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氏立克次体逞强 落基山占山为王

立氏立克次体是立克次氏于 1906 年首先发现的,为了纪念他在这方面的贡献,以后的学者将它命名为立氏立克次体。它是立克次体属斑点热群的一个成员,和两伯利亚立克次体同属 A 亚群。

由立氏立克次体引起的病——落基山斑点热——是一种由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最早发现于美国落基山以西的苦根谷。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疼痛和广泛的出血性皮疹,曾有“黑色麻疹”之称,由于症状十分严重,约 75% 的病人死亡,当地居民对之十分恐惧,认为是恶魔来临而引起。1930 年,在美国东部以及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墨西哥和巴拿马等地又相继证实了

有本病的自然疫源地。

立氏立克次体的致病力在所有致病性立克次体中居首位;除可经蜱叮咬传播外,还曾多次发生实验室气溶胶感染;世界各地人群都易感,而且至今尚无理想的疫苗有效地保护强毒株的攻击。因此,早在 1947 年就曾把它列入生物战剂。

立氏立克次体是原核型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微生物,没有界限分明的胞核,多形态而以球杆菌形为主,大小约(0.3~0.6)微米 X(1.2~2.0) 微米。在细胞培养晚期可呈细长链状排列。蜱的生理状态也可影响蜱体内立克次体的形态,饥饿蜱体内的立克次体常为球形。立氏立克次体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低。热和化学药品能很快使之灭活,感染组织悬液经低速离心去除大颗粒后,加入 0.、%甲醛或 5%酚 24 小时内即失去感染性。在潮湿条件下,50℃只能存活数分钟;在干燥条件下,在室温可存活数小时。经低压冻干,在液氮下密封,放 5℃保存,立克次体可存活多年。

在自然情况下,人感染立氏立克次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蜱的叮咬(图 8

—5)。蜱通常需要叮咬 10 小时以上才能导致感染,因为蜱吸血后体内呈无毒状态的立克次体才恢复毒力,即“再活化”。由于媒介蜱常常边吸血边徘便,蜱粪中又带有大量立克次体,因此接触新鲜的蜱粪或碾碎蜱时,立克次体都可从皮肤破损处或由于污染眼结膜而进入人体。

本病的自然疫源地至今仍只限于南、北美洲。在美国,1910 年至 1930 年共发生 5217 例,都在美国西部。1931 年后,美国东部也相继发生本病, 而且近年来绝大多数病例都发生在东部各州。在美国,本病的年度分布曲线呈马鞍形。1948 年为向下的转折点,1959 年至 1960 年的发病率最低,以后又逐渐上升。1977 年达 540 万人,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78 年至 1982 年, 波动在 420 万人~510 万人。美国东部的曲线和全国的曲线基本一致,因为60 年代以后大部分病例都发生在东部。西部的情况则显然不同,在 20 年代至 40 年代初期,发病率很高,达到 3000 万人~8000 万人,1944 年以后,基本呈直线下降,至 1974 年,已降至 50 万人。

立氏立克次体的致病能力很强,而且所有的人群都高度易感。卫生组织顾问委员会报告中曾假设人类 ID 为 5000CEID。如用单个轰炸机散布,对无防护条件下的城市可引起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