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春秋战国时期山西的生态环境

就大的生态环境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山西还是比较好的。原因是天然植被还未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尚能起到保护和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当时农区虽已北移并在不断扩大,但就山西境内而言,在龙门石碣线以北仍然是被大片的草地和森林所覆盖,位于这一带的赵国仍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体制,并形成了相应的文化特征。《汉书·地理志》是这样描述当时赵国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的:“其民鄙朴(质朴),少复礼(不讲究礼仪),好射猎, 雁门不同俗。”可见当时赵国还是以牧业为主导经济的。位于这里的主要山脉仍如原始社会时期一样长满了茂密的森林。

那时的气候继原始社会后,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仍比较温暖。我国已故著名气象学家竺可帧先生在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气候的:到战国时代(公元前 480—前 222 年)温暖气候仍然继续。从《诗经》中所提粮食作物的情况,可以断定西周到春秋时代,黄河流域人民种黍和稷,作为主要食物之用。但在战国时代,代之小米和豆类为主。⋯⋯孟子又说,当时齐鲁地区农业种植可以一年两熟。比孟子稍后的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 年)证实此事。荀子说,在他那时候, 好的栽培家,一年可生产两季作物。⋯⋯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山东之南淮河以北还习惯于两年轮种三季作物,季节太短,不能一年种两季。二十四节气是战国时代所观察到的黄河流域的气候而定下的。那时把霜降定在阳历 10 月 24 日。现在开封、洛阳(周都)秋天初霜在阳历 11 月 3 日到 5 日左右。这样看来,现在生长季节要比战国时代短。这一切证明在战国时期, 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

另据 1985 年第 1 期《中国农史》中所载《棕榈史迹》一文介绍,春秋战国时,今五台山还有棕榈树,到唐汉以后气候变冷,棕榈树就消失了。由此可见,当时山西的气候要比现在温暖。

那时,龙门碣石线以南的山西地区,由于土地开垦,使得森林面积有所减少,尤其是在平原农区森林减少较多,由此可见,林草植被的破坏主要是人为的。历史上人为破坏森林的情况,正如史念海先生在其所著《河山集》二集《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一文中评述的那样,“农牧业的发展就能使森林地区相应地缩小或消失,而以木材作为燃料,对于森林的危害性就更为严重。封建统治阶级修筑宫室苑囿,以及一般的营建制作,都在需要木材。其他有关驱除猛兽,军事行动,再加上种种滥伐,都会破坏森林。”三晋时期,魏相国李悝在推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时曾指出:“以为地方百里, 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三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他规划土地,只是从900 万亩总土地中除去山泽邑居 1/3,而没有提到平原草地间杂森林的占地面积,这可能是疏计,但也可理解为当时山西南部经过开垦之后,已多是耕地而很少有森林了。如果说,因耕地的扩大而造成林草面积的缩小,对社会的进步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煤炭开发利用前将木材作为燃料也是对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贡献的话,那么,春秋战国时期滚滚的兼并战争烽火,统治者接连不断地入山狩猎取乐之事所造成的森林毁坏面积减少,那就是纯粹的人为破坏了。这也正是后来山西境内森林迅速减少,以致引起生态环境不断恶

化的主要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山西的生态环境基本良好的另一个反映是,当时汾河的水量还较大,还有舟揖之利。最能显示汾河水运能力的是史书中所记的“泛舟之役”。对这一事件《左传》中记载说:“晋饥,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泛舟之役。”鲁僖公十三年(公元前 647 年)晋国饥荒, 秦国运输大批粮食到晋国救灾。当时秦国都雍,在今陕西凤翔县南;晋国都绛,在今山西翼城县东,水运自雍附近入渭水,由黄河逆流北上至汾水口入汾水,再逆流东至终附近,粮船自雍及绛。相继命这次水路运输为“泛舟之役”。由此可见,当时的汾河水量大河道深,大型运输船队可逆流直抵今翼城一带,反映了当时山西境内由于森林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还较轻微,雨量充沛,河流径流量较大,具有与今日迥然不同的良好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