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龙”的传说与“龙骨”化石
关于“龙”的神话或传说在我国由来已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龙的形象:故宫门前的华表与保和殿前云龙阶石上的龙;首都北海公园和山西大同九龙壁上的龙,更是活灵活现。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限,对自然界的现象,在不能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的解释时,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传说与神话。龙的神话或传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但是,这也正说明了人类借助想象力以征服自然的一种美好愿望。实质上,传说中的“龙”是人们藉以蛇、蜥蝎、鳄等类爬行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结合一些自然现象虚构出来的。
由于很早就有了“龙”的传说和神话,所以相应地产生了“龙骨”之说法。在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山海经》中就记有“龙骨”一词。《旧唐书·地理志》也记有:“河中府上贡龙骨”,“太原府上贡龙骨”。宋代沈括著的
《茅亭客话》中记载有当时百姓搜集“龙骨”到集市上出售的事:“蜀有蚕市,⋯⋯有鬻龙骨叟与孙儿辈将龙骨、齿、角、头、脊之类几数担,至暮货之亦尽。”在我国历代医书上也有关于“龙骨”的记述,并将“龙骨”视为珍贵的中药来医治疾病。但实际上,所谓“龙骨”,从广义上讲就是古代脊椎动物化石,其中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古人类化石。就狭义而言,是指哺乳动物化石,特别是指距今 500—1 万年前的上新世和更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尤以犀类、三趾马、鹿类、牛类和象类化石最多。可见,所谓“龙”的骨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龙骨”一词只不过是古代劳动人民关于“龙”的神话和传说的延伸罢了。
“龙骨”既然是泛指鱼类以外的古脊椎动物化石,那就具有指示当时当地古地理环境和古生态环境的作用。由此,我们就可根据“龙骨”的发现来再塑当时当地古气候和古生态环境。例如,山西襄汾县发掘出距今大约 10 万年前左右的“丁村人”遗址中就有“龙骨”,这些“龙骨”主要是当时生活在森林中喜温湿的王氏水牛、纳玛象、梅氏犀等与生活在草原上的野牛、
野马、野驴、河套大角鹿、羚羊等的化石。这就表明,在当时附近曾有辽阔的草原,并且古汾河水流量比现在大得多,流速很急,两岸及山前平原地带生长着以松、桦为主,含落叶阔叶树种的大面积森林,低洼地带有积水的浅湖沼泽分布,气温也比现在要高,有着暖湿的环境,而现在襄汾一带的生态环境是无法使这些动物在那里栖息生存的。正因为“龙骨”化石的这种特殊性质,因此,在重塑古气候环境和古生态环境方面受到相当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