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在缓和表象下美苏关系的实质。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和对中国的敌视威胁

一、在美苏一片缓和喧嚣声中中国揭示美苏关系中争夺的实质

70 年代初美苏关系的缓和 自尼克松访华以后,亚洲的国际紧张局势得到了缓和。虽然,美国同越南关于从越南南方撤出美军的问题尚在巴黎继续谈判中,但是,尼克松的访华标志着美国军队要从南越撤走的趋势已是确定无疑的了。这一点西方政界都清楚。尼克松访华,使得美国同中国的关系缓和,从而也使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因美国反华而造成的紧张局势得到了缓和。日本共同通讯社特派记者报道后来美国议员的看法说,“美国支持南越及其周围的泰国、菲律宾和台湾等,其基本目的是为了遏制中国。此种状况因总统尼克松于 1972 年访问北京而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①这是美国政

府执行尼克松主义的结果。同时,在 70 年代初,美苏关系也得到了缓和。美苏之间关系的缓和,首先表现在苏联同联邦德国关系的改善。围绕着

德国边界问题、西柏林问题等,苏联、波兰同联邦德国交叉地订了一些双边协定,以及苏、美、英、法四大国订了有关的协定。1969 年 12 月苏联同联邦德国就所谓“放弃使用武力问题”进行谈判;几乎同时,于 1970 年 2 月, 联邦德国同波兰也进行关于“互不使用武力”问题的谈判。前一谈判,导致1970 年 8 月 12 日双方订了莫斯科条约,联邦德国在条约中承担了不以武力改变欧洲现存边界的义务,苏联则在西柏林问题上作了让步。后一谈判,导致 1970 年 12 月 7 日双方订了华沙条约,联邦德国承认了德国同波兰之间的

奥得—尼斯边界“不可侵犯”。这两个条约联邦德国议会都在 1972 年 5 月间

批准。有关各方的立法程序因此都告完成,从而生效。1972 年 6 月 3 日,苏、美、英、法四大国柏林协定生效,其中规定在联邦德国同西柏林的交通问题上苏联给予便利,另外西方三国还在联邦德国和西柏林关系问题上阐明了他们的立场。接着,1972 年 11 月 8 日,两个德国签订了两国之间关系的基础

条约,于次年 6 月 20 日生效。至此,东西方之间在欧洲形成紧张关系的一个经常性因素,至少从条约上说,基本上消除了。

这种情形的出现,同联邦德国社会民主党政府执行改善同苏联关系的“东方政策”有关。同时,这也反映了美国的态度。因为,1969 年 8 月上旬,尼克松总统同联邦德国总理基辛格会谈期间,美、英、法驻柏林的代表曾分别向苏联致送函件,宣布联邦德国政府准备同民主德国就交通问题进行讨论, 以改善柏林的状况。美国同联邦德国领导人在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公报中,还要求苏联对西方三大国主张两个德国会谈“柏林问题”所表现的主动性作出建设性反应。可说尼克松政府的态度对东西方在西柏林等问题上的接近,有重要关系。

至于,在上述一系列条约中,联邦德国承担了义务,表示欧洲边界的“不可侵犯性”,这原是战后苏联所竭力追求的,条约反映了苏联的愿望则是清楚的。尽管在美苏关系中还存在着其他紧张的因素,如中东问题等,但在西柏林问题和美苏其他一般关系中确是出现了缓和。

① 转引自《参考消息》,1975 年 4 月 24 日三版。

此外,1972 年 5 月下旬,尼克松在访问莫斯科期间,同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人会谈后,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临时协定,关于防止双方海军舰船和飞机在公海及其上空发生意外事件的协定,以及其他促进双方经济贸易、科技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协定。此外,还发表了由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签署的《苏美相互关系原则》,表示“双方认识到必须尽一切努力来防止战争威胁并创造促进缓和世界紧张局势和加强普遍安全与国际合作的条件”,并同意“在核世纪如要保持两国关系,除和平共处外别无其他基础”等等原则。

1973 年 6 月下半月,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访问美国期间,同尼克松等美国领导人举行了会谈,发表了一些安排两国关系的文件: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和关于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谈判的基本原则,等。

在其后的几年里,美苏之间在经济、科技、文化关系方面,根据 1972

年 5 月的协定,都有一些具体进展。两国还继续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谈判,如:

所谓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筹备会在 1972 年 11 月开始,第二阶段的美苏限制战略武器的谈判也在同年一月份开始,1973 年还举行了以华约组织国家为一方、北约组织国家为另一方的中欧裁军谈判。总的看,不能不承认,这几年里,美苏之间在一些问题上经过谈判,有一定的妥协,两国紧张关系有一定的缓和。

美苏两国领导人大肆渲染当时的缓和现象 1972 年尼克松访问苏联归来之后,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6 月 26 日)中撰文宣称:“在经过一个对抗的时代以后,一个谈判的时代现在已经开始,在我们同苏联进行会谈并取得协议整个过程中就极其明显地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决定继续在世界上发挥我们积极的领导作用,⋯⋯那种领导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和持久的——和平结构。在建立和平结构时,最重要的考虑是,要达成一套协议、一套谅解和一套做法,那些谋求变革的人将根据这一切来保证只通过和平手段实现变革。这就是通向一代人的和平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对外政策的核心。这些政策已经取得了成果。”尼克松在这里为我们描绘了“一代人和平”的前景。但是,他在这里坚持所谓发挥对世界的领导作用,这同苏联的争霸立场自然存在着巨大矛盾。

苏联领导人也吹嘘当时美苏间的缓和,把它称为是苏共 1971 年 3、4 月间举行的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和平纲领”执行的结果。勃列日涅夫 1973 年 7 月 26 日谈到国际形势时说:“我们大家亲眼看到,社会主义各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近几年制定的对外政策中最重要的方针,其中包括苏共二十四大赞同的和平纲领是怎么执行的。四分之一世纪的‘冷战’时期正在被日益广泛地在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中确立和平共处原则的时期所代替。”他并把新的时期称为“正常的和平关系时期”。在第二十八届联大全体会议上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则强调了勃列日涅夫的说法:“目前的缓和不是一个暂时性的现象,而是对国际关系进行根本改造的开始。”

美国政府 70 年代初执行尼克松主义以后,在同中国和苏联的关系中有所

松动,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确实缓和了,但是,这从根本上说来是 20 多年来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同美国霸权主义斗争的结果,国际形势的缓和显然并非任何个人主观意愿的产物。因此,当着苏联日益强大, 同美国争霸之势已日趋明显之际,对于双方所表示的缓和的愿望,人们必须注意其实质,并观察国际形势发展的实际。

中国领导人强调指出美苏争夺的本质 中国领导人对当时关于和平与缓和的过度的渲染,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美苏之间是可能达成一些协议的,但那是暂时的,不巩固的,骨子里头还是争夺为主。毛泽东在接见外宾时,总是强调中国人的清醒的看法。周恩来在一次欢迎来访的国宾的宴会上说:“两个超级大国有时口里讲和缓,但骨子里头还是剧烈地争夺,它们争夺的战略重点是欧洲,同时也在其他许多地方角逐。”

70 年代初美苏之间的某些协议,也反映了它们相互勾结、主宰世界的意

愿。例如:1973 年 6 月 22 日《美苏关于防止核战争的协定》的第四条,不但规定美苏发生核战争危险时要进行“紧急磋商”,连任何其他国家相互之间发生这类危险时,也要由它们两家进行“紧急磋商”。中国出席第二十八届联合国大会的代表团团长乔冠华曾加以揭露说:“美苏签订的防止核战争协定远远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围。请问,谁赋于他们这样的权利,可以在他们之中任何一方同其他国家发生纠纷的时候,甚至在其他任何两国之间发生纠纷的时候,进行所谓‘紧急磋商’呢?所谓纠纷‘显然牵涉到核冲突的危险’,是一句完全可以任意加以解释的话,而所谓‘紧急磋商’,则只能是根据他们两国的利益行事。这岂不是凭着他们手中拥有大量核武器,就可以任意干涉世界上所有国家之间的事吗?”

但是,在美苏之间,绝非仅仅是勾结,而是勾结和争夺,争夺是主要的。事实上,美国支持的以色列扩张主义在中东制造的祸水,1973 年 10 月又演变为第四次中东战争,1974 年两霸在塞浦路斯事件中也是争夺激烈。美苏两家所夸耀的几场谈判,不论是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还是中欧裁军谈判,都旷日持久,僵持不下,迄无结果。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立场,决定了它们只想在谈判中限制对方的军备,而为自己留下保持和取得优势的余地, 这使谈判难以达成协议。而谈判会场外的现实则是军备竞赛。至于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筹备,更是掩盖不了争夺。到了 1974 年,连美苏之间因开展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而显得颇为热闹的气氛也冷却了。

1974 年美苏之间关于贸易协定和最惠国待遇问题爆发了一场争吵,最能

说明他们两者之间勾结和争夺的实质。1972 年 10 月 18 日,美苏签订了贸易协定,但是在其后两年之中始终不能生效。该协定中列有给予苏联“最惠国待遇”和提供“为使出口得到资金的贸易信贷安排”。作为报答,苏联就在签订协定的同一天起放松了同年 8 月已告实施的关于向申请离境的苏联犹太人按教育程度征收“离境税”的法律。据事前纽约州州长洛克菲勒的透露, 在 1972 年 5 月苏美第一次首脑会谈时,双方就苏联增加向以色列移民的问题“达成一项协议”。①在这之后,从苏联移民至以色列的犹太人大量增加,单是 1973 年就达到了 3.5 万人。这为以色列扩张主义增加了急需的人力。这是苏美勾结起来同阿拉伯国家为敌的一个明显事例。但是,这并不能使美国当权者感到惬意。主要是两霸争夺的加强,如核竞赛的升级,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发生,在欧洲、中东、地中海和印度洋角逐的更加激烈,使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于是就在犹太人“自由移居”问题上大做文章。从 1973 年初起,美国就把苏联放松对犹太人出境的限制正式作为履

行美苏贸易协定的条件。1974 年 12 月 13 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贸易改革法案”,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在苏联政府保证苏联犹太人更多地“自由移居”

① 见 1975 年 1 月 15 日《人民日报》载新华社记者述评《拙劣的闹剧》。

国外的条件下,在贸易和信贷上向苏联提供“最惠国待遇”。法案同时还规定,在届满 18 个月时,如苏联不履行这一交换条件,美国将会撤销这种待遇。犹太人出境问题,按照美国国务卿罗杰斯的说法,原是在“悄悄外交的渠道” 中进行交涉的,后来从 1973 年起终于成了美苏之间公开争论的题目。1975

年 1 月上半月,苏联被迫以不许“干涉内政”为理由,通知美国宣布取消尚未生效的美苏“贸易协定”。

1975 年苏联指使古巴出兵干涉非洲南部安哥拉内部的事务,使世界上更多的人认真地思考美苏宣传的和平与缓和到底有多少真实意义。由于这几年里有了中国人关于美苏间关系争夺是其实质的宣传,人们在如何对待 1975 年后出现苏联积极向外扩张的事态方面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

二、苏联利用增强了的军事实力积极推行全球进攻性战略

苏联军事实力赶上美国 在所谓缓和的日子里,美苏双方都继续加强军备,而苏联的发展尤为迅速,1975 年时军事实力已赶上了美国,两国基本上处于军事的均势。拿战略武器为例,可见下表:

1969 年

1972 年

1975 年

洲际弹道导弹

苏 1 , 028

美 1 , 054

1 , 527

1 , 054

1 , 618

1 , 054

潜艇发射弹道导弹

苏 196 美 656

500656

784656

远程轰炸机

苏 145 美 560

140455

135432

① 1969 年为美苏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开始的年份;

② 1972 年为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签订的年份;

③本表根据 1978 年 6 月 8 日《人民日报》。

据上表,70 年代初,苏联在核武器的数量方面已赶上了美国。1972 年签订了限制战略武器临时协定后,苏联就在落后于美国的战略武器的质量方面,竭力缩小同美国之间的差距。另外,在常规力量方面,苏联的兵员比美国多一倍;在武器方面据 1972 至 1976 年的统计数字,苏联生产的坦克约为

美国的 6 倍,装甲车辆为美国的 3 倍;火炮约为美国的 8 倍,飞机约为美国

的 2 倍。①苏联也在加速发展海军。总的说,双方军事实力处在大致均衡的地位。

苏联露骨的侵略扩张 依仗着日益增强的军事实力地位,苏联从 1975

年起露骨地向外扩张势力。1975 年 5 月至 1976 年 1 月,苏联自己并利用古巴武装力量,干涉安哥拉内部事务,苏联势力得以在安哥拉大为膨胀。1977 年 3 月和 1978 年 5 月,两次发生向扎伊尔入侵失败。苏联在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发生争端时,为双方提供武器,使 1977 年“非洲之角”的大规模战争爆发成为可能,而一当欧加登战争爆发,苏又立即支持一方压一方,并经由古巴军队参与战争,扩张苏联的势力。这是利用事端并通过代理人进行战争, 来进行扩张。

另外,还使用暗杀、颠覆等手段,在对方国家排斥异己,扶植亲苏势力。1973 年在阿富汗上台的达乌德政权,因为有一定的民族意识,苏联感觉不

① 见 1977 年 9 月 6 日《人民日报》第六版。

满,而策动了塔拉基为首的政变;以后又出现阿明上台掌权,苏联先是给予支持,后又因不能尽如其意而使其死去。阿富汗政治舞台上走马灯似地出现着不同的人物,而总以能否合乎苏联之意而决定其去留存亡的命运。1978 年6 月,北也门和南也门两位总统先后被杀,也是属于这种性质,苏联都无法脱掉干系。

1979 年 12 月苏联甚至直接武装入侵阿富汗,把阿富汗置于自己的军事占领之下。这是对一个属于第三世界的不结盟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军事侵略。这说明苏联的扩张进入了新阶段,也说明美苏争霸和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出现了新形势。

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五大上的报告(1976 年 2 月 24 日)曾宣称,苏联在制订对外政策时,没有哪个地区“不以某种方式加以考虑”,并说世界“正处于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代”。这些话是什么意思,70 年代下半期苏联的积极侵略扩张和世界人民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斗争的日益广泛,对此作出了回答。

中国揭示苏攻美守的态势和苏联己成为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

早在 1975 年,中国领导人就提醒人们,国际形势是越来越紧张了。如在

1975 年 5 月 13 日法国总统举行的宴会上,邓小平说:“现在有那么一两个国家⋯⋯它们为了争霸世界,正在进行激烈的争夺,从欧洲、地中海、中东、波斯湾到印度洋、亚洲甚至太平洋,它们争夺到哪里,哪里就不得安宁。而欧洲则是它们争夺的重点。现在,谁都知道,那个把和平与安全的调子唱得最高的人,正是把它的军事威胁露骨地强加到世界人民、特别是欧洲人民身上的人。超级大国这样争夺下去,总有一天要导致战争”。

中国对苏美争霸双方的战略态势也作出了分析。1977 年 9 月 29 日中国代表团团长黄华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十二届全体会议上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霸权都在加紧扩军备战。它们的争夺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它们到处互挖墙脚,力图削弱对方,夺取优势地位”;“两个超级大国的战争机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超级大国是新的世界战争的策源地,这是无法掩盖的铁的事实”。还指出,“从当前两霸争夺的全局看,美居守势,苏取攻势”。因为,苏联“正在尽一切力量进行全面扩军。它的常规武装力量早已超过美国,还力图在核武器方面夺取全面优势。它大规模扩建海军,舰队活动遍及世界各大海洋。它要把整个欧洲、亚洲、非洲都拿到手。它不仅保持着对欧洲中间突破的态势,而且力图造成从南北两翼包抄的局面。它加紧在非洲和中东掠夺战略资源和控制战略要地,企图东取波斯湾,西断大西洋战略要道, 南下好望角”。

三、美国与西欧对苏联扩张所持的态度和中国当时的评述

70 年代中期,在如何对待苏联霸权主义侵略扩张行径的问题上,美国和西欧表现得软弱、被动,对此,中国人的评价是否定性的。

中国对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和美国索南费尔特主义的某些看法

1972 年 5 月尼克松同勃列日涅夫就筹备召开“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问题达

成协议。同年 11 月 22 日至翌年 6 月 8 日举行了“欧安会”的筹备会,其所达成的协议规定,“欧安会”将分三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为外长级会议; 第二阶段为各委员会的会议,具体讨论议程上的问题;第三阶段由第二阶段

会议结果而定。后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会议的会期自 1973 年 7 月 3 日持

续至 1975 年 7 月 21 日才结束,有 35 国代表参加,会议次数计达 2,400 次。

第三阶段也就是最高级会议,紧接着于 1975 年 7 月 31 日至 8 月 1 日在赫尔辛基举行。赫尔辛基会议签署了“最后文件”,计包括四项:《指导与会国关系的原则的宣言》,《关于建立信任的措施和安全与裁军的某些文件》,

《经济、科学技术和环境方面的合作》和《人道主义和其他方面的合作》。这四项文件都各包括一系列文件(被称为四个篮子)。

对会议的结果苏联大力加以颂扬。勃列日涅夫把最后文件说成是欧洲“各国在今后几年内,也许是几十年内”的行动“纲领”。苏联报刊则把它们吹嘘为“欧洲和平共处宪章”。欧安会的文件只是表示意向,对任何参加国并无约束力。苏联竟这样吹捧欧安会的结果,当然是有其缘故的。以第一篮子而言,列有处理与会国关系十条原则,其中“边界的不可侵犯性”这一条正是苏联历来梦寐以求的。因为承认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就是承认战后东西方在欧洲地区的政治地理的现状,承认今天苏联在东欧的已有地位。勃列日涅夫 1975 年 7 月 31 日在欧安会首脑会议上发言说,“苏联把会议的成果看作⋯⋯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必要的政治总结”,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尽管西方国家坚持要在该文件中写上“边界可以根据国际法,以和平手段和通过协议加以改变”,但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从不予承认,到加以承认,从 1972 年仅联邦德国加以承认,到 1975 年欧安会 35 个与会国(包括美国与加拿大,以及除阿尔巴尼亚外的全部欧洲国家)加以承认,这在苏联看来不能不是一个极大收获。形势不同了,过去是苏联向美国要求和平共处, 现在则是反过来了。早在 1955 年 7 月的苏美英法四国首脑日内瓦会议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提出要求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后来,苏联领导人还不断给西方三国首脑写信,提出这类建议。但西方不予理睬。1957 年 6 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给布尔加宁的一次复信中,明白提出欧洲安全问题取决于德国问题的解决。而关于德国问题,在 1955 年苏联同联邦德国举行的建交谈判中,联邦德国就德国的统一问题明白表示,只需德国人民投票就可解决, 拒绝了苏联提出的由两个德国共同努力来找出统一基础的主张。简言之,西方通过联邦德国之口,不承认两个德国之存在。两个德国作为一段时期的一种历史现象,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西方从政治上并不同意这种存在。从50 年代中期起赫鲁晓夫热衷于追求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间的和平共

处,突出需要解决的就是德国问题。尽管赫鲁晓夫曾经虚张声势地于 1958

年 11 月宣布限定要在六个月内同两个德国签订和约,结束柏林的占领状态,

1961 年东德建起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的交通和东西德之间的边界,其实, 其含义还在于迫使西方承认战后已经存在的包括两个德国在内的欧洲政治地理现状而已。现在,美国终于加以承认了。尽管 1975 年 7 月 26 日,美国总统福特动身前去赴会签署欧安会“最后文件”之前夕,发表谈话表示,欧安会文件“不是法律上对与会国有约束力的文件”,美国不会因此而默认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永久控制,他甚至说,美国从来没有,现在也不会“承认苏联对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吞并”。但是,语言上的强硬,无法掩盖美国在有关问题上对苏态度已经有所软化。

更有甚者,紧接着欧安会的召开,美国抛出索南费尔特主义。1975 年 12 月,在伦敦由美国国务卿主持召开的美国驻欧洲国家大使会议上,国务院顾问赫尔穆特·索南费尔特发表讲话,强调“由于目前(东欧)同苏联之间存

在着不自然关系”,“美国的政策必须是争取使东欧人同苏联的关系成为有机的关系的演变”,以便“使它们(苏联和东欧国家关系)不会迟早发生爆炸而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篇秘密报告被有意无意地透露出来。美国一家报纸记者根据法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外交人士的反应,从巴黎发出了一篇报道指出,这个“讲话意思看来是,美国将把承认苏联今后长期统治东欧作为一个交换条件”,“再次确认世界划分为不彼此对立的美苏两大势力范围”。这样的索南费尔特主义,理所当然地引起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领导人的抨击。①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欧安会当然也有自己的打算,而且对欧安会的结果抱有幻想。这就是对第三篮子《人道主义和其他方面的合作》中,关于所谓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包括“家庭团聚”、“旅行”、“青年人之间的会唔”、“改善新闻的传播、取得和交换”、文化和艺术的“交流和合作” 等等规定,他们最感兴趣。从 1977 年 6 月欧安会续会的筹备会开始,至 1980

年 11 月欧安会续会正式举行,美国等西方国家就是强调“人权问题”和“人员、思想的自由交流”问题,这同苏联所强调的“裁军”和“经济合作”等问题,成为尖锐的对立。西方国家想通过第三篮子的货色,象西方舆论所指出的那样,向东方进行渗透、挖苏联的墙脚。这遭到苏联的竭力抵抗。事实证明,欧安会续会只能是旷日持久、难有结果的会议,通过欧安会来挖苏联的墙脚,也只能是西方的一个纯粹的幻想而已。

中国对欧安会的看法,在 1973 年 10 月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八届全体会议上就摆清楚了。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会上指出,“越南停战后不久,美国政府就宣布今年是‘欧洲年’。接着,苏联政府多年鼓吹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举行了第一阶段会议。这表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重点是在欧洲”。“许多国家在这个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谈安全不能只听空话,要看行动;欧洲的安全必须建立在保卫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基础上,不能因为开了欧安会就解除思想武装,丧失警惕,要保障欧洲的安全就必须解除军事集团, 拆除外国军事基地,撤退外国军队,使欧洲各国的相互关系建立在互相尊重独立和主权、完全平等、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的基础上”。中国代表还援引马耳他代表的话指出,“地中海的安全和欧洲的安全是分不开的,当地中海还处于两个超级大国的武力威胁和争夺之下,欧洲也不可能有什么安全”。

中国报纸在宣传中特别强调,不要因苏联在会上大唱“缓和”高调而放松对苏联在欧洲积极加强军事实力的警惕。

美苏旷日持久的核谈判和美国在苏联进攻面前的软弱 1972 年和

1973 年,美苏之间除了举行欧安会的谈判之外,还举行了两场“裁军”谈判, 一场是在维也纳进行的中欧裁军谈判,涉及华约、北约两个军事集团在中欧的 200 万常规兵力问题,一场是在日内瓦进行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涉及美苏战略武器即陆基洲际导弹、发射导弹的潜水艇和远距离轰炸机的问题。这是两场无止无休、几乎是没有尽头的谈判。

欧安会后苏联在非洲和西亚地区的战略是进攻性的,对此美国有些人的态度是软弱的。1975 年,美国也认为是苏联开始“对国际均势的空前规模进攻”的一年。这一年,古巴军队进入安哥拉,次年 1 月古巴军队在安哥拉直接作战,这正是苏联通过古巴从军事上插手安哥拉的紧要关头。尽管当时美

① 转引自 1976 年 4 月 20 日《人民日报》。

国国会对行政部门多所掣肘,但美国政府的态度是软弱的。在苏联攻势面前, 美国仍急切地赴莫斯科就美苏限制战略武器问题举行商谈。

中国采取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全球战略的政策 1974 年毛泽东在会见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时提出美苏之间的关系争夺是其实质,表明了中国的真知灼见,对于美苏争夺中出现的苏攻美守的态势中国也早有察觉,并及时向世界人民提醒。对于苏联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中国主张必须坚决斗争。正是在这几年里,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会见外宾的场合和中国代表团在参加联合国等国际会议的时候,不断宣传中国关于国际形势的看法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全球战略的主张。

1974 年 4 月在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上,中国代表第一次介绍了中国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指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它们都“妄图称霸世界”,都是“新的世界战争的策源地”。1975 年的第三十届联大全体会议上,中国代表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遍及全球。它们在欧洲、地中海、中东、波斯湾、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角逐正在加剧。它们争夺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在三十一届联大上,中国代表指出, “美国在世界上有利益要保护,苏联要扩张,这种情况无法改变”,当时还在联合国指出,“苏联霸权主义是当代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

中国代表还在联合国大会上对当时的裁军问题的形势,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苏美两国自 1969 年开始的关于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历史,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战略武器竞赛史。它们在前一个时期经过激烈讨价还价而达成的所谓限制双方战略武器的协议,既不减少数量,也不限制质量,只是为了保证双方扩充和改进战略武器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八年会谈的过程中,苏联已把本来落后于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发展到与之不相上下。这哪里是什么限制核军备竞赛?苏联和美国将要达成的新协议,也无非是一个限量不限质,而且在分导式多弹头导弹方面还要继续‘向上平衡’的协议。” 这实际是美国人也承认的为双方进行核军备竞赛“制定新的竞赛规则”而已。

对于苏联侵略扩张问题上西方的某些思潮,中国代表曾在联合国大会上指出,西方总是有人想推动苏联霸权主义向东,“把这股祸水引向中国,西方无战事就好”。又指出,“有人带头对扩张主义者搞姑息和退让,企图用承认它的势力范围,给它一点小恩小惠的办法,来转移这个战略重点,是办不到的。”

当时在中国的对外事务中关于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问题,被放到了国际斗争的头等战略地位。中国的人民日报 1978 年 9 月 19 日社论指出,“各国人民要提高警惕,加强自卫力量,认真进行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整个第三世界都要有所准备,第二世界国家也要准备。”

“要不断挫败超级大国、特别是苏联的全球战略部署”,“苏联在亚非抢占战略据点,各国人民就要积极展开斗争,制止它的侵略扩张”;并要求“首先要使人民在思想上武装起来”。

中国人民热诚希望世界和平和国际形势缓和,对于缓和、裁军、反霸等方面,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政策、策略,至 80 年代有重要发展。

① 在 1978 年 5 月联合国大会第十届特别会议上。

四、认真对付苏联霸权主义对中国的敌视和战争威胁。中苏友好同 盟互助条约的失效

苏联继续拼凑“亚洲集体安全体系” 1969 年 6 月勃列日涅夫提出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主张,虽然,从其同美国争霸的全局看,这种“体系” 归根结蒂是为其争霸服务的,并且首先是侵犯到亚洲各国利益的,但从当时形势看,它又确是对付中国的。

1971 年、1972 年,苏联同几个亚非国家(埃及、印度、孟加拉、伊拉克) 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或友好合作条约,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当时中美关系开始改善这一背景下,苏联于 1973 年大肆宣传“亚安体系”。但是, 除了蒙古外,30 多个亚洲国家没有一个明确表示接受“亚安体系”的。1975 年是“欧安会”首脑会议举行的年份,该年美国在印度支那势力陡然削弱, 苏联于是在 1975 至 1976 年又大肆宣传要把“欧安会”推广到亚洲,也无有

收效。至 1979 年一方面是苏联在亚、非的扩张有几分得手,一方面是中美实现建交,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又把“亚安体系”大为鼓动了一番。这里既有对付中美的意图,又有巩固既得“收获”的想法。

在 1973 年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就揭露了苏联兜售“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用意何在,指出,苏联在最近期间重新拣起了早已无人过问的所谓“亚洲集体安全体系”问题,“苏联是一个欧洲国家,是华沙条约的盟主”,却热衷于关心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并举出了 1954 年美国拼凑

矛头指向中国的“东南亚条约集团”的历史,提请人们的注意。在 1975 年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发言中进一步指出了关于“亚洲安全体系”, “苏联的用意,与其说是要维护亚洲安全,倒不如说是要‘填补真空’”, 因为,“正是前不久,一个超级大国刚刚被赶出印度支那”。发言还指出, 苏联是想在这“同时,把世界的注意力转移到亚洲,掩盖它的战略重点在欧洲”,苏联领导鼓吹的所谓“亚洲集体安全体系”,不过是“同另一个超级大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争夺霸权,”“企图分化和控制亚洲国家的一个手段”。

苏联继续威胁和敌视中国 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四大,以及后来的一些正式讲话中,在攻击中国的同时,总要讲什么愿意同中国实现和平共处, 保持关系正常化的话。但是人们看到的是苏联在行动上对中国继续威胁和敌视。

首先,苏联在中苏边界谈判中蓄意不解决任何问题,还利用边界问题进行反华。边界谈判断断续续,而没有前进一步,原因全在于苏联不但拒绝承认过去从中国割去的土地所根据的是不平等条约,还拒绝承认由于苏联违约蚕食中国领土而存在着双方有争议的地区,甚至不承认为谈判边界问题创造有利气氛,需要在有争议地区使双方武装部队脱离接触,保持边界现状,等待平等协商解决边界问题。苏联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歪曲和诬蔑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正确立场和合理主张。1973 年 10 月 26 日苏联塔斯社电,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世界和平大会”上说,中国“继续向苏联提出荒诞的领土要求”。作为一个苏联领导人如此故意颠倒是非,歪曲事实,只能说明苏联对超过条约规定所占领的中国领土,拒绝任何谈判,以达到其继续霸占的目的。领导人这样说,其报纸就走得更远了。1973 年 12 月苏联《远东问题》

说:“北京提出了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可能提出的要求:甚至在边界问题本身得到讨论之前,就借口存在着‘争议地区’而要把边界移到苏联的纵深之内,并且要苏联军队撤出苏联的一些地区。”对此,美联社记者从莫斯科发电中说:“了解中国立场的外交官们说,对他们所说的这种‘夸大的提法’ 感到吃惊。这种提法使人觉得中国人似乎要俄国人退到本国的纵深之内。”① 可见,人们终究是能够识别是非的。

苏联用霸权主义态度对待中苏边界问题,与此相关连的是,他们制造边界武装骚扰事件,侵犯中国主权,破坏和伤害中国边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如 1978 年 5 月 9 日,苏联直升飞机侵入中国东北边境领空,18 艘军舰侵入中国水域,30 名苏军登上中国江岸,还打伤中国居民。1979 年 6 月 30 日苏联直升飞机侵入中国新疆领空。1979 年 7 月 16 日苏联军人在新疆塔城县铁尔沙地区开枪打死打伤中国边民。对这些事件中国外交部分别发表声明和向苏联使馆致送照会,表示抗议、强烈抗议等严正态度,并进行交涉。

苏联在中国北部边界陈兵百万,这一基本战略态势从 60 年代中期以后始终未变。结合苏联在中苏边界谈判中的顽固态度和在中国边境制造事端,中国人民不能不对苏联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苏联对中国的敌视,还表现在经常通过舆论工具,制造离奇的谣言,徒劳地企图诬蔑中国,达到在国际上破坏中国威信的目的。如造谣说当时意大利著名政界人物莫罗被绑架一事,以及甚至多少年前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一事,都同中国有关,等等。对此,明眼人不屑一笑。中国一般地以发表报纸评论或文章来加以揭露和斥责。

1974 年 3 月 14 日,苏联一架直升飞机侵入中国新疆地区纵深,中国截获该机并机上苏联军人三人。3 月 23 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余湛召见苏联驻华大使托尔斯季科夫,面交照会,对此事向苏联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对于这一纯属中国捍卫主权、维护国家尊严的正当举动,苏联政府竟然于 5 月初分别向中国驻苏使馆和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说:“苏联政府坚决要求立即遣返由三人组成的边防直升飞机机组和直升飞机”,甚至在外交场合公开发出警告说,否则中国人必须承担“不可避免的后果”。中国对于这种无理要求和蛮横恫吓,不予理睬。1975 年 12 月 27 日,即过了一年九个月之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通知苏联驻华大使:该架武装侦察直升飞机越入中国新疆地区“纵深 70 余公里,在中国境内飞行 400 多公里,中国公安机关当时将机组人员和直升飞机扣留审查是必要的”。现在“中国公安机关已经查清,并且认为机组人员关于误入中国境内的说法是可信的”,因此中国方面决定将机组人员三人释放,并将直升飞机和机上一切装备、文件资料交还苏方。这一事件的经过,充分显示中国方面在处理上是实事求是的。但是,谁要阻碍中国行使自己的主权,那是不容许的,即使加以威胁也无济于事。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失效 中国人民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也反对苏联对中国进行敌视和威胁。苏联以霸权主义态度对待中国,可是,中苏之间却仍保持着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 1950

年 2 月 14 日签订、同年 4 月 11 日生效的,它将于 1980 年 4 月 11 日期满。

1979 年 4 月 3 日,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作出决定:不延长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日新华社发电指出,“鉴于国际

① 引自 1973 年 12 月 30 日《参考消息》。

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由于并非中国方面的原因遭到践踏而早已名存实亡”。

但是,中国方面认为中苏应维持正常关系。当中国方面将上述决定通知苏联方面时,中国外长黄华告知苏联大使伊·谢·谢尔巴科夫,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中苏之间的原则分歧,不应妨碍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保持和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黄华还表示,为此,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建议, 中苏双方就解决两国间悬而未决的问题改善两国关系举行谈判。①

在中国上述建议下,经过具体安排,1979 年 9 月 23 日,中国政府特派王幼平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就两国关系有关问题同苏联方面进行谈判。但是由于苏方的态度不明朗,迟迟未能就谈判议程达成一致意见。事实是,在举行谈判前夕,“苏联反华运动达到了新的高潮”(1979 年 8 月11 日意大利安莎通讯社语)②。这种敌视态度支配着苏联代表在谈判中的行

动。至 1979 年 11 月 30 日第一轮谈判告结束,未有任何成果。后来苏联于同

年 12 月 25 日武装入侵阿富汗,进一步在中国周围进行战略部署,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中止了这次关于改善国家关系的谈判。

总之,中国在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方面始终是立场坚定和态度明朗的。

① 见 1979 年 4 月 4 日《人民日报》。

② 转引自 1979 年 9 月 23 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