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虱 热爱肮脏人

流行型斑疹伤寒又名虱传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体虱为媒介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高烧,剧烈头痛,全身性瘀斑,出血性皮疹,而于发病第 14~18 天迅速终止病程,或者在 2~3 于内退热或者死亡。如不加治疗,平均死亡率为 20%,最高可达 60%;如用抗生素及时治疗,死亡率小于 10%。

流行型斑疹伤寒通过衣虱或头虱粪便传染。病原体在虱粪中,在干燥状态下,可生存数月不死,可经过气溶胶吸入或通过眼结膜、口鼻腔粘膜及皮肤破损等多种途径使人感染。此立克次体的感染性很强,据实验证明,只须一个立克次体进入人体便有可能发生感染。易于大量培养,便于贮存。目前尚无可靠的免疫制剂。普氏立克次体的致病性较强,即使经抗生素治疗,失能时间也可长达 3~7 周;如不及时治疗,幸免死亡的,失能时间可长达 2~ 3 个月。所以,流行型斑疹伤寒可作为生物战剂。

普氏立克次体是典型的多形态,可以是球状、短杆状、杆状、长丝状(图8—6)。基本形态是球杆菌状,大小为 0.3 微米 xO.6 微米,可随不同发育阶段而变化,最长可达 2 微米以上,甚至超过 4

图 8—6 普氏立克次体的形态

(a)球状;(b)杆状;(C)丝状。

微米。革兰氏染色阴性。56C 时 30 分钟灭活,—20℃可长期保存,干燥虱粪中可保持活性数月。它对紫外线照射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与变形杆菌 OX 有部分共同抗原。接种豚鼠可引起发热及血管病变而阴囊肿大不明显。在人体内除寄生于血管内皮细胞外,尚可附着于红细胞及血小板。

人虱是传播媒介。虱终生寄生于人体,其活动范围主要限于人的内衣, 最适宜的温度是 30~32℃,这恰好也是普氏立克次体最适繁殖温度(图 8— 7),体虱吸入病人血后,普氏立克次体仅在其胃肠粘膜繁殖,不侵犯唾液腺及生殖腺,故不会叮刺而传播,也不能经卵传递。经 5~8 天后,普氏立克次体几乎遍布全胃肠粘膜的上皮细胞,随后不断增殖而使上皮细胞膨胀、破裂, 致使大量立克次体随粪便排出。虱的粪量很大,常一边吸血,一边排粪;同时叮咬使人产生痒感,使寄主搔抓,这样虱粪可以进入刺破的伤口或抓破的皮肤中,或在病虱被压碎后立克次体经伤口侵入人体。

图 8—7 虱

(a)体虱;(b)阴虱。

只要人群中有虱寄生,就有发病的可能性。本病多发地区是拉丁美洲的高山地区(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智利、危地马拉、墨西哥等)、非洲(卢旺达、布隆迪、埃塞俄比亚等)以及经济不发达的亚洲的同类条件的某些国家,其共同的特点是缺乏必要的卫生医疗条件而气候又恶劣,这些有利于虱的孳生和本病的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登记的病例数,96.9%~99.5

%是非洲报告的,如 1979 年全世界报告 18364 名患者,非洲就占 18278 人。在发达国家中,只有复发型斑疹伤寒的散发患者。

本病在中国解放前常有流行,从 1850 年到 1934 年,较大的流行就有 15

次之多,其中 7 次是水灾和饥荒年景发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已基本控制了本病的流行, 除高寒山区有散发病例和少数地区仍有小流行外,大多数地区已多年无病例报告。

在战时,本病容易造成流行,曾被称为“战争瘟疫”、“战争热”。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塞尔维亚仅有 300 万人,在 1915 年半年中就有 150

万人患斑疹伤寒,死亡 15 万人,包括 5 万战俘和三分之一的塞尔维亚医生。

在流行高峰时期,每日平均发生病例 2500 人。苏联十月革命前后,斑疹伤寒

流行猖獗,约 3000 万人患病,死亡 300 万人,以致列宁在 1919 年强调指出: “社会主义战胜不了虱子,虱子就会战胜社会主义”,可见问题之严重程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斑疹伤寒的流行也是普遍的,据不完全统计,1939 年至 1943 年德国国防军发生 76000 人;1945 年罗马尼亚发生 79137 人;1945

年至 1946 年日本发生 26000 人;1942 年埃及发生 23000 人;法属北非发生

77000 人;英国驻中东部队每年由于患斑疹伤寒而住院的达 0.5%~0.6%左右。有人在总结流行性斑疹伤寒所造成的影响时认为:就是这种疾病的一次暴发,可以影响战争结局及后来发生的历史事件。也正是由于有这个特点, 再加上前述的本病感染性强,人的感染剂量小,易于用鸡胚大量培养耐干燥及在低温下可长期贮存,又能通过气溶胶侵入人体,故西方早就有人认为可用作生物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