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热立克次体犯人畜 横行霸道五洲四海
Q 热立克次体又称贝氏柯克斯体或称滤过性立克次体,为 Q 热的病原体, 它属于立克次体族的柯克斯体属,具有和立克次体属不同的特点,主要是个体较小,有滤过性形态,可通过细菌滤器,其滤过液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可在吞噬一溶酶体中进行代谢生长繁殖,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强,无变形杆菌共同抗原,常通过气溶胶直接传播感染。
1935 年在澳大利亚发现一种流行性热性病,因病原不明,称之为“Q 热”。
1937 年证实病原体为立克次体。Q 热是由 Q 热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常见症状为发烧,与其它热性传染病难以区别。其感染途径常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而进入血循环,产生全身性感染。部分病人形成肺炎、肝炎或心内膜炎而转为慢性迁延性疾病。人的 Q 热主要是通过气溶胶感染。在自然界,牛羊等感染 Q 热后,大量立克次体随产犊下羔污染环境。因立克次体抵抗力很强,可随尘埃在空气中飞扬,人吸入后即可感染,所以实验室气溶胶感染经常发生。据实验计算,只须吸入一个贝氏柯克斯体就可使人致病。在外界的生存力较强,能适应外界温、湿度变化及各种影响,因而耐气溶胶化,适合作为气溶胶战剂,并能产生继发性气溶胶而传播。此病原体易于大量生产,稳定性好,不易诊断检验,疫苗副作用大,可致局部肉芽肿, 肝坏死等,而且可以人工产生继发性疫源地,在城市和一些非流行区,广大人群缺乏免疫力,因而受攻击时,可发生大量感染。Q 热病死率低,约为 1
%以下,美军将 Q 热列为失能性战剂。
Q 热立克次体较小,约力 0.2~1.0 微米,多体态,杆菌状时最长不超过
1.6 微米。常聚集在宿主细胞质中的液泡内,构成包涵体样小集落(图 8—3), 有时可使液泡胀得很大,将胞核挤到边沿。在电镜观察下的超微结构,其内部与其它原核型生物相似,无明显核膜而为由细丝缠绕而成的中央致密体及外周较致密的核糖体颗粒,二者之间常现宽度不等的透明带。立克次体在宿主细胞内行二分裂增殖。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胞浆分裂处的细胞壁及胞浆膜明显收缩。大部分在个体中央横裂成两个相等大小的子代,也可不对称地在偏于一端处分裂,有时延长的立克次体可出现多个分裂点。由于处于不同分裂进程及分裂后立克次体间每有表面相连或接近,
图 8—3 鸡胚成纤维细胞空泡内的 Q 热立克次体
从而出现双极形态、哑铃状、链状和成对排列(图 8—4)。立克次体生长速度很慢。Q 热立克次体不能主动侵入宿主细胞,其在细胞内繁殖一代时间约为 12~16 小时。它的生长繁殖也具有与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相似的规律性,一般也是经过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