千余人。
淮海战役历经六十五天,歼敌五十五万五千余人。它是战略决战三大战
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的战役。战役的发展比毛泽东预计的更顺利,获得的胜利也比预想的更快、更大。毛泽东在当时就多次说:“这是一个伟大胜利”,是“具有全国意义的伟大战役的胜利。”后来,毛泽东对邓小平和战役的其他领导人又称赞说,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 还没有完全煮熟,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蒋介石和南京政府。至此,蒋介石军队的主力精锐师团丧失殆尽。人民解放军直出长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汉口已处于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据当时香港《文汇报》报导,蒋介石气急败坏,“不时以拳击桌,用脚踢人”。1949 年元月 21 日,蒋介石宣告“引退”,南京政府陷入土崩瓦解状态,国民党反动派的覆灭已指日可待了。
全国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徐州建塔以纪念在这场伟大的战役中牺牲的先烈。毛泽东亲笔书写了塔名:“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邓小平也题了词: “中华儿女们永远记着:你们的幸福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