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更新世的生态环境
时间推进到距今大约 70—10 万年前的中更新世,山西境内基本上是属于温带森林草原生态环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景观也有所变化。中部断陷盆地两侧的山地丘陵区,尤其是吕梁山以西的广大丘陵地区,广泛堆积了深厚的离石黄土(标准地层剖面的命名点在离石县王家沟)。根据黄土堆积的时间和范围,可推断当时山西干冷气候在向南扩展。离石黄土堆积期间, 黄土层与古土壤层交替出现的现象,反映出在漫长的中更新世期间,也曾经有过多次的干燥寒冷与温暖湿润气候的波动。从黄土层与古土壤层的厚度及间隔距离可表现出气候波动的频繁性,以及由老到新(或由下到上)频繁程度逐渐减少,这显然是东西季风强弱变化在山西境内的反映。当时,山西汾河两岸及整个山西境内普遍发育了中更新世的离石黄土。古土壤埋藏层中发现有草原生活的转角羊、午城马、肿骨鹿和小型啮齿类化石群,这揭示出当时是森林草原生态环境。
到中更新世晚期,气候显得更为干燥寒冷,植被是以大量的蒿科、藜科和禾本科为主,动物群中以啮齿类和偶蹄类为多,特别是以黄土区为主要生境的现代鼢鼠分布,明显地反映出中更新世晚期山西气候进一步旱化,是一种草原生态环境。中部断陷盆地的气候环境也经历了多次温暖湿润与寒冷干燥的交替变化,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汾河两岸的红色土壤堆积及盆地中河湖相沉积都揭示出了这种变化规律。这个时期也是古汾河河型形成时期。随着气候向干旱趋势发展,汾河谷地中大面积的湖泊开始萎缩或消失,到了中更新世晚期或晚更新世早期,汾河才因湖泊的消失而串通成真正的河流,穿过忻定盆地,自北而南流去,过侯马以后,经现今隘口镇、礼元、东镇,循今天的涑水河谷往南流至夏县再穿越中条山,至茅津渡汇入黄河。之后,因古岭关隆起,滹沱河袭夺了汾河的上源,中条山抬升,切断了汾河的出口,引起古汾河下游转向,循涑水河谷下游运行至永济县旧城附近汇入黄河。后来地壳差异运动继续进行,使汾河逐渐向北摆动,从而形成目前的汾河水系形态。随着古汾河的演化,生活在汾河谷地的生物群落也在不断地变化。在山西南端芮城风陵渡之北发现的距今约 70—40 万年前的匼河古文化遗址中,有肿骨鹿和较老的种属,如三门马、剑齿象、水牛、遍角鹿之类的化石,也含有野牛、野猪、野马、斑鹿等动物的化石。从这些动物的生态习性来看,大多都是以森林草原为生活条件,说明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的中更新世前期这一带河谷中还有大面积的湖泊存在,还是相当温暖湿润的森林草原生态环境。从匼河古文化遗址中的植物孢子花粉分析中,也表明这里的植被是以铁杉、水杉、枫杨、胡桃、椴、桤木等属暖温带南部与北亚热带树种成分为主体的针阔叶混交林。此时,晋中一带曾出现过以松、云杉、桦、榆、椴及藜、蒿、菊科等为主的森林草原生态环境。晋北大同一带,据地质
钻探表明,当时是以云杉、冷杉、松为主的针叶林生态环境。综观中更新世, 山西的气候环境是相当温暖湿润的,特别是在大约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后,气候比现在暖和,所以出现了许多热带、亚热带动植物,同时也显示出境内南北气温差异加剧,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就在这种生态环境中, 我们的祖先以氏族部落的社会形式在汾河两岸生存、生活、劳动着。
到中更新世晚期,山西的气候环境进一步向干旱偏冷方向发展。晋北阳高县“许家窑文化”遗址的发掘表明,当时的植物群落是以松、云杉等针叶林为主的森林草原环境。当时气候较今温凉偏干,平均气温可能比现在低 4
℃,相当于今日左云一带的气候环境。这个时期山西新构造运动很活跃,山区继续隆升,地形分异加剧,构造盆地下沉,盆地内河湖相沉积发育,从中更新世初期至晚期湖盆开始逐渐缩小,盆地内大部分地区河湖相沉积为黄土所覆盖。从中更新世中晚期或晚更新世早期开始,山西气候变旱,湖泊大面积退缩和消失,河流发育形成,植物成分中喜温耐旱成分增多,早期那种气候温凉、针叶林广布的生态环境一去不复返了。到中更新世晚期代之而起的是草原生态环境,可能在太原以南仍然是温暖偏湿的森林草原环境,太原以北则是阴凉偏湿的森林草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