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和尼克松访华

1969 年 7 月,尼克松关岛讲话以后所逐渐形成的尼克松主义,是对杜鲁门主义的一个变更。它开始了美国对全球战略的某些调整,其中也包括对中国的政策的调整。1947 年 3 月,美国政府公开提出的杜鲁门主义,是为了独霸世界而不断进行对外侵略扩张;尼克松主义是为了应付苏联争霸,而竭力维持其原有霸权地位。

关于全球战略的变更,这里有作为美国总统尼克松个人的认识和作为, 但更重要的是当时美国的国内外形势使然。美国经历了侵朝战争和侵略印度支那战争的失败,国力已大为削弱;亚非拉人民反帝反殖运动不断高涨,反美觉悟已大大提高;民族主义国家的和平中立倾向的增强和“不结盟运动” 的发展,证明美国在亚非拉国家中的欺骗作用也越来越小了;西欧各国和日本经济力量的增强及其同美国矛盾的日益剧烈,美国作为西方国家盟主的地位也早已非常脆弱。1971 年 7 月 6 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 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一、中国欢迎尼克松谋求中美接近的信息和中美同时发表尼克松访 华公报

1967 年 10 月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尼克松发表的一篇文章,第一次提

出了同中国接近的主张。1969 年 1 月 20 日,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间接地提到中美建立关系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国家无论大小,它们的人民都不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 1970

年 10 月 1 日,尼克松向《时代》杂志记者发表谈话,第一次公开表示愿意访华。他说:“如果说在我去世之前,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

1970 年 10 月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到联合国参加联合国成立二十五

周年纪念会。1970 年 10 月 25 日叶海亚与尼克松在白宫会晤。尼克松告诉叶海亚,美国已经决定设法使中美关系正常化,要求他作为中介人提供助力。这样就建立了“叶海亚渠道”。1970 年 10 月 26 日,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访美。第二天尼克松与齐奥塞斯库会谈时说,即使不能达到同中国重新建立完全外交关系的最后理想,也可以进行高级私人代表的互访。罗总统答应把他的这番话转达给北京。这就是“罗马尼亚渠道”的开端。

在这同时,从 1969 年 7 月开始,尼克松在对华关系,具体的如贸易及旅

行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放宽措施。1971 年 3 月 15 日,美国国务院宣布

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行的一切限制。1971 年 4 月 14 日,尼克松

宣布结束已存在 20 年的中美两国之间禁止贸易的法令。1972 年 2 月 11 日, 尼克松批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副部长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松动对华贸易关系的一套新建议。此后,所有美国可以卖给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商品,同样可以卖

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对于尼克松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的谋求中美接近的信息,中国都表示欢迎。中国欢迎尼克松派他的特使到北京来进行谈判。1970 年 12 月 18 日, 毛泽东在与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第一次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当斯诺问到,会不会允许象尼克松这样一个代表垄断资本家的人来中国时, 毛泽东回答说,尼克松将受到欢迎,因为他是总统,中美之间的问题毕竟还得同他解决。毛泽东表示,他将乐于同尼克松谈话,不论尼是作为旅游者或者总统来都好。

在这之前,1969 年 7 月,中国释放了两名美国犯人。同年 12 月又释放

了另两名美国犯人。1970 年 7 月,中国释放了以间谍罪被判处 20 年徒刑的詹姆斯·华理柱主教。

1971 年 4 月,经毛泽东决定,邀请在日本参加世界锦标赛的美国乓乒球队访问中国。在松动中美关系方面,中国先以民间往来的形式走出了第一步。

1971 年 7 月 9 日至 11 日,尼克松派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访问了北京,与周恩来举行了会谈,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1971 年 7 月16 日,中美双方同时发表公告宣布中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在 1972 年 5 月

以前的适当时间访华。1971 年 10 月 20 日至 26 日基辛格第二次访问北京, 为尼克松访华进行具体安排。

1971 年 11 月 30 日,中美双方发表公告,宣布中美两国政府商定,美国

总统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将于 1972 年 2 月 21 日开始。

二、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阻挠中国行使合法权利的政策的 破产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在联合国及其所属各种组织的席位,从 1949 年中国人民推翻蒋介石集团的统治,并于 1949

年 10 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理所当然地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行使其权利。这个问题本来是不容任何人置疑的,因为由谁代表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民来回答,而中国人民已经于 1949 年作了回答。但是,从 1950 年起的 20 年来,由于美国采取敌视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这个问题在联合国里竟然始终没有解决。在 50 年代, 美国操纵表决机器,蛮横无理地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问题搁置一边。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反对美国这种“拖延讨论”的手法的时候,美国从 1961 年起,又操纵表决机器,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这样一个简单的程序性问题,硬说成是一个需要讨论决定的实质性问题,要以大会三分之二多数才能通过的“重要问题”。在 1970 年第二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十八国提出的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并驱逐蒋介石集团的议案,讨论表决时就已获得简单多数票。事实上,美国顽固阻挠中国行使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态度,政治上、道义上已经失败了。

1971 年 7 月 16 日,中美同时发表尼克松将要访华的公报以后,美国在联合国中继续排斥中国的政策看来已走到尽头了。可是,要求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痛快地认识和清算其反华错误是困难的。尼克松政府还想在联合国的中国席位问题上捞到一点稻草。1971 年 4 月 28 日,美国国务院宣布说,美国认为,对台湾和澎湖列岛的主权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将来要

在国际上求得解决”。美国国务院发表这个声明的目的,是为了能在联合国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保留蒋介石集团在联合国大会里的席位,妄想在联合国奠定“两个中国”的法律基础。

1971 年 7 月 15 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18 国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吴丹,要求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问题作为紧急问题列入第二十六届大会议程。18 国并联合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了决议草案,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1971 年 8 月 17 日,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乔治·布什,根据美国国务

卿罗杰斯 1971 年 8 月 2 日“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的声明”,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一封信和一份备忘录,正式要求把所谓“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的议题,列入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的议程。对此,1971 年 8 月 20 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美国政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当有代表权”,同时又主张“应当规定不剥夺中华民国的代表权”,这是尼克松政府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的大暴露。对此,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并且坚决反对。

中国外交部的声明还郑重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类似的荒唐主张,坚决反对“台湾独立”的阴谋。只要在联合国里出现“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地位未定”或其他类似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坚决不同联合国发生任何关系。中国政府的这一严正立场是不可动摇的。不管任何人,在任何时候,用任何形式推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之类的阴谋,都永远不可能得逞。

声明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把蒋介石集团驱逐出联合国,这是一个问题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把蒋介石集团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必须完全恢复。

声明还指出,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18 国提出的决议草案中的主张,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唯一正确的合理的主张。

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举行的时候,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专题辩论从 1971 年 10 月 18 日开始,至 10 月 25 日晚结束。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联合提案,这时由 18 个参加国增加到 23 国。在讨论过程中,美国和日本则合伙炮制了两项制造“两个中国”的提案,一个是所谓“重要问题”提案,即从联合国驱逐蒋介石集团是一个所谓“重要问题”,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另一项提案,所谓“双重代表权”提案, 即由中国在联合国享有安理会席位,而由台湾当局继续占有联合国大会席位。但是,在约 80 个会员国代表作了发言的为时一周的辩论中,十分清楚, 美、日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是再也行不通了。尽管美国和日本的代表, 到处奔走,对所有能施加影响的国家的代表,威胁利诱,极力拉拢,甚至直到正式表决前几分钟,美国还指使某些国家出面要求推迟表决,“以便说服一些仍然动摇的国家支持美国提案”,但形势比人强,美国的所有手法完全破产了。不但推迟表决被大会拒绝,美国的所谓“重要问题”提案也以 55 票赞成(包括蒋介石集团一票)、59 票反对、15 票弃权而被大会否决。在最

后表决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国提案时,美国代表布什作了最后的挣扎,还想删去提案中关于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代表出联合国的一节,这在代表们的反对声中,经过大会主席马利克的裁决,遭到失败。至此,眼见大势已去,蒋介石集团的“外交部长”周书楷被迫宣布退出联合国组织,并随即领着他手下的人离开了会场。接着,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国提案以76 票赞成、35 票反对、17 票弃权的压倒多数获得通过。由于以上两项提案表决的结果,“双重代表权”提案成了废案。

中国的合法席位在联合国组织的恢复,挫败了美国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又一次打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它反映了新中国有很高的国际地位,也反映了世界上人心的向背和时代的潮流。

基辛格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阿尔巴尼亚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美国的双重代表权和把安理会席位给北京的提案,我国政府花了很大的力量去制订和提倡,却根本没有表决。问题的实质在于,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它们当中很多国家长期以来感到苦恼,一方面它们不愿同我们对立,另一方面讨好强大的中国又对它们有利。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的时候,他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惩罚。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因此,国务院要制订一项‘合理妥协’方案的全部努力都毫无用处。”这一番话一定程度上老实地道出了美国政府逆潮流而动的失败窘境。

从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团出席了历届联合国的会议。在联合国这个国际讲坛上,从此也能听到中国人民的声音了。中国同广大会员国、特别是第三世界会员国一道,为促使联合国在贯彻执行宪章宗旨和原则方面发挥积极有益的作用,正在作出自己的努力。

三、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

1972 年 2 月 21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进行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美国总统的来访。周恩来亲自去机场迎接。当天下午,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表示了对他的欢迎,并作了重要讲话。在尼克松动身来中国之前,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都作出了支持尼克松访华的决议。对于这次访问, 无疑中美双方都给予了应有的重视。

当天晚间,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周恩来在宴会祝酒词中说: “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 20 多年。现在, 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目前,促使两国关系正常化,争取和缓紧张局势,已成为中美两国人民强烈的愿望。我们相信, 我们两国人民这种共同愿望,总有一天是要实现的。”尼克松在祝酒词中说: “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在我们讨论我们分歧的时候,我们哪一方都不会在我们的原则上妥协。但是,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我们没有理由要成为敌人。”

中美双方的具体会谈,是在中国总理周恩来和美国总统尼克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等人之间举行的。会谈在北京举行了 4 天,移至上海

继续举行。关于 4 天的会谈,周恩来说:“我们双方之间有巨大的原则分歧, 经过认真、坦率的讨论,使彼此的立场和主张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这对双方都是有益的。”又说:“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这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将坚持不渝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在同一场合,即在尼克松举行的答谢宴会上,尼克松说:“4 天以来,我们已经开始了拆除我们之间这座(中美之间)城墙的长期过程。我们开始会谈时就承认我们之间有巨大的分歧,但我们决心不让这些分歧阻碍我们和平相处。”

显然,由于 20 多年来美国敌视中国的结果,加以双方对许多国际问题看法的重大分歧,两国之间存在着紧张的不正常的关系,在一次访问中是不可能把两国之间分歧都解决的;尤其因为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有些分歧也是不可能解决的。但是,如果美国政府真是按照尼克松在访问中国的头几天所表示的,需要双方“进行会谈”,不要“成为敌人”,要“和平相处”等那样的态度行事,那末两国之间的紧张和不正常关系,是有可能改变的。

在举世瞩目下,1972 年 2 月 28 日,中美两国政府领导人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公报指出双方就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肯定这种“坦率地互相介绍彼此对各种问题的观点”,“是有益的”。公报内容主要是三部分:(一)阐明了双方对国际形势的各自立场和态度;(二)双方考虑到国际关系的准则而就某些问题作出共同声明;以及(三)就两国关系之间一些问题或者双方共同作出声明或者各自分别作出声明。

两国关系中最突出的是台湾问题。正是在这份上海公报中,美国在同新中国打交道中第一回公开正式承认,中国只有一个,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且肯定了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从台湾全部撤出的最终前景。公报说: “双方回顾了中美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严重争端。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 ‘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在公报中,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在两国关系方面,双方在公报中共同表示,要为发展两国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以及逐步发展两国间的贸易”, “提供便利”。

公报中关于国际关系的准则及由此而作出的共同声明,由于包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反霸条款,而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公报说:“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公报还说:“考虑到国际关系的上述这些原则,双方声明: “——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 “——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

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

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

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

至于关于国际形势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的部分,在公报中也占有突出的地位。这是这份公报的特色。中国方面在关于公报如何写法问题上,坚持以这种方式来表明双方的分歧,认为这比单是用含蓄、笼统的习用的外交辞令来加以回避要好。世界上会有许多人要阅读这份公报,而中国对国际问题的全面看法究竟是什么,人们也就清楚了。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对当时还在进行的美国的侵越战争仍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公报中也是说得明明白白的。人们清楚,当着美国政府领导人因国力衰落,为了应付同苏联的争霸, 而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把自己的军事力量有所收缩,主动作出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实际是承认其以反华为中心的美国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战略的失败的时候,中国是没有理由不在这方面跨出一步的。要紧的是跨出这一步的同时,中国坚持原则的立场不能被任何人所误解。公报中的这一部分恰恰把中国坚持原则的立场,表示得极为鲜明。公报说:“中国方面声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大国不应欺负小国,强国不应欺负弱国。中国绝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 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一切外国军队都应撤回本国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作的努力,坚决支持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的七点建议以及在今年 2 月对其中两个关键问题的说明和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联合声

明;坚决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 1971 年 4 月 12 日提出的朝鲜和平统一的八点方案和取消“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的主张;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对外扩张,坚决支持日本人民要求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和中立的日本的愿望;坚决主张印度和巴基斯坦按照联合国关于印巴问题的决议,立即把自己的军队全部撤回到本国境内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停火线的各自一方,坚决支持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维护独立、主权的斗争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人民争取自决权的斗争。”

公报在最后表示,“两国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会对缓和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作出贡献”,双方将通过各种渠道,继续交换意见,以具体磋商“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表明:就公报文字看,中美关系将可能在新的基础上发展。这是美国对中国政策的调整;它构成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组成部分。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从上海公报可以看出:美国承认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根据中国只有一

个,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对此美国将不提出异议这样的立场来处理中美关系。考虑到在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历次会议上,中国对中美关系历来坚持的两项原则:一是中美两国之间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是美国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军,那么,美国的政策确实比前有了一些改变。虽然纸面上的东西, 并不等于现实,但只要这种势头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对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是有利的。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是尼克松主义代替社鲁门主义的一个具体体现,是中国在中美关系中坚持不懈的原则斗争对美国反华政策的一个胜利。从中国方面来说,接待尼克松访华,促进了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进程, 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的两个战略方向上存在重大敌手的处境,是有利的,也是重要的。它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