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

长诗《荒原》是 20 世纪西方文学里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欧美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时代精神——西方文明的堕落、理想的幻灭、感情和精神上的“荒原”。

全诗共分五章。第一章《死者的葬礼》。诗人以荒原象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文明,它象四月的天气一样需要水的滋润,需要生命。而这里只有空虚和堕落,充满了庸俗和低级的欲念。四月的欧洲成了“最残忍的一个月”,春天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死亡。第二章《对奕》描写了两个场景:上流社会妇女的卧室和小酒馆里两个人的对话,对照不同层次的人的生活,得出一个“整个社会都在堕落,整个社会都腐败”的结论。第三章《火诫》写情欲之火造成的庸俗猥亵、空虚而无真实的爱。结构比较复杂,进一步用今昔对比来表现现代人的堕落。第四章《水里的死亡》认为神话中有过的复活是不可能的,死是不可避免的,生命之水也拯救不了人类。第五章《雷霆的话》又回到第一章的主题,用三个客观对应物来描写欧洲这片干旱的“荒原”。宣扬宗教的“给予、同情、克制”。认为造成现代“荒原”的原因是人们失去了信仰,人类因堕落而丧失了自救能力,挽救现代世界于危急之中是不可能的,人类必将走向灭亡。

《荒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社会进行了真实的描写:一片混乱、衰退和堕落。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信仰丧失和纲纪崩坏,是一种

历史的永恒和循环,否定了这是特定社会制度的产物。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荒原》在艺术上有许多特点。第一,作者在诗中大量引用或更动欧洲文学中的情节、典故和名句。把神话与现实相对照,达到古今对比、发人深思的效果。第二,作者在这首诗里运用了“戏剧独白”的艺术手法,对传统的叙述人称进行了革新,既非第一人称,也非第三人称,它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他是个多功能的主人公,有时是历史的人,有时是现代的人,有时是神话中的人,有时是现实中的人。他引导着读者,在地狱般的荒原中游历。第三,《荒原》各章节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联系,仅以四季的时序作为外在结构, 通过对比、对应等手法而形成一个艺术态体。第四,全诗极少用韵,大多是有节奏的自由体,引用了 6 种外国语言,语言变化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