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人的素质发展中的外因与内因

对影响人素质发展的因素进行探讨,一直是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都十分关注的课题。历史上,曾出现过遗传决定论和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无用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本世纪以来,人们争论的焦点已由这种“某一因素决定论”逐步转移到各相关因素的作用与关系上来,这方面的讨论也出现了若干不同观点,泰兴教育局孙孔懿老师对这些不同观点细加考虑,异中求同,认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人的素质发展中,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内因就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因素。人的素质发展的内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对于它的构成,可以按不同的标准作不同的表达。我们这里试从因素本身发生发展的顺序把内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个体的遗传,这是最原始、最基本的内因。第二层次是个体已有的发展水平,这是以往的外部环境和教育影响与遗传相互作用在人的身心结构中产生的积淀。第三层次是个体在已有发展水平上产生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前两个层次是作为个体的对今后发展的参与,这种参与的强弱一般与过去的发展水平成正比:过去的一切越丰富、越雄厚,对今后发展的影响也越大。后一个层次是作业个体向着未来发展目标的自觉追求对今后发展的参与,很显然,这是一种最活跃也最能影响人发展方向和水平的内因,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三个层次相互渗透和影响,共同构成的内因的梯级系统。

之所以把内因看成是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根据,是因为儿童是活生生的,不仅有理想、还有情感、意志、潜意识等非理性的一面。在同样的教育活动中,有的儿童收效十分显著,有的却可能收效甚微,有的甚至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动于衷。因为“对儿童来说:外界刺激的输入要通过一个内部已有结构的过滤”。有的学者称这种“过滤”为“内因的选择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活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强调注重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内因,并不意味着贬低外因的作用。研

究表明,儿童的内因在没有受到外界刺激时是呈平稳和静止状态的。只有受到外部的信息刺激,它才会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的活跃状态。儿童心理如何发展,向哪里发展,并不完全由儿童心理内因本身来决定,而主要是适合于儿童心理的内因的教育条件来决定。

外因作用于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机制是内化。维果茨基很早就提出心理活动的内化说。这一学说的要点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在于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形成的各种活动经验,同时把这种外部活动在内部构造成为人的个

性心理品质。这种由外部的实践操作转化为内部的观念操作的过程叫内化。与维果茨基的内化观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他的活动观。他认为,内心的过程仅仅在人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是不能很好地完成的,只有在社会的环境中,在人们的合作和交往的条件下才能顺利实现。维果茨基的合作者列昂捷夫说得更为明白:在传统心理学的“刺激——反应”之间,还应加一个中介环节,即主体的活动(及相应的条件、目的、手段)。这个“活动内化学说” 正是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首先,取决于儿童本身对教育活动的需要程度。从心理学的角度着,需要是人对某种事物追求的心理倾向,是人的行为和活动的直接动因。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又碰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需要就转化为动机,推动人们在目标导向下产生目的行为。目标达到了,需要也就满足了。同时,人们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一种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另一种需要。正因为需要活动中的地位重要,所以教育工作者总是要千方百计地引起儿童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参与欲、发展欲,把“要他参与”转变为“他要参与”。

其次,取决于教育活动的水平与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维果茨基认为,儿童身心发展包括两种水平;第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独立地解决所给予的任务。第二种水平为最近发展区,它代表那些处于正在形成或成熟过程中的身心发展的状态。这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虽不能独立地解决问题,但在成人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顺应儿童现有水平的教育活动非但不能激励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反而会使儿童滋生厌倦情绪。只有立足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并将这个发展区转化为更高一级的现实发展水平,才既不脱离儿童身心发展所提供的可能,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主动的发展。这里有一个“最佳差度”的问题,借用一个熟悉的比喻:要让孩子跳一跳刚好摘到桃子。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从个体差异出发,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为特殊儿童设置不同的目标要求,使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佳差度”。

再次,取决于教育活动本身的有效程度。成功地教育活动不仅满足儿童的需要,更能刺激儿童产生新的需要。儿童在教育活动中获得成功,就会增强进一步发展的信心,激发起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欲望。为此,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欢乐,取得学习成绩的欢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这条“金科玉律” 已在一些学校的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的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