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发展群体素质与发展个体素质

发展群体素质,最根本的就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提高民族素质,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对于教育者来说, 就是要面向施教的全体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群体的素质。我国人口众多,通过教育把所有的人口都变成能手、人才,将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无与伦比的优势。但是,也正是因为人口基数在,两亿多在校中小学生中那怕只有百分之一二的学生不合格,也将会给社会造成数百万不合格的父母, 通过遗传和不合格的家庭教育影响再下一代素质的发展。

提高群体素质不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因为提高群体素质的目标要落实到发展个体素质中去,而提高群体素质正是发展个体素质的途径,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影响彼此的意识和行为。集体的正确的公共舆论,可以对个体施加强有力的积极的影响,使个体大脑皮层中因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化和巩固,形成稳定的条件反射链索系统,即“动力定型”。素质的形成,在生理机制上就是动力定型的建立。发展群众素质对于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意义也正在这里。

如果把群体素质看成一个系统,那么,个体素质就是这个系统中的要素。要素的活跃程度决定整个系统总体功能的强弱。因此,发展群体素质与发展个体素质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在教育工作中,面向全体学生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就是要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发展的基础上自由地、充分地发挥个性。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为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尽管同一社会、同一民族、同一阶级、同一年龄的人有着大致相同的心理特点(共性),但同中有异。教育工作就是要承认和重视儿童的个性差异,从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不同的儿童按照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各自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几项具体要求:第一,让每一个儿童都有一门特别喜爱的学科,进行超纲学习,在同学中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第二,让每一个儿童都有一项着迷的课外活动,只要一有空闲,就会到为他准备好的

“角落”里去探索和钻研。第三,让每一个儿童都有几十本他最喜欢反复阅读的文艺著作或科学著作。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如果一个儿童到十二三岁还没有在上述几个方面显示明显的倾向,教师就应为他感到焦虑,就应对他施加强有力的影响。确实,现代社会是有分工的,各个部门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充分发挥儿童的个性,及早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既便于他们将来找到最能发挥智慧和才能的职业,也能使社会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所有成员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民族,将充满不可估量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