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居住条件的变化

原始人类很长时间过着流动迁徙的生活,哪里有食物就在哪里度日,取食完了就流向别处,没有比较固定的住处。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逐步发展,他们开始走出洞穴,建造住所,定居日益普遍,定居的时间也愈来愈长,定居的规模也愈来愈大。根据山西已经发现的原始遗址来看,一般都具有适宜于农牧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平川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河流不畅,经常发生水灾,且多为草莽、沼泽,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可利用的动植物资源不足,原始人不可能在那里定居;山上缺乏足够的宜农土地和水源条件,禾谷类植物不足,一般也不宜定居。定居地点一般既不在高山也不在平川,而是在依山傍水具有比较宽广的沉积土层地带,山西的河谷阶地就是比较理想的住地。

定居生活代替了流动生活,就有可能进一步对周围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所了解,也有可能把捕捉到的动物看管起来,这正是人们学会种植和饲养的必经环节。定居对农业生产关系极大。定居可使种植与饲养成为可能,导致农牧业的产生,而农牧业的产生更进一步促进了定居的巩固和发展。

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牧业、手工业和矿业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植物、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为了生存人们选择在气候温和、无霜期较长、雨量适中、自然灾害较少的地方定居繁衍。其生态环境特点表现为:

  1. 土地肥沃湿润。在原始时代初期,人们利用刀耕火种的办法进行原始的农业生产,保证较好收成的办法主要是选择肥沃湿润的土地。人们从长期采集野生植物的经验中,知道哪些地方野生植物生长茂盛,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正是从那些野生植物中选择培育出来的。而他们首先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一般就是原来野生植物生长良好,土地肥沃而湿润的地方,当时的大片土地是具备这一条件的。

  2. 近水安全。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都紧靠河流或湖泊,这说明当时人们为了饮水的便利首先选择在水旁居住。其次,河谷旁多冲积土,肥沃、疏松、湿润,人们利用原始的生产工具耕作也较方便,并能获得较好的收成。第三,人们居住近水旁,可以就近捕鱼满足人们生活之需。第四,交通方便。农业逐步成为氏族的社会经济主导地位以后,氏族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来往与贸易,部落和部落联盟还召开一定的会议。在发明了原始舟楫以后,水上交通远比翻山越岭方便。第五,考虑安全。因为当时人们抵御水灾能力薄弱,

所以,居住在干流旁的居民不如在支流旁多。汾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由于河流的冲刷和黄土堆积,两侧形成了级数不等的阶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大多是座落在第二和第三级阶地上,高出现在河床 20-50 米,一般不易受水灾的威胁。可见当时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于河流的最高水位已经有了初步概念,将村落和农用地安排在高于冲积面的地方。

  1. 渔猎采集条件较好。农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后,渔猎和采集仍是新石器时代人们食物和衣料的重要来源。农业从播种到收成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渔猎和采集是可以依从季节的变换相应地进行。渔猎和采集可以保证食物来源的多样,可使人们减少饥饿,增加肉食,还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兽皮是冬季御寒的主要衣料,兽骨又是制作骨刀、骨铲、骨针、骨耜、鱼钩的重要工具原料,有些野生植物的纤维还是纺织品的主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