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接班人素质培养

第一章 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人口素质的提高与经济发展

人口素质的提高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而经济发展又赖于人口素质的提高。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会的人,人口也是

社会的人口。因此,决定着整个社会面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也就必然决定着人口的变动,决定着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因而也就决定了人口素质的状况。所以,在有关人口素质问题上, 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的观点相对立,反对用纯生物学的观点去分析人口素质,不同意把人口素质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坚持从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相统一并以社会因素为主的观点来看待人口素质问题,认为人口素质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人口素质的提高, 应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把人口素质当作决定社会发展根本原因的“人口素质决定论”,但这并不等于说,人口素质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对经济发展无关紧要。恰恰相反,在肯定社会生产方式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制约着人口素质的提高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同时还承认,人口特别是人口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它能促进或延缓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人口素质之所以对经济发展有影响,能起到促进或延缓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因为人口是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构成的能动要素和生产关系的体现者。可以说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密度的人口,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必要前提。显而易见,没有这个前提条件,任何形式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都是不可能的。尤其应当指出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生产日益社会化,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对劳动人口数量的要求也相对减少,对人口素质的要求却正在并且必将日益提高。相反, 在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出现以前,人类主要以手工生产为主,凭体力进行劳动。那时,发展经济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对劳动力智力的要求却很低,人口素质特别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生产过程以及经济发展中还没有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但到了今天,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使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提高,其智力得以最大开发,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否则,就很难谈到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社会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谁不遵循它,谁就会受到惩罚,不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概莫能外。因此我们说,人口素质的提高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而经济发展又赖于人口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