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拉开了大进攻的序幕。

1946 年 1 月国共双方签署的《停战协定》,只维持了几个月的时间,至

6 月国民党军队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新的全国内战终于又爆发了。

国民党政府出动一百六十万人的兵力,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国民党军参谋长陈诚扬言:“也许三个月,至多五个月,即能整个解决中共问题”。蒋介石也号称:“如果配合得法,运用灵活⋯⋯就一定能速战速决”。

但是,他们显然过低估计了毛泽东及其战友们所统率的人民军队和人民的力量。各解放区军民以毛泽东制定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等军事原则,很快就制止住了国民党军全面进攻的势头。此间,刘伯承和邓小平统率的刘邓大军, 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下,三出陇海,切断陇海路,吸引了中原和华东的敌军,减轻了中原和山东解放区的压力。至 1947 年 2 月,各路解放军共作战一百六十多次,歼敌六十一万人;解放区虽失一百零五座城市,但敌之机动兵力大减,士气下降。蒋介石的全面进攻被粉碎了。随之,从 1947

年 3 月起,蒋介石又实行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他们的打算是:黄河归故, 正面防御,两翼包围。即:中间以黄河归故,甚至不惜破坏黄河大堤以堵截解放军南进,说什么黄河天险可抵得上“四十万大军”;左翼集中三十一个旅共二十多万人包围陕北;右翼集中五十六个旅共四十多万人包围山东。企图以这种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布阵继续进攻解放区。

而毛泽东向来的战法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绝不会按照敌人的设计应战。

1947 年 3 月 13 日,胡宗南以二十三万人的兵力开始进攻陕北解放区, 标志着敌人重点进攻的发起。18 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机关主动撤出延安。敌人以为他们取得了“重大胜利”,而毛泽东则认为这是“蒋介石自己走上了绝路”。毛泽东发明了一种“蘑菇”战术,即以我两万多人的兵力,在陕北利用地形险要、群众基础好、回旋余地大等有利条件,并利用敌人急于寻找我主力决战之心理,和二十多万的强大敌人盘磨,“将敌磨得精疲力竭, 然后消灭之。”(《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四卷第 1222—1223 页)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在转战陕北、与几十万敌军“蘑菇”的同时,又开始思考如何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从而彻底打败蒋介石。

1947 年春夏之交,国民党军虽然还在气势汹汹地对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着重点进攻,但是敌我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由战争开始时的四百多万下降到三百多万,其正规军由二百万下降到一百多万,而且兵力枯竭,后方空虚,士气低落,战斗力日益削弱。相反,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由一百二十万人发展到近二百万人,正规军已达百万人,装备亦有显著改善,机动兵力已处相对优势,而且士气高涨,后方巩固,人民拥护,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敏锐地观察到战局的变化趋势,认为举行战略进攻的时机正在到来,必须抓住这一正在到

来的战机。只有如此,只有抓住战机把解放军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才能彻底破坏国民党反动派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解放区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毛泽东的战略意图是:不能等到敌人的进攻被完全粉碎、解放军在数量上装备上都超过敌人之后再去展开战略进攻,而应抓住有利时机,不让敌人有喘息机会,不经过战略相持阶段,立即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但是从哪里、由谁来拉开这一战略进攻的序幕,战略进攻的矛头指向何方呢?

毛泽东又想到了刘伯承和邓小平。

  1. 月 27 日,毛泽东、中央军委命令刘邓领导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准备南渡黄河,打到外线去。

  2. 月 4 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刘邓等人电:“刘邓军十万立即开始休整,6 月 1 日以前完毕,以后独力经冀鲁豫出中原,以豫皖苏边区及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以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潼关、南阳之线以东,津浦路以西,为机动地区,或打郑、汉,或打汴、徐,或打伏牛山,或打大别山, 均可因时制宜,往来机动,并与陈、粟密切配合行动,凡有共同作战之处, 陈、粟受刘、邓指挥。”(《毛泽东年谱》下卷第 186 页)

5 月 8 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又致刘伯承、邓小平电:希望刘邓 6 月 10 日前南渡黄河,“向冀鲁豫区与豫皖苏区之敌进击,第二步向中原进击。为着在该区长期立脚,全军应有充分的政治动员(使每人明白政治任务,提倡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及干部、经费等项的充分准备。”同时还命陈毅、粟裕率部“配合刘邓军大举出击。”(《毛泽东年谱》下卷第 186 页)

5 月 11 日,毛泽东再次致电刘邓等人,对蒋介石的战略图谋进行了分析, 指出:蒋介石的“两步方针”是,“第一步驱我至黄河以北,第二步于黄河以北歼灭我军。”胡宗南对陕北的进攻,“亦是企图将我驱至河东”。可是, “待我陈粟击破顾祝同第一线,刘邓渡河向南,彭习向陇东、关中进军,蒋将发现他的迷梦归于破产。”(《毛泽东年谱》下卷第 186 页)

  1. 月 15 日,邓小平在冶陶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会议,讨论和研究了贯彻毛泽东、中央军委关于转入战略进攻的各项问题。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向中央建议,为适应进击中原的需要,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以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张际春、郑位三、李雪峰、刘子久、陈少敏等为常委, 邓小平为书记。16 日,毛主席、党中央复电批准。

  2. 月 3 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命令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积极准备

于 6 月底突破黄河,挺进中原。

  1. 月 10 日,刘邓在安阳附近的石林召开纵队首长会议,传达晋冀鲁豫局冶陶会议精神,讨论转入战略进攻的各项准备工作。

上述活动日程表明:毛泽东在此刻已酝酿成熟,把战略进攻的方向选在了中原,把拉开战略进攻序幕的任务交给了刘伯承和邓小平,而刘邓也深刻理解了毛泽东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

按照中央的部署,6 月 30 日晚,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十二万人,在寿张县东的张秋镇至濮县南的临濮集间一百五十余公里的黄河河面上,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胜利插入鲁西南地区。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亲自指挥十二万大军顺利渡过黄河以后,于 7 月 4 日夜,在河南省台前县孙口渡口登上木船,箭也似地从黄河北岸向南岸驶去。

刘邓两位首长,并肩站在船头,凝视着黄河南岸,显得格外意气风发。

敌人的侦察机在上空撒下串串照明弹,把夜空照得通亮。邓政委敞开外衣, 谈笑风生地对刘司令员说:“敌人怕我们渡河寂寞,特给点亮了‘天灯’。敌人的空军墨守成规,一侦察二报告,等它叫来轰炸机群时,我们全军已渡河完毕了!”刘伯承用手推推眼镜说,“是啊!不明修栈道,怎么能暗渡陈仓呢!这又叫‘临晋设疑,夏阳渡河’嘛!”说着两位首长和船上随员哈哈大笑起来,不多时,刘邓首长就踏上了黄河的南岸。国民党吹嘘的可抵“四十万大军”的黄河防线,被刘邓及其大军轻而易举地突破了。

刘伯承所说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指汉高祖刘邦撤入汉中时烧去栈道,以示不再东返,减少楚军对其戒备,及养精蓄锐,发军讨伐项羽时, 则派人重修栈道,吸引楚兵把守道口。实则高祖率大军自陈仓出击,获得胜利。“临晋设疑,夏阳渡河”是指刘邦以韩信为右丞相举兵攻魏时,魏王豹把主力部署在黄河东岸的蒲坂,企图封锁黄河渡口临晋关,阻遏汉军渡河。而韩信则声东击西、避实就虚,故意把船只集中,摆出在临晋渡口过河的架势;实则暗中调兵遣将在夏阳用木罂渡军,获得大胜,通今博古的刘邓首长南渡黄河时,也借用了上述两典。一方面调冀南、豫皖苏两支部队伪装主力在豫北发起攻势,并以豫皖苏军区部队在开封以南发起佯攻,造成敌人的错觉;而主力大军则从鲁西南一举突破黄河天险,顺利到达彼岸,这是敌人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刘邓大军胜利南渡黄河的消息,使国民党最高当局极为震惊。当国民党的国防部作战厅长郭汝槐拿着空军侦探情报,径直到南京蒋介石官邸报告时,蒋正在举行欢迎美国大使司徒雷登的宴会。蒋介石听说刘邓已渡过黄河, 顿时面色苍白,两眼木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司徒雷登不禁叫道:“这简直是惊人的事件!不亚于当年法国‘马其诺防线’的被攻破!你们花着平均每月三千万银元的美援军费,使用着世界上头等的美械装备,竟然一枪不放,号称抵四十万大军的防线被人突破,国军力量,日见式微!”蒋介石定了定神说:“大使先生放心,我将亲到前线指挥,把刘邓逐回黄河以北!”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资料选》第 190 页,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蒋介石当即飞往郑州,召开作战会议,对他的下属将领讲的第一句话便是“对付刘邓,可并不那样简单哪!”他亲自点将调兵,在鲁西南以十个旅的兵力布下一个长蛇阵,齐头并进,迫我背水而战,回渡黄河以北。

当蒋介石在郑州召开军事会议的时候,刘邓在鲁西南农村的土屋里也在连续举行会议,研究和部署渡河后的下一步行动。

在渡河之后纵队首长会议上,邓小平深入浅出地进一步讲述了毛泽东的战略意图,他说:“现在敌人进攻的重点是山东和陕北,正像刘司令员所讲, 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这里刚好是‘把’。现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给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刘伯承插话说,“山东按着敌人的脑袋,陕北按着两条腿,我们拦腰砍下去。”邓小平接着说:“这一刀一定要砍好,一定要把刀尖插穿敌人的心脏。”刘邓以生动的比喻,把毛泽东的战略意图阐述得十分透彻。

对于蒋介石迫我背水而战的图谋,邓小平说:“我们决不去学韩信。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我们只能有一种选择。为着人民的利益,我们要生存下去,让敌人去跳黄河!”刘伯承说:“我们打出去,逼敌人背水而战!”

对于蒋介石的“齐头并进”长蛇阵,刘伯承说:“蒋介石这是摆了条死

蛇阵,简直是首尾难顾。”邓小平说:“敌人是在平均使用兵力,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刘、邓共同决策:“打!”

于是,刘邓大军渡河后的鲁西南战役打响了。7 月 8 日攻克郓城;10 日收复曹县、攻克定陶。随之,把敌王敬久部的死蛇阵分割包围,逐段歼灭。7 月 27 日,对羊山集之敌发起总攻,全歼敌六十六师。

至此,鲁西南战役胜利结束,歼敌九个旅六万余人。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通电嘉奖了鲁西南战役的胜利。

  1. 月 21 日至 23 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在陕北的中共中央、中央分局和部分野战军负责人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陆定一、杨尚昆、贺龙、陈赓、王震、习仲勋、马明方、张宗逊、张经武、贾拓夫等。会议是在国民党重点进攻部队深陷解放区腹地, 刘邓大军主力实施外线作战,已突破国民党黄河防线,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部署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性进攻后的有关任务,研究解决各个战场的配合作战问题。会前,毛泽东、周恩来、任粥时分别就军事问题同西北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大岳纵队的领导人彭德怀、贺龙、陈展等进行了深入的磋商。会议决定:陈赓统率的太岳纵队南渡黄河,挺进豫西,策应刘邓大军在中原的战略行动;同时,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诱国民党胡宗南集团之主力北上寻机歼灭之,以配合陈赓部队渡河作战和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用五年时间打倒国民党统治的设想。会议是在国民党胡宗南几十万军队对我进行围追堵截的间隙中,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中举行的,但讨论决定的却是打败蒋介石、夺取全国胜利的大事。

当时,解放军的许多指战员都很关心毛泽东和党中央在陕北的安全问题,劝毛泽东东渡黄河。但毛泽东表示决不离开陕北。毛泽东的这个决定, 不仅在政治上有重要意义,在军事上也产生了吸引敌人的作用,减轻其他解放区的压力,配合刘邓大军主力出击中原。参加小河会议的贺龙将军一见毛泽东,就拉着毛泽东的下说:“听说主席留在陕北,我一天不知收到多少电报,都要求你到黄河以东去指挥。以后你没有过河,官兵一见到我,头一句话就是问你的情况。”毛泽东笑着对贺老总说:“你回去就可以告诉他们了, 不管胡宗南还是刘戡,都没有捉住毛泽东,毛泽东比过去更壮了。”陈赓将军见到毛泽东,第一句话也说:“主席,你可经过不少艰险啊!你带的警卫部队太少了,武器又不好,我们实在担心,旅长们都要求过河来保护你呢!” 的确,当时有不少人都希望太岳纵队西渡黄河,进入陕北作战,以减轻陕北战场的负担;或者出兵潼关,打胡宗南后路。但是,毛泽东想的是如何配合刘邓进攻中原这个更具全局性的大问题。所以毛泽东对陈赓说:“这次就是叫你们过黄河的,不过可不是来保护我。”陈将军又说:“我叫他们给警卫部队送些好武器来吧?”陈赓手里确实有一批好武器,那是在晋南战役中从敌人手里夺过来的美械装备。毛泽东微笑着回答:“你们在晋南打得很好, 给了敌人致命的打击,好武器应该给你们用,我这里不用担心。”中央作出太岳纵队南渡黄河出击豫西,协助刘邓大军主力经略中原的决定后,毛泽东又对陈赓说:

这次确定你们过河的地点,正是当年项羽和秦兵作战时渡河的地

方,“破釜沉舟”这句话,就是那时流传下来的。当时项羽很坚决,过河之前把河北岸的军锅都捣烂了,过河以后又把渡船凿沉,表示不胜不回的决心。你们这次过河,也要有那种坚决精神。

毛泽东和党中央的这一着棋确实厉害。陈赓兵回从陕州、洛阳之间南渡黄河,既可东胁洛阳,西逼西安,支援刘邓主力南下,又可牵制陕北敌人, 减轻陕北压力,并最终导致大进攻,形成各路大军逐鹿中原之势。

远在千里之外的刘伯承和邓小平,没有参加小河会议。但是他们渡河南征之举,却是毛泽东和与会者的热点议题。刘邓深知自己在毛泽东战略部署中的重要地位。他们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同时,在即将出台的由毛泽东导演的“逐鹿中原”这台威武雄壮的好戏中,还要担任主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