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模式

成师附小的办学模式是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办学模式。可以把这一模式概括为: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家长素质,整体发展。

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曾经有过的办学模式有:①理论为主,升学教育;

②实用为主,职业教育;③素质为主,基础教育;④面向社会,综合教育。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城市小学的办学模式应选择“素质模式”,因为它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

模式选择很重要,但是关键还在于如何理解和实施。成师附小选择“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时,将提高教师素质放在突出地位。他们的措施具体, 持之以恒,所以,成效显著,后劲很大。

咸师附小校长刘文璧在《教育改革着眼点:提高教师素质》一文中写道: “我们认为,提高教师素质,抓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根本,并融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我们的做法是:学知识,集信息,提高理论修养;抓教改, 促教研,加强实践锻炼;针对特点,分类指导,发挥个性特长;尊重信任, 协调控制,发挥管理效益。”他们对骨干教师给予信任、依靠;对有不同长处的教师给予激励、扶持;对青年教师给予培养、指导。他们将情感管理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着重看每个教师的长处,并发挥他们的长处;着重看每个教师的贡献,并促进他们做贡献。因此,人际关系大为改善,教师素质得到了提高,这为如何提高在职教师素质提供了新的启示。

人们常常以为“素质教育”就是针对提高学生素质而言,这当然不错。但是,教师素质不得到较大提高,学生素质的提高就困难、就缓慢,所以, 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师素质。

小学教师多数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如果继续学习,假设经两年可达大专水平,经四年可达本科水平,再经三年可达硕士水平,再经三年可达博士水平。换句话说,中师毕业生经过十年的教育可达博士水平。可是,达到博士水平的人是否就是一名出色的教师呢?当然不见得。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重视“学历”,对基本的学历要有统一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迷信学历, 而更应该重视实际能力,重视工作“经历”。一位小学教师只要热爱教育事业,在教学实践中边学、边教、边研究,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 照陶行知先生提倡的那样“教学做合一”,坚持十年就能上一个大台阶。抓好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素质,实在太重要了。一旦教师上了一个台阶,就应当及时得到政府的肯定、社会的认可、学校的鼓励,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要让每个教师都能获得成功,要促进每个教师都有所创造,要肯定每个教师做出的贡献。教师乐于教,学生才乐于学。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

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表现是:有责任感;重视品德教育;有组织能力; 知识面广;具有幽默感;对学生一视同仁;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误;教学生动有趣,容易领悟;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教与学的及时反馈,等等。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与期望是不同的,在实践中一定要重视这一特殊性。

成师附小开展“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实验,其教改的中心是:“提高基本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实验结果的确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素质,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素质。他们的方法科学,目标明确,过程实在,抓住了关键, 突出了重点,因而成效显著。

关于家长素质,这是常常被忽视的,成师附小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并着力研究如何发挥家庭在小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家长素质如果能明显提高,这必将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促进,有可能提高家长素质,这是学校对社会做出新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成师附小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尚需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继续努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和家长素质整体发展,才是小学教育的科学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