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秦汉时期山西的生态环境
秦汉时期,山西由于农区大幅度北移,军屯与民屯并举,统治者大兴土木,使森林遭到了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迅速下降,由此逐渐使这一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由以前的自然侵蚀时期进入了加速侵蚀时期。此后,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少,使加速侵蚀愈演愈烈,因而导致了包括山西在内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促使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的首要原因是人口的增长。秦代以前,有关山西人口的详实资料至今尚未发现。但据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为战国末期划的“龙门蝎石线”所示农区范围,仅局限于今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的史料来看,当时人口比较稀少,仅对河谷的开发就足以为人们提供足够的粮食及其他生活资料。因此,这一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比较和谐。虽然人为了满足自己生活所需,如制作农具、获取薪柴等,已开始利用森林,但数量极少,尚未形成大规模的破坏;虽然人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 也已开始毁林垦殖,但范围很小,只局限于平川地区,对山区的大片森林并没有构成威胁。所以那时山西的森林草地还基本保持着原始状态,在保持水土和保护生态环境上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如史念海先生所指出,数千年前黄河中游塬面都相当广大,不似现在的沟壑纵横。各处山上森林还都相当茂密, 林区上下,及于平川原野。黄河干流虽早已混浊,然而由于各种植被的良好, 若干支流仍保持清澈。到了秦汉时期,随同移民屯田和发展农业政策的推行, 社会相对平稳,山西的人口又有了较大的增长。到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 2
年),山西的人口达到 252 万,成为当时全国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为了获取更多的粮食等生活资料,在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首先是注意到毁林垦殖,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拓建驿道,这就不仅使平川地区的森林毁损殆尽,而且开始破坏山地丘陵的森林,从而使山西的水土流失,在自然侵蚀因素的作用下,又增加了加速侵蚀因素,加剧了水土流失。关于当时山西水土流失的定量资料虽无具体记载,但可从黄河历代水患发生频率来佐证当时水土流失之严重。黄河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是一条水患较多的河流,特别是在下游地区,这一特征更加明显,决、溢、徙水害不断发生。其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中上游的水土流失是一重要原因。水土流失加剧了黄河中上游支流洪水中的泥沙含量, 使下游地区河道淤积,泄洪不畅,每当遇到较大洪水时,就要发生水患。随着中上游森林面积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气候运行规律的失调,降雨渐成集中之势。又因无植被拦蓄,常造成大量洪水直泻而下,所以加剧了下游的水患,黄河下游的水患频率与中上游的林草覆盖率有很大的相关性。夏代黄河中上游林草覆盖状况较好,下游水患频率为 600 年一次,随着中上游林草覆盖状况的变差,下游水患频率逐渐增加,春秋战国时期,下游水患频率
提高到 450 年一次,到西汉时期,则提高到 17.8 年一次。山西地处黄河中游, 境内河流大都属于黄河水系,其水文状况对黄河有着重要影响。这就表明, 西汉时期山西的水土流失已比较严重。史念海先生在《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一文中指出,黄土高原森林的破坏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春秋战国时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唐宋时代和明清时代。这正与前述黄河下游水患频率的变化相吻合。
林草植被的破坏,不仅加剧了水土流失,而且影响到气候因素。其中在山西变化较显著的是旱灾频率。据 1989 年由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山
西自然灾害》记载,在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 1 年)至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
(公元 100 年)的 100 年间,山西旱灾年数为 8 次,频率为 12.5 年一次;到
晋惠帝永宁元年(公元 301 年)至东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 400 年)的 100
年间,山西旱灾年数增加到 10 次,频率为 10 年一次;到东晋安帝隆安五年
(公元 401 年)至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公元 500 年)的 100 年间,山西旱
灾年数又增加到 16 次,频率达到 6.3 年一次。旱灾频率随着林草植被破坏面
积的增加也在增加。汉初(公元前 206 年)至南北朝北周武帝保定三年(公
元 563 年)的 700 多年间,山西发生的大规模旱灾有:汉文帝前三年(公元前 179—前 177 年),全省性秋冬连旱,次年又接春旱;汉景帝后二年(公元前 151—前 150 年),又一次全省性秋冬连旱;汉熹平五年(公元 176 年)
全省大旱;晋永康二年(公元 301 年),自夏及秋,今山东、江苏、河北和
山西 4 省大旱,一直延续了 5 年。《晋乘搜略》记:当时“并州大饥,盗贼
公行”。直到公元 306 年,仍是“并州饥荒,诸将率吏民就食冀州,号为乞
站”;东魏天平四年(公元 537 年),发生了南北朝时山西的一次大旱灾,
涉及到 9 个州,一直持续 7 年之久。
以上所述山西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与秦汉以前的时代相比。由于当时人口数量还不是十分大,人的活动范围还有限,生产工具并未达到十分先进的程度,所以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有限的。从当时的总体生态环境看,还处于良好状态。最为突出的例子是贯穿山西南北的汾河,当时,上游仍然有着茂密的森林,草地也生长良好,尽管局部地区的植被已有破坏,水土流失有所加剧,但对总体河水影响还不大,远没现今浑浊,而且水量较大,足以行舟,常有许多船只来往于太原以南的河段,呈现出航运繁忙的景象。山西的生态环境由此可以看出尚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