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

素质教育理论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了最先进的教育理论基础。

素质教育理论一开始就围绕着培养目标问题展开,并吸取了当代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系统科学以及教育科学本身的优秀成果,使教育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为我们全面正确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构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提供了最新也是最先进的教育论基础。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人的素质就是人自身具有的能够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稳定的基本品质。素质的基本特征有四个:一是内在性,即素质是人自身具体的品质,是人在生长、学习、实践过程中把从外界获取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加内化,逐步积淀而成的,是机体化、机能化、心灵化的东西,而不是人的资历、学历、地位、身份之类的外在属性。二是主体性,即素质是在人认识,适应和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属性表现出来和产生作用的品质,主体性是素质最本质的特征。三是基本性,即素质是人自身具有的能够对人的主体性活动发生作用的品质中最主要、最具有迁移作用的部分,而不是具体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四是稳定性,即素质是以较为固定的思想倾向、智能特征、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因而能够在人的活动中持久地发生作用的品质,而不是那些偶发的、变化不定的思想、行为特征。从素质的形成机制和发展层次来看,一个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生理素质包括形态素质、机能素质、运动素质和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认识素质、情感素质和个性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以及知识教育、技术教育、智能教育的不同之处,首先应表现在这里。应试教育是淘汰选拔性质的教育,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应试本领;知识教育、技术教育、智能教育则分别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双基”、智力、能力,是功利主义的教育。在我国,尽管这些类型的教育似乎都是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但“德、智、体”往往归结为具体的知识、技能、能力、行为方式。而对素质教育来说,“德、智、体”指的则是人的那些具有内在性、主体性、基本性和稳定性的品质,即基本素质。素质教育的

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促进全体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打下基础。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是国民基础教育。而所谓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具体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的先天禀赋为基础, 开发其身心潜能;二是以社会环境为条件,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身心素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使他们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而又具有健康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打下基础。

素质教育理论揭示了“全面发展”的意义,阐明了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为把国家规定的总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中小学的素质培养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