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性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把外在的影响因素和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素质的内源性,决定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内化机制。因为人的生理素质是内部的、与生俱来的,所以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一定要

内化为人的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因此,素质教育模式要特别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内化机制,强调知识和教育影响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心理研究表明,生动活泼是少年儿童的本性特点,也是学生发展中较高层次的内因。基于这样的认识,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一切教育因素和教育要求,如政治要求、思想规范、道德准则、知识结构等等都是外部的, 客观的东西,只有通过主体的内化(即变客观经验为主观经验,并形成相应的能力,成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才能成为内部的主体东西,亦即转变为素质。必须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把形成学生内在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作为核心课题,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技教育各方面的教育要求内化为每个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素质化”教育,即把外在各种教育影响内化为学生个体内在的稳定的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