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衣原体吞噬细胞 鹦鹉精恩将仇报

衣原体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在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和动物,仅少数致病,引起人类疾病的有鹦鹉热衣原体等。

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鹦鹉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人主要经呼吸道感染, 症状上以非典型肺炎病变为恃征。鹦鹉热衣原体的自然宿主是鸟类和除人以外的哺乳动物,首先是从鹦鹉体内分离成功,主要引起鸟、禽的腹泻和隐性感染。人类可因和病鸟接触而受到感染,因此,本病也称鸟疫。

早在 100 年前,人们已知由于经常接触鸟类尤其是鹦鹉而感染肺炎,这种病被定名为鹦鹉热。随后相继发现除鹦鹉外,其它鸟类如海鸥、鸽、火鸡、鸭等均可使人发生类似感染。

1929 年至 1930 年出现本病的世界性大流行,先迅速波及欧洲、非洲的

12 个国家,随后传入美国。鹦鹉热衣原体在军事医学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部队中若有感染鹦鹉热衣原体的军鸽、战马及警犬,不经检疫使用,特别在战争时期饲养条件较差时,就有可能引起人群感染,影响战斗力。鹦鹉热衣原体被认为是理想的生物战剂之一。其特点是:感染剂量小,传染性强,少量病原体就可使密集人群发病;病程发展快,重症可以致死,轻症恢复相当缓慢;该病原体免疫原性不强,即使应用一般疫苗,人群免疫水平也不高, 仍易再发生感染。但这种病原体易诱变产生耐药性。某些国家对这种微生物与其它微生物,例如流感及 Q 热的混合感染,各种传播方式,如机械携带、昆虫媒介、气溶胶释放等进行不少研究工作。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释放有感染性信鸽,引起苏军官兵及鸽群发生感染。

鹦鹉热衣原体的基本形态是原体,呈球形,平均直径为 0.35 微米,电镜

放大 900 倍以上就可见到。在电子显微镜下原体结构是中央电子致密核心, 呈新月形;外有双层膜组成的包膜,外膜质硬,是细胞壁,内膜不规则,是浆膜层,用核酸酶或去污剂处理,可以除去内膜而保留外膜;包膜外有管状突起,穿入细胞壁,接于浆膜,其切面呈环状,直径 10~13 纳米,内空直径为 5 纳米,它在原体表面排成 1~2 组,每组为 18 个突起,在始体上的突起为随意排列,最多时可达 45 个(图 9—1)。

图 9—1 鹦鹉热衣原体

(a)发轫体:(b)发轫体分裂;

  1. 泡囊膜破裂,衣原体释放到细胞质内;

  2. 中间体;(f)基体;(g)寄生细胞壁。

鹦鹉热衣原体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对温度的耐受性和其所适应的宿主体温有关,在体温较高的禽类中生产的衣原体比较耐热,在低温(—20℃以下)可保持存活一年以上,在冰库中冻存数年的禽类组织中仍能分离到衣原体。在禽类的干燥粪便和窝草中,衣原体可活存数月之久。紫外线照射使它3 分钟内灭活。甘油、乙醚、乙醇在室温 30 分钟内可使其破坏,而 0.1%福尔马林、0.5%石炭酸、3%来苏儿需要作用 24~36 小时才可将其杀死。

本病发生在欧、美、澳洲各国,主要发生于南美洲的中部、南部及澳洲, 特别是巴西和阿根廷,由这些地区出口鹦鹉将鹦鹉热衣原体带到其它地区。在法罗岛发现海燕是人类患本病的来源,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

以色列、墨西哥和澳洲有越来越多的报告,证明在鸽中广泛传播鸟疫,并能传给人。

鹦鹉热衣原体可作为生物战剂大量生产,用衣原体气溶胶施放,或投掷病禽、污染的羽毛、杂物等,经呼吸道感染人或禽类。由于一股人均缺乏对本病的免疫力,因而易感染患病,病人由痰排出病原体,也可能造成人间传播。禽类受感染后,可在禽间传播,或形成自然疫源地。

人对本病的易感染性较高,在传染性室内短时间停留,即可受染发病。因而人短时间暴露在衣原体气溶胶中,就会受染发病。

1930 年前本病病死率高达 20%~40%,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应用, 病死率下降到 1%以下,但当敌人使用生物武器在战场时,在无免疫的人群中,又缺乏防治的条件,病死率可仍较高。1969 年美国国防部在国会作证时, 本病被列为致死性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