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沙瘟魔侵犯美女 两天使无奈见上帝

拉沙病毒是属于沙拉病毒科,引起人类出血热,病情严重,病死率高, 一旦从自然界保毒动物传染到人体后,还可由人传到人,病死率达 30%~66

%。

1969 年尼日利亚拉沙镇美国教会的一位美籍女护士突然感到背痛,一周后开始发热,伴有喉痛、口腔粘膜溃疡、颈部软组织水肿,并出现脱水症状, 于起病第 14 日死亡,最后确诊为拉沙热,此为第一例患者。她病死前往在尼日利亚乔斯医院。负责护理该患者的另一位美籍护士的手指皮肤有小伤口, 但她只用纱布包裹后照常去擦拭上述患者口中流出的分泌物。事后虽然及时洗手,并进行伤口局部消毒,但这位护士仍然在擦拭后的第 8 天开始发病,

症状与首例患者类似,第 11 天死亡,确诊为拉沙热,此为第二例患者。

乔斯医院的一位护士长,曾接触过第一例患者,也护理过第二例患者, 并参加了第二例患者的尸检工作,约 7 天以后,护士长也相继成了第三例拉沙热患者,病期进入第 12~13 天时她乘飞机及时返回美国,立即住院隔离, 医护人员均实行严格的个人防护,经两个月隔离治疗,患者康复出院,26 天之后,症状全部消退。

美国已从上述 3 位患者的急性期血液标本和第三位患者的胸水标本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经鉴定为沙粒病毒的新成员,并正式命名为拉沙病毒。拉沙病毒也可称为拉沙热病毒,1970 年,从患者的血清、胸水和尿液标本中首

次分离出此新病毒。根据发现第一例患者的地名(尼日利亚的拉沙镇)而命名为拉沙病毒,对其所致的疾病称之为拉沙热。由于拉沙热是非洲的地方性流行病,故存在着大批轻型病例甚至亚临床病例,但仍可肯定,拉沙病毒对人类的致病性很强,符合生物战剂的基本条件。

气溶胶形式的拉沙病毒,其致病力仍然很强。

1970 年在尼日利亚某医院中,曾发生很可能是由空气传播的拉沙热病例多起。其它资料说明,在家庭中也曾发生空气传播的拉沙热病例。由此可见, 气溶胶化的拉沙病毒对人、兽的致病力仍然很强,很有可能被用作生物战剂。拉沙病毒的基因组已经克隆成功,并能在大肠杆菌内表达良好。因此,用基因组和大肠杆菌发酵罐培养的方法大量生产拉沙病毒。拉沙病毒疫苗的研制虽有设想,但迄今尚未研制成功。

拉沙病毒颗粒呈圆形、卵圆形或多形态型。在电镜下,直径为 70~90 纳米;用微孔滤膜测量则为 70~140 纳米。

拉沙病毒颗粒内部,含有数目不定(大约 1~10 个)的电子致密颗粒, 其直径约为 20 纳米,颗粒周围包以界限清晰的膜,在超微切片上呈沙粒状, 符合沙粒病毒科病毒的形态学特征,是鉴定拉沙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拉沙病毒颗粒具有包膜和包膜子粒(图 716)。拉沙病毒对脂溶剂敏感。用最终浓度为 0.5%的去氧胆酸钠处理后,原滴度为 10—的拉沙病毒,可被完全灭活。经 0.1%~0.15%的β-丙内酯在 4℃下处理 24 小时,可灭活细胞培养维持液中的拉沙病毒,但仍保持此病毒的补给结合抗原恬性,故可用此法以制备拉沙病毒的补体结合抗原。由于戊二醛能快速灭活本病患者全血中的拉沙病毒,故可使用戊二醛固定患者的血片标本,以便作各种光学显微镜检查。拉沙病毒不耐酸,在 pH2.6 的条件下,此病毒很快被灭活。对紫外线和γ射线也很敏感,使用紫外线照射(1500μW/cm2)20 分钟,拉沙病毒即被灭活。

图 7—16 拉沙病毒,示所含沙粒状颗粒,包膜、包膜子粒及多形态型

在有蛋白质的环境中,拉沙病毒对热有相当高的耐受力,故本病患者血清或胸、腹水标本中的拉沙病毒,需在 60℃下经 60 分钟处理,方可完全灭活。

自 1969 年发现拉沙热以来,发现“纳塔尔多乳鼠”是拉沙病毒的天然储存宿主,这是广泛分布于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一种半家栖鼠。“纳塔尔多乳鼠”的雌性个体有 8~12 对乳房,从胸部起一直排列到腹股沟。此种体态特征在鼠类中是罕见的(图 7—17)。“纳塔尔多乳鼠”以谷物、野草的种子或根茎为主要食物,但也兼食小虫等动物。“纳塔尔多乳鼠”习惯于在居民室内栖息,不过它们的定居习性不牢固,常迁移到数公里以外的居民屋内觅食或栖息,加之它们的繁殖力很强,故在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许多国家中, 此种鼠的分布密度很高。事实上除高度干旱的地区外,西非、南非和东非的广大地区,均有“纳塔尔多乳鼠”的分布。

“纳塔尔多乳鼠”体内经常存在着拉沙病毒感染,即使无人类参加,此种感染也能在“纳塔尔多乳鼠”之间持续传播。其它动物的情况则与此相反。“纳塔尔多乳鼠”被拉沙病毒感染后,鼠体内病毒滴度高,病毒排出期很长但鼠不生病,是拉沙病毒的天然储存宿主,也是人类拉沙热的感染源。

拉沙热病毒主要以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传播。在少数情况下,也可出现

空气飞沫传播,即气溶胶方式的传播。已经证明,拉沙病毒进入“纳塔尔多乳鼠”体内,增殖后分布于该鼠全身。不论是成年“纳塔尔多乳鼠”或新生鼠,感染拉沙病毒后,其体液和各种组织内特别是尿液和口腔分泌物中,长期含有高滴度的拉沙病毒,呈现慢性持续性感染,但不出现任何症状,更无病死。拉沙热主要流行于尼日利亚、利比里亚和塞拉里昂三个国家。在这三十国家内,存在着拉沙热的地方性流行区(图 7—18)。尼日利亚是首先发现拉沙热人类思者的国家,存在着拉沙热的地方性流行区。从 1969 年到 1975

年 3 月,发生过三次大小不等的拉沙热流行。除上述三个国家外,几内亚也曾出现拉沙热病例。此外,在下列国家居民血清中含有拉沙病毒抗体,但未见拉沙热病例的报道。这些国家是塞内加尔、布基纳法索即上沃尔特、马里、象牙海岸、加纳、冈比亚、扎伊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