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分类理论

关于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是构建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又一理论基

础。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泰勒指出:课程、教学、评价, 都离不开目标的制订。为此,他对教育目标分类问题进行了长期有益的探索。他的学生布卢姆在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合乎时代要求的理论体系。教育目标分类以行为分类的形式把教育分为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的目标包括有关知识的回忆、再认和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情感领域的目标包括学习的情绪反映,情感、兴趣、价值倾向的发展等等;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包括由心智活动控制的肌肉反应、活动或操作等。学生的各类学习活动都可纳入上述三个领域。这一理论旨在把制定目标与评价结果有机结合起来,为观察教育过程、分析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框架,是一种使教育目标可以观察、可以测量的科学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尽管存在些某些不足,但它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我们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