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978 年末,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 历史转折,邓小平倡导 全党维护毛泽东的历史

地位和肯定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

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一贯所持的科学态度,同各种错误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60 年代初期,林彪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把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追求形式主义。邓小平和罗荣桓等反对林彪的这套做法,邓小平首先提出用。“继承、捍卫和发展”这三个动词,准确地表述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的联系和关系。后来,林彪提出用“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三个副同附加在上述三个动词之上,其结果导致了谬误。这个谬误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970 年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一伙就是利用“称天才”阴谋反对毛泽东,终于暴露了“三个副词”的政治野心。林彪集团覆灭了,但是“四人帮”继续割裂毛泽东思想, 片面宣传毛泽东思想。1975 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鲜明指出:这个问题“现在没有解决”,并批判了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态度。

“文化大革命”把马克思主义许多基本原理都给搞乱了,作为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也被糟踏得面目全非。一些明明违背马列、毛泽东思想原理的论点,却难以得到澄清。难在哪里呢?难就难在许多问题都是毛泽东自己违背自己正确的东西,即毛泽东自己违背了毛泽东思想。在个人崇拜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情况下,是很难实现拨乱反正的。毛泽东逝世以后,作为创造毛泽东思想的集体成员之一的邓小平,作为与毛泽东曾经共事近半个世纪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一名重要成员,他当然有责任承担起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毛泽东经常讲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毛泽东就是在这一命题的指导下,在实践中开辟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个命题在一些时候和一些问题上,相当程度上破抛弃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搞“句句是真理”,更走向了这一命题的反面;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推行“两个凡是”的方针, 仍然是与这一命题相悖的。

1978 年春天,邓小平支持和倡导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3 月 26 日,

《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标准只有一个》,指出“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社会实践。”5 月 10 日,在胡耀邦的支持下,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

《理论动态》发表胡福明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长篇论文,11 日《光明日报》转载了此文。文章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了深入、系统的论述。新华社于当天向全国转发。5 月 12 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同日,《文汇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河南日报》、《广州日报》、《长江日报》也转载了此文。5 月 13 日,又有 15 家地方报纸转载,其他报纸也都陆续转载,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但是一些人却认为,文章的矛头是指向

毛泽东思想的,是“砍旗”,是“丢刀子”,施加了种种压力。邓小平、陈云、聂荣臻等一批老革命家则纷纷撰写文章、发表讲话,强调和宣传实事求是的作风。

6 月 2 日,邓小平在全军政工会议上发表讲话,热情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9 月 16 日,他又指出:“怎么样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是个大问题。” “有一种议论,叫做‘两个凡是’,不是很出名吗?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这是不是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不是!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译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126 页)在邓小平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倡导下,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越来越热烈地开展了起来。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实际上是中共党支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邓小平后来曾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我们这几年来在政治、经济、组织等各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对于我们在各条战线上取得显著成绩, 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64 页)

1978 年 11 月 10 日至 12 月 5 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按原定计划是讨论经济问题的。会上,邓小平。陈云等一批老革命家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使会议开成了纠正“左”的错误、拨乱反正的会议。邓小平在会议闭幕时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 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143 页)

邓小平的讲话,为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供了基本指导思想,实际上成为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1973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作出了实行改革的伟大决策,调整了人事组织方面的安排,从而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在这次会议上,继毛泽东之后,中共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三中全会以后,党在继续克服“两个凡是”影响的时候,一种否定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思潮又冒了出未。1979 年 3 月 20 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著名的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他强调指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政治思想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

“两个凡是”和否定毛泽东、毛泽东思想这两种错误倾向的出现及其泛滥,说明人们在如何认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问题上,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混乱。所以,在此后一个时期里,邓小平以很大的精力,倡导全党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正确地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解决好这个带有全局性的政治问题。

1979 年在建国三十周年之际,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在庆祝大会上讲话, 提出“对过去三十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历史,应当在适当的时候,经过专门的会议,作出正式的总结。”随后在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和胡耀邦主持进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

自 1980 年 3 月至 1981 年 6 月,邓小平同《决议》起草小组进行过十余次谈话,讲得最多的就是关于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在此期间,他在其他场合的讲话、报告以及对外国记者的谈话中, 也发表了许多对这一问题的意见。邓小平充分阐明了解决好关于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他说:

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291 页)

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闽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 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如果不写或写不好这个部分,整个决议都不如不做。(《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299 页)

对毛泽东的历史功绩,邓小平指出:

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他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创造性的见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44—345 页)

对于毛泽东的错误,邓小平说:

总的来说,一九五七年以前,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是正确的,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以后,错误就越来越多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4—295 页)

他在一生的后期,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是犯了错误的,而且错误不小,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来许多不幸。(《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45 页)

但是,邓小平强调,一定要摆好毛泽东的错误与毛泽东历史功勋的位置, 他说:

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

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44—345 页)

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47 页)

邓小平认为,对于毛泽东发生失误的性质、原因和责任的分析,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定要恰如其分。他说:

毛泽东同志犯了错误,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07 页)

毛泽东同志的错误在于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东西。(《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298 页)

对于错误,包括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一定要毫不含糊地进行批评, 但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分析各种不同的情况,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个人品质上。(《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01 页)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 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33 页)

邓小平认为,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错误,毛泽东当然有责任, “不过也不能由他一个人负责。有些是林彪、‘四人帮’已经造成既成事实, 有些是背着他干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01 页)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就他“本身的愿望来说,是出于避免资本主义复辟的考虑”, 其结果却造成了一场灾难,这是“毛泽东同志晚年的一个最大悲剧”。(《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46、301 页)至于“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失误,邓小平则认为:“不应该只讲毛泽东同志,中央许多负责同志都有错误。⋯⋯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

集体负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296 页)他又说:“我和陈云同志那时是政治局常委,起码我们两个负有责任。其他的中央领导同志也要承担一些责任。”(《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09 页)1980 年 8 月,邓小平对采访他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这样说:“你一定要记下我的话, 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包括毛泽东同志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只是可以说,也是好心犯的错误。不犯错误的人没有。不能把过去的错误都算成是毛主席一个人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53 页)

作为曾经受过毛泽东打击和不公正对待的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责任能作出如此冷静而客观的分析和认识,不但显得特别有力、有理、有情、有义,而且令人感动,令人信服,大得人心。

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也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说: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299—300 页)毛泽东思想,即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

应该作为我们今后工作指南的东西。(《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00 页) 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第 347 页)

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同志一个人的创造,包括老一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45 页)

我们党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使我们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现在讲拨乱反正,就是拨林彪、“四人帮”破坏之乱,批评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00 页)

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298 页)

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47 页)

邓小平倡导党对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六个方面作了科学的归纳和概括,并指出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狸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这是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创造性论述,为继承、捍卫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论述,科学地把经过长期历史检验而证明的毛泽东思想真理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那些否认毛泽东思想或对毛泽东搞“两个凡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1981 年 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以决议的形式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这标志着中共领导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已基本完成。

《决议》强调:

我们必须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切积极成果,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这些成果,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理论,保证我们的事业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继续前进。

邓小平不仅是坚持毛泽东忠想的典范,而且也是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楷模。在毛泽东去世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00 页),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并以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由此开始走向他的“第二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