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魔精作秽 嗜好淋巴腺

野兔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传染源、传播途径表现为多样化。1912 年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研究黄鼠鼠疫时,从土拉县的一种黄鼠分离一种新的细菌,命名为土拉杆菌。1914 年从病人的病理材料中分离出土拉杆菌, 1921 年将本病命名为土拉菌病,中国称为野兔热。

美国在 50 年代就在狄特里克要塞及海军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把土拉杆菌作为主要战剂研究,代号为 UL、zz(干)、TT(湿)。

土拉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球杆菌、无动力、无芽胞多形性小球杆菌, 一般为 0.3~0.5 微米,电镜观察 48 小时培养物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图 6—

11),也有多形性小到 0.15 微米以下,在菌体周围有一层厚度不均的类英膜粘性包盖物(60~80 微米),这一点证明土拉菌不具有真荚膜,只有类英膜粘液物质,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白金耳桃菌落时也有粘的感觉,在动物脏器压印片上可见菌周围有一透明不着色的环亦为假荚膜。直接培养至少需要 5 天,在 55~60℃下,10 分钟及普通消毒剂作用下可灭活。在 4C 水及潮湿土壤中能保持毒力和活力 4 个月以上。土拉杆菌致病性强,可大量生产,干燥状态可贮存数年,在实验室可选抵抗力强及毒力强的耐药菌株,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用于细菌战,如施放细菌战剂气溶胶,投撒蜱或蚊等带菌昆虫,污染水源和食物等,都可造成人群受感染发病,并可使动物受染,在野生啮齿动物中形成持久的疫源地。

土拉菌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涉及欧洲大部、亚洲和北美洲,已确定有土拉自然疫源地和发现病人的地区都限于北半球,最北到北极圈北部的科拉半岛和诺里尔斯克等地,除委内瑞拉和墨西哥外,大部分地区都在北纬 30 度以北,俄罗斯和哈萨克的很多地方,以及靠近中国新疆的阿拉木图、阿勒泰地区均有本病报告。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曾发生 4 万名土拉菌病患者, 且多在冬季,主要原因是铺垫被啮齿动物污染的麦草产生的尘埃而经呼吸道感染,次要途径是被啮齿动物污染的食物和饮水经口感染,所以战时部队驻扎在土拉疫源地时易造成本病流行。中国于 1957 年在内蒙通辽地区从黄鼠体内首次分离出病原菌,1959 年黑龙江省首次发现人间土拉弗氏菌病,传染源是野兔及野鼠,从患者腺肿及野兔获得本菌。

1986 年 7 月中国山东一冷冻厂加工野兔,车间工人 88%感染发病,停产

一个月损失 45000 元,土拉病是一种多宿主、多媒介,多传播途径的自然疫源地疾病,因而其流行特点也是多种多样的。但绝大部分地区的主要传染源

都是野兔,还有普通田鼠、水■、小家鼠、麝鼠与普通仓鼠等。由于野兔及麝鼠等对土拉菌非常敏感,感染后大部分死亡,所以不能持久保菌。各地保菌动物的种类与疫源地类型有关。欧洲一些地区观察,在同一地区,于野兔流行之前或同时,先有田鼠流行。因之,绝大多数地区的主要传染源虽为野兔但作为保菌动物来说,鼠类比野免更重要。本病往往是从鼠传至野兔,再从野兔传至人。

家畜中的狗、描、诸、羊、马及牛等,家自中的鸡、鸭及鸽等,在自然疫源地内也能受到感染。常呈隐性经过。病原体下能在其间传播,故不是主要传染源。但曾有从羊传给人的报告。一般人不传给人。土拉菌在蟀体内可生存数年,所以它不仅能传播本病,还能保持疫源地的存在。洞穴蜱,如全沟蜱和蓖子蜱等在保持疫源地上起主要作用。矩头蜱属数量多,分布广,与人接触的机会多,为传播给人的主要媒介。蚊于传播本病主要为伊蚊,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是斑虻属中的一种,它与本病在当地分布一致,可能是当地的媒介。

猎取有经济价值的野免、水■及麝鼠时,被蜱叮咬或直接接触而感染, 患者为腺型,其流行季节随各地狩猎季节而定,常发生在初冬。瑞典、俄罗斯及美国等地,还发生过由于野外活动而被吸血节肢动物叮咬的流行,由蜱叮咬者多在夏季。

在草原田野型或草原型疫源地,受感染的啮齿动物主要是普通田鼠及小家鼠等,冬天常栖息在草垛中,它们的粪便或尸体污染草垛,由于本菌在草垛中能生存几十月,当处理这些草垛或谷物时,特别是打谷扬尘,可经呼吸道感染,也可经肠道或皮肤感染。患者以肺型病为多,胃肠型及咽腺型次之, 眼腺型、腺型及溃疡型均较少,流行季节多在冬季,俄罗斯和欧洲曾有此类流行,美洲和亚洲尚未发现。

经食物传播者常为散发,多见于秋冬季,因此时野鼠常迁移到居民点内, 由于食入污染食物或食了处理不当的野兔而引起。经水引起流行也有报告, 其特点是在短时间内大量发病,患者共用水源,多发生于夏秋,电可见于冬季,从临床类型来看,咽腺型为多,胃肠型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