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农业的起源与生态环境

黄土是地壳发育史上最新阶段的产物。我国黄土高原大约在 240 万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堆积,此后,连续堆积至今。巨厚的黄土地层中有着丰富的生物遗存和文化遗存,保存着完整的黄土——古土壤系列,就像一部内容丰富的典籍,记录了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新构造运动的变化,以及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黄土具有土质疏松,质地均匀,易于耕作和形成沃土的条件。尽管当时山西植被还很茂密,但毕竟不如南方地区,存在着大量易开垦的河流阶地和开阔的原野。在铁器出现以前,人类还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开发能力不高的时候,黄土地区就成了农业开发较为理想的地方。特别是晋南汾河沿岸所形成的三级阶地,靠山面水最适合于早期人类的生存繁衍。从气候条件看,晋南属暖温带大陆性或亚热带北端的边缘气候条件,充沛的降水量,肥沃疏松的土壤,无大的水旱灾害的侵袭,农业起源于此是合乎发展规律的。

农业起源过程大致经历了采猎、农业的萌芽、采猎农耕的混合以及原始农业社会四个阶段。

采猎时期:这时正处于全新世早期,晋南汾河谷地,以针阔混交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反映了当时是温凉而偏湿的气候。山西从更新世晚期堆积黄土以来,平川、盆地、丘陵区已经堆积了深厚的黄土,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夏季雨量集中,黄土地区所特有的地貌已基本形成,受夏季暴雨的冲刷及古人类从事各种土地活动的影响,已引发了土壤侵蚀。

这时的人类尚在早期社会时期,他们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当时山西人口还很少,尚有足够的自然食物来源,《韩非子·五蠹》中关于“丈夫不耕, 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的记载,就是对早期社会生活的写照。当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人类依附于自然,在生产中只能单纯地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根本不能改造自然。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①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而言是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协调状态。

农业萌芽时期:从采猎时期至这一时期,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这一时期人类开始了驯化动植物的尝试。根据远古的传说和地下发掘,我国从旧石器时代以后,原始人群在一定的食料地区内共同发展着原始经济。石声汉在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第 672 页。

其所著《中国农学遗产要略》一书中说,当时在狩猎过程中,人们把活捉到的幼兽、孕兽或雏鸟带回住地养起来,以备在捕捉不到野兽时食用。时间一久,偶尔有个别原已怀孕的母兽下了仔并且逐渐长大。经过一段时间的繁殖驯养,有的逐渐驯化,这样日久天长,由偶然到必然,畜牧业的胚胎就自然形成并发育成熟起来,后来便成为有意识的谋生手段。猪是原始社会人类所驯化饲养最早的家畜,在距今 7000-8000 年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有家猪的骨骼和陶猪。狗也是人类驯化饲养最早的家畜之一。随后,野生的羊、牛、马也陆续驯化为家畜,大约有 4000-5000 年的饲养历史。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人们在对环境有了一定认识的同时,最初把野生禾本科植物狗尾草逐渐培植成栽培作物粟,开始大面积地种植栽培。随着氏族人口增加和分布区域的扩大,采集物有了剩余,并且学会了贮藏。石声汉在《中国农学遗产要略》一书中说,人们无意中把贮藏的采集物抛弃在住处附近,经过一段时期的生长变成了新的植株,新的植株达到成熟后,又可供采集。这种“旅生植株” 启发人类主动用人工方法来培育它们,这就是农业生产的起点。农业和牧业的出现,使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旧石器时代由于全球处于冰后期的气温回升阶段,当时山西的森林植被以阔叶林为主,在晋南一带具有亚热带气候的特点,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正处于一个农业最适宜的阶段。

采猎和农耕混合时期:这一阶段采猎和农耕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这时, 人类还没有完全定居下来,往往把土地种植几年以后就丢掉,然后再去开发新的森林。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野兽越逃越远,数量越打越少,这样专靠打野兽来维持生活日趋困难,所以,在开始驯化野兽的同时,也在采集经济的基础上开始了原始的种植业。随着生产的发展,采猎的比例不断下降, 农耕的比例不断提高,最后达到占优势的地位,这就进入了农业社会。此后, 农业便结束了漫长的起源时期。这时的地质时代正处于更新世的后期,山西汾河谷地和丘陵地区为森林草原生态环境,东西山区也有大面积的森林分布,气候温和偏干旱,降水量较更新世早中期偏少。由于人口的增长,加快了垦荒种植的速度,人为的水土流失现象逐渐明显。

原始农业社会时期:这时人类已经完全定居下来,发展农业生产已成为人们的主要经济任务。耕作制度由刀耕火种的抛荒制逐渐过渡到熟荒制,一般是在土地贫瘠收获减少后,撂荒几年让其自然生长灌木草丛,待恢复地力后再来开垦种植。耕作方式以耜耕为主,开始按照生产需要加工制作成新的劳动工具。从遗址出土的石耜、木耜、骨耜等,都可作为农业社会初期的实物例证。人们用耒耜翻土,不仅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环境,有利于植物根系的深扎,而且可以减少树木杂草灰烬的流失,加速了土壤熟化的过程,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时人类已认识到土壤肥力并不完全依赖自燃恢复,还可以通过“休不耕”来养地,并逐步由休耕好几年逐渐缩短到三年、二年、一年。随着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进入农业社会初期,人口开始有了增加,要维持生存繁衍,必然要更多地向大自然索取,对森林的破坏就有所加剧。同时,由于气候条件有逐渐干旱的趋势,造成适宜森林生长的范围向南退缩。但是,当时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缓慢的,人的寿命也比较短促,对生态环境还没有造成大的影响,所以总的说来,当时山西的山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丘陵和平川有大片草原,在距今 4000 多年前的原始农业社会时期,还是

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