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引进作物新品种
山西从汉代开始就不断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到明清时期,引进的作物种类大量增加。 1958 年在晋城小东关发掘了一处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
1562 年)的墓群,在出土的众多琉璃制品中,有桃、石榴、梨、红枣、栗、黄瓜、茄子、青椒、豆角、花生、葱、蒜等作物的琉璃模型,表明在明代, 山西的农作物种类已十分丰富,这是大量引进的结果。这一时期之所以能大量地引进作物,原因是提高地力和风土驯化等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深化,为引进新农作物种类创造了技术条件;山西商业发达,晋商涉足广泛, 晋地又临近长安、北京、洛阳等中心城市,信息灵通,为农作物新种类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明清时期,相继引入、推广、扩种的外地农作物新品种,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甘薯、高粱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花生等,蔬菜作物有茄子、西红柿、辣椒等。
玉米,原产于美洲,明代隆庆年间(公元 1567—1572 年)由福建传入中国后,很快引种到山西。明代史料记有:“沁水农政,⋯⋯一亩蜀秫(玉米),可收十数石者。”又记“清康熙时增植到辽、晋、赣、两湖及四川。从公元1511 年(明正德六年)到公元 1718 年(清康熙五十七年),玉米已普种 20 行省。”由此可见,明清时山西不仅广种玉米,而且已是高产作物。
高粱,原产于我国还是从国外引进,目前尚有争议,据中国农业大学王毓瑚教授认为,高粱原产地不在我国,大约是在三国以前由西北或西南方传入中国的可能性较大,是南北朝以后直到元朝,我国新增的一种粮食作物。引入山西的确切年代,至今还未考证清楚,从《马首农言》中关于“凡秋收, 麦曰挽,⋯⋯高粱曰斫”的记述推断,高粱这一作物在山西的种植不会晚于清初。
甘薯,原产于中美洲,16 世纪移植到菲律宾,后又传入中国,清乾隆年间(公元 1736—1795 年)引入山西,先是在晋南盆地种植,后逐渐扩大到全省。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据《农桑辑要》说,其原产于西域,金末元初传入我国后开始大面积种植。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 1563 年)的《山西通志》说,木棉出蒲州,可见山西在明初就引入了棉花。明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棉花种植,《明史·食货二》记有:明政府“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明中叶以后,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麻类纤维逐渐被棉花所代替,促进了棉织业的发展。据《马首农言》记,山西寿阳,在明万历年间(公元 1573—1619 年)就开始有了棉
纺业,到清代,每年需用棉花达“数千驼”。
烟草,这一经济作物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先由西班牙人引种至南亚各岛,明万历年间,经闽广商人引种到广东、福建,而后引入山西。《合河记闻》关于“晋人种烟草始自曲沃人张士英闽中携归。明季,民贫赖此少济” 之述就足以证明。
花生,我国在明万历年间引种,最先种植在闽、粤沿海,清乾隆时向北扩展,可能于清咸丰年间引入山西。沁水县东大村所立教种花生感德碑上记有东大村人赵家常,清咸丰年间(公元 1851—1861 年)贸易于河南、安徽一带,将那里的花生种植技术引进,并教劝村人种植,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有数十家由此而致小康。这是山西关于引种花生的最早记载。
西红柿,又称番茄和西番柿,原产南美洲,明万历年间(公元 1573—1619 年)传入山西。据叶静渊所著《我国茄果类蔬菜引种栽培史略》一书中关于明万历四年(公元 1576 年),山西《猗氏县志》在《物产·果类》中记有“西
番柿”之文就可佐证。该文还说:“清雍正十二年(公元 1734 年),《泽州府志》对西番柿的描述是:‘西番柿似柿而小,草本,蔓生,味涩’。”这一时期,山西虽已引种西红柿,但其营养价值还未被人们认识,只是对其观赏,并未成为蔬菜。
茄子,原产印度,大约在西汉时期引种至我国西南一带。北魏贾思勰编撰的《齐民要术》中曾介绍茄子的栽培方法。这一农书所记述的蔬菜作物栽培范围,都在今山东境内和河南北部及山西中部、东南部。由此推知,明清时期茄子在山西的栽培范围可能已接近现在,并成为人们的常食蔬菜。
辣椒,也是山西的一种引入蔬菜。据叶静渊在《我国茄果类蔬菜引种栽培史略》中介绍,辣椒在我国最早是以“番椒”之名见于 16 世纪末(明万历
年间)高濂所著《草花谱》。“辣椒”一名最早见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 1806
年)的《汉中府志》,传入我国至今不过 400 多年,引入山西也就是在清代后期。
如细考,山西在明清时期所引进的作物种类还很多,加上历代引进的作物和原有的作物种类,当时山西已经形成了丰富的作物种类体系。这些作物经过各地农民长期的种植,逐渐形成了适应山西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作物分布格局,无论在什么地形,什么气候环境,都有优势农作物品种,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大都能有较好收成,在满足当地人民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促进了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在形成山西省域栽培作物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上,显著地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当时山西作物的布局大体为: 晋南是小麦、棉花和烟草的主要产区;晋中主要种植小麦、谷子、高粱、玉米、水稻;晋东南盆地以小麦为主,山地丘陵以谷子、玉米、豆类为主;晋西北和雁北则大量种植马铃薯以及莜麦、荞麦、豆类、胡麻。自此以后,由于农业的发展,牧业的衰退,山西的农区形成了北以外长城为界的格局,并且保持了长期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