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妖大裂谷称霸 怀孕绵羊流产

在非洲东部,有一条地壳断裂陷落形成的山谷,长达 5000~6000 千米, 纵贯非洲东部诸国,即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图 7—12)。在此大裂谷谷底,分布着许多盆地和湖泊。在肯尼亚境内的裂谷谷底,有一大湖,名为“奈瓦萨湖”。1930 年在奈瓦萨湖畔的一个牧场内首次研究了“地方性兽类肝炎”,称此病为“裂谷热”。

裂谷热对家畜的危害性早已引起注意。怀孕绵羊患本病时几乎 100%流

产,新生羊羔的病死率常为 80%~95%,成年绵羊的病死率高达 60%。另外, 此病传播迅速,能很快形成畜群大流行,并常同时波及人类。

裂谷热病毒是布尼亚病毒科、白岭病毒属的一个“成员”。在超薄切片标本中,裂谷热病毒颗粒呈圆形,少数可呈椭圆形或短棒形(图 7—13)。此种多形形态,与披膜病毒科不同。完整的裂谷热病毒颗粒直径为 95~105 纳米。披膜病毒科和病毒颗粒直径仅为 40~70 纳米,可互相鉴别。成熟的裂谷热病毒颗粒具有“核芯”和包膜两部分。包膜表面分布着许多醣蛋白突起, 即包膜子粒,这点和披膜病毒科相同。对家畜,此病毒为致死性病毒战剂; 对人类则为失能性战剂。

本病流行后,疫区附近的动物包括蚊虫,有被裂谷热病毒继续感染可用细胞悬浮培养法,包括使用微载体,进行大量培养裂谷热病毒,其细胞培养物可以冻干。目前尚未特效药物问世。1970 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报告和1973 年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专著中,均将裂谷热病毒列为可能使用的生物战剂。近年来,一些国家不间断地研究此病毒。中国尚未发现此病。人群普遍缺乏其免疫力,如果此病毒被用作生物战剂,可能在人、畜间引起流行,必需加以注意。

图 7—12 东非大裂谷

裂谷热病毒有以下重要特征:一是基因组含有 3 个不同的 RNA 节段,容易发生(天然或人工条件下)基因组节段重组合,因而能产生杂交病毒,使毒力和抗原决定簇均发生变异,干扰诊断、治疗工作;二是能耐受气溶胶化, 气溶胶化后的裂谷热病毒仍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如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操作裂谷热病毒者几乎均将被感染甚至发病。当温度为 23.8~23.9℃、相对温度为 50%~80%时,气溶胶化后的裂谷热病毒仍很稳定:“喷”后的最初回收率为 9.25%~19.4%。羊羔血浆病毒的气溶胶生物衰亡率为每分钟 1.14

%。细胞培养病毒的气溶胶生物衰亡率则为每分钟 2.95%~3.62%。据此可知,在“喷”后 1 小时,仍有约 25%裂谷热病毒气溶胶具有感染性。

图 7—13 裂谷热病毒颗粒

裂谷热病毒不耐脂溶剂处理,也不耐酸,置于 pH6.8 时迅速灭活。加热56℃经 40 分钟或在室温用一般消毒药物处理,均可灭活。室温时,此病毒在

一般缓冲液中可存活 7 天,在血清(血浆)中可存活 4 个月。在±5℃放在一

般缓冲液中时,可经 54 天滴度下降低,但到 147 天时滴度显著下降。如放在

—40℃可存活 1 年左右。在—60℃经丙酮处理 48 小时后,单层细胞培养中的裂谷热病毒仍存活。

裂谷热的流行可追溯到 1912 年至 1913 年。在 1912 年,先后报道了发生在肯尼亚裂谷内奈瓦萨湖畔的“地方性兽类肝炎”,这就是裂谷热。1926 年, 肯尼亚至少有三个牧场发生大批羊羔死亡,牛、羊大批流产,牧场人员同时患“登革热样”发热病,当地居民已认识到此病与降雨量有关系。但直到 1930

年本病才真正彼发现,并被命名为裂谷热。从 1930 年至 1977 年,本病一直在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东、南、中部非洲诸国流行,并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动物病,对人不过是偶然引起温和的热性病,对人不致死。但于 1977 年,本病突然在埃及形成大流行,除家畜发病死亡外,许多居民也感染发病,并有不少病例死亡,方引起很大的注意。加强了对裂谷热病毒的生化、诊断、疫苗、

传播机理和株间差异研究。美军医学研究机构已在研究此病毒的基因组节段重组合和药物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结果。

当裂谷热已形成流行时,病畜(主要是绵羊)是本病流行中的扩增宿主和二级传染源。1950 年至 1951 年南非从 1 月开始。位于“布隆方丹”西南方的“咖啡方丹”区内,首先发生裂谷热的人、畜流行,很快散播到“西奥兰治自由邦”各行政区,以及和“开普鲁省”相邻的某些行政区。“德兰士瓦省”的南部和西南部也发生本病流行,并向东一直扩散到“南非”的“斯坦德顿区”,这一次特大流行,大约有 10 万只绵羊死亡。怀孕牛、羊的流产率几乎为 100%,新生羊羔的病死率为 80%~95%,成年绵羊的病死率力 60

%左右,成年牛仅为 20%。这次流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家畜流行本病的同时,还有的 20000 例人的患者。

裂谷热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三种,即媒介蚊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①媒介蚊虫传播。很大一部分裂谷热病例是通过媒介蚊虫传播的。远在1930 年首次发现本病时,此病流行是在降雨量特大的年份和蚊虫活动高峰的季节,如将发病羊群的一部分转移到海拔更高的牧场,则羊群流行逐渐减弱而停止,留在原地者反之。如将某些羊群采取“夜间防蚊”,则仅此一项措施,即可减弱甚至制止流行。因此此病为蚊媒病。后不久,“南非”、津巴布韦、乌于达、苏丹、埃及等国的本病流行,也均符合媒介蚊虫传播的各种特征。

②接触传播。裂谷热病畜的血液、肌肉、内脏、乳汁、口鼻分泌物及流产幼畜的躯体、胎盘、羊水等,均含有大量的裂谷热病毒。密切地或经常地接触这些组织或体液的人,常首先感染发病,故多见于牧民、牧场主、兽医或病毒学工作者。“南非”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此病在“南非”流行中,接触传播很重要。

③气溶胶传播。裂谷热病毒可耐受气溶胶化,曾先后报道其实验室工作人员全部感染发病并得到确诊。这些人均无皮肤损伤,是气溶胶感染。1977 年 10 月,美军驻开罗的医学研究人员 7 人,赴疫区采集本病病畜的血液标本。

他们穿实验室防护服,搽蚊虫驱避剂,但未戴面具。在疫区一小屋中,由 2

位农民用割喉法宰杀一只病羊,7 人中 6 人进入此小屋,其中 1 人戴橡皮手

套持试管采血。采血者和其余 5 人实际上并未接触此病羊。此后第三天,此

6 人和 2 名农民均典型发病并分离出裂谷热病毒,未进小屋的 1 人未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