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原始时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上古时代覆盖着山西大地的森林草原,曾是远古老祖宗生息繁衍和狩猎采集经济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森林和草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据人类学家研究推断,旧石器时代末期,地球上的人口总数还不到 300 万,到新石器时代已经发展到 5000 万人。当时全世界的森林面积约 70-80 亿公顷,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54%-61%。进入农业时代,由于人口的增长, 为了生存,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领域在逐渐扩大,正如日本著名生态学家桐谷圭冶所言:“农业可以归结为人类最早实施的对于自然的大规模破坏。” 每一寸耕地的出现,都意味着一寸森林和草地的破坏。另外,人们的生活资料和工业用料以及发展畜牧事业,都无不仰赖于森林和草原。
据考证,在全新世时期,山西气候与现代基本相似,虽然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但冷暖干湿的变幅还是较小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距今 1.23-0.83 万年),是较寒湿的气候环境,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在山麓和盆地中分别发育了洪积冲积物和覆盖于其上的风成黄土,植被为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草原带;中期(距今 0.83-0.25 万年),气候比较温暖,河流堆积作用增强,盆地内形成冲积阶状平原,新构造运动强烈, 山地抬升盆地下降,盆地边缘常形成大型的断裂泉,植被以半旱生温带落叶阔叶林和草原为主;晚期(距今 0.25 万年至今),气候与现今大体相似,但有逐渐变干旱的趋势。
本章所叙述的时间是指从原始人类出现至距今 4000 年以前的生态环境状况。这一时期山西大部分被森林所覆盖,天然植被兼有森林、草原以及湿生和沼泽植被。在原始公社时期,人类集体制造工具,集体狩猎采集,共同分配,原始人类仅利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来维持生活。由于当时工具简陋, 生产能力低下,很少能变革自然,只有在人类居住的周围,才是干扰自然比较强烈的中心。山西广大的空间还是人类完全没有到达或偶尔到达的原始生态环境。
到大约公元前 2700 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山西森林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63%,草原占 6%。平原草地间杂一定范围的森林,中条山、霍山、吕梁山都有茂密的森林,太行山系也到处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和部分畅茂的草原。昔时气候调匀,水源丰盛,河水清澈,泽泉众多,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文化
遗址中出土的木结构房屋和木炭以及作为当时主要狩猎对象的鹿的大量存在,也反映着山西有着广泛的森林和草原等植被的分布。
根据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的研究,黄土高原在地质历史上曾有四次冲沟发育期:第一期发生在距今 25-20 万年,侵蚀沟深可达 40 米;第二期发生在距今 12-10 万年,侵蚀沟深可达 100 米;第三期发生在距今 2.5 万年,冲沟深切且具有羽状支毛沟发生,基本上已奠定现代地貌的轮
廓;第四期发生在距今约 6000 年左右,主要表现为冲沟沟头的进一步延伸。根据上述四次冲沟发育期和形成速度推断,黄土高原强烈的水土流失发生于距今 25-20 万年,进一步加剧是在距今 5 万年左右,均早于人类频繁活动的时期。但是人类的出现则加剧了水土流失进而影响到生态环境,这一点也是肯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原始人类居住处附近,地面经常受到践踏,土层变得结实,因而使道旁杂草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并使草质坚韧,耐受践踏,同时也获得自由播种,忍耐发芽,早速生长等习性。
-
采集植物根茎,有机会把土壤下层翻上来和上层搅和,改变了土壤性质和水分运行规律。
-
人类的迁徒与定居,带来了新的果实种子。
-
砍伐森林灌丛,用作柴薪或制作工具,使阳光能充分透入林间,改变成为较稀疏的林相。同时,对林带附近的小气候有所影响,如地面湿度减少,风力加大,导致无霜期缩短,对森林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森林植被破坏的地域,大大降低了涵水保土的能力,加速了水土流失。(5)远古人类应用火来清除荒乱的灌丛和杂草,便于打落树上的果实,或用火熏死行动滞缓的动物,或用火伤害数量众多的大型动物,这些对于植物、动物的繁殖和成分的变化,都有很大的影响,以致造成某些动植物种群的逐渐减少,甚至最后灭绝。(6)野火放荒,不但使森林和草原群落退化,而且使腐殖质烧毁,森林与草地的土壤变得贫瘠,在山西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有些很难恢复原来的林相。有些林栖的动物,也改变了原来的习性。
-
古代人类保护住处附近的某些植物,使某种植物特别繁茂,如山西的杨、柳、榆等。另外,畜牧业的发展也使得有机肥增加,有利于地力的培肥。
-
自有人类以来,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向大自然索取,砍伐森林植被必然首当其冲。当人还不多的时候,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还不明显。随着人口的增加,森林面积必然随之减少,森林植被的破坏和减少又必然加剧了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