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怪亚洲呈狂 人畜“冒烟型”患病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病毒经伊蚊为媒介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又称“折骨热”或“关节热”。据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记载:早在宋朝和元朝(10~14 世纪),即描述了一种以双峰热,伴有皮疹、关节痛、头痛、偶有胃肠道出血为特征的疾病流行。除上述表现外,有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和一种或几种血液学上的异常,如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元时间延长,甚至发生休克综合证。本病平时主要分布在夺南亚、加勒比海和西太平洋沿海地区。1953 年,在菲律宾儿童中发生了一种以高热、出血倾向和严重休克为临床特征的重症登革病毒感染,常引起死亡,称为登革出血热。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目前最重要的世界性虫媒病毒病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约 61 个国家有本病毒传播,受威胁人口达 15 亿,由于近代航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有病毒血症的旅游者一旦到达本病毒的易感区,就往往通过埃及伊蚊或白蚊伊蚊传播引起爆发,呈“冒烟型” 在短期内大批人群发病而失能。1977 年,波多黎各国本病流行所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达 370 万美元~10900 万美元。由于输入的本病病毒血清型的不同, 可引起一些人出现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招致大量病人死亡。此外, 以往的战争经验表明,登革热可使作战部队严重地丧失战斗力。

本病毒感染性强,病死率高,并可大量培养,冻干粉可保存数年,通过病毒气溶胶和媒介蚊虫都可引起感染,早期诊断困难,目前尚无疫苗预防和特效治疗药物。鉴于这些特点,本病毒有可能被用作生物战剂。

登革病毒为单链 RNA 有包膜的病毒为球形,大小约 50~60 纳米或 48~ 50 纳米,内有一核衣壳(立体对称核心),其大小约 25 纳米,颗粒外有包膜,膜上带有圆形突起。蔗糖梯度沉淀时,能分离出两种具有血凝后性的颗粒:一种为沉降快的圆形均匀而完整的病毒颗粒,大小约 48~50 纳米,有感染性和血凝活性;另一种为沉降慢的缺损的颗粒,无感染性(图 7—14、图 7

—15)。本病毒易被乙醚所破坏。用紫外线或 0.05%的福尔马林可使其灭活。病人的血清置密封试管在 15~18℃时至少 54 天仍有毒力,如保存于—70℃ 或冷冻干燥放于 5℃左右至少可活存 8 年之久。埃及伊蚊吸病人血清可终生保存病毒,并可经卵传递。

登革病毒感染是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于人,因此,它是一种虫媒病毒病。本病与黄热病一样,在自然界有两个循环:①城市型:人→蚊→人;②丛林型:猴→蚊→猴。城市型人是病毒的储存宿主。1962—1964 年在马来西亚发现,猴是登革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

图 7—14 感染小白鼠神经细胞空泡内的登革病毒体(A 为变形颗粒) 图 7—15 感染小白鼠神经细胞内质纲池中登革病毒丝状结构(F)

并且从白雪伊蚊中分离到登革 4 型病毒。1970 年在越南的森林区也发生了登革热,并从这种伊蚊分离到一株病毒。人体感染过一型病毒对另一型有 3~6 周的保护力,过了这个期限,再接触另一型病毒,又可感染和发病,但未见

由同型病毒的临床再感染。这样的感染称为继发感染。本病毒的感染性很强, 其侵袭率在某些地区居民中高达 75%~100%,除地方性流行区的本地人外,所有人群都高度易感。

易感人群感染登革病毒,绝大多数出现临床症状,隐性感染很少。以往认为登革热只是使人暂时失能,但近 30 余年在东南亚的观察表明,由于毒株

的变异或多株病毒的顺序感染,出现登革出血热的流行,病死率可高达 10

%~40%,称之为亚洲的黄热病。

本病毒在温带传播时,绝大多数情况下冬季可完全中断病毒的传播,下一年不再发生流行。这是由于在蚊虫不活动季节被感染者的自愈作用所致。本病毒在热带传播时,成为地方性流行的潜在危险性是存在的,但是,如果爆发时绝大多数人群感染而获得免疫力,因而没有足够的易感者以维持病毒的感染链,传播可能自然中断。如中国海南岛崖具 1980 年由登革 3 型爆发后,

至 1983 年未再发生散在病例,流行后出生的婴、幼儿血清抗体也未出现阳性,然而,埃及伊蚊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