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马克

雷马克(1898—1970),德国小说家。原名埃里希·保罗·雷马克。1898 年 6 月 22 日出生在德国的奥斯纳布吕克市,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小书籍装订工场。雷马克在本地中学学习,没毕业就被应征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经历了许多战役,先后受伤 5 次。退役后,雷马克从事过教师、会计、石匠、司机、记者等多种职业。1931 年,他移居瑞士。1933 年希特勒上台后,雷马克的著作被列为禁书而遭到禁毁。1938 年,他被法西斯当局剥夺了德国公民权。1939 年流亡美国,1947 年加入美国籍,1948 年转居瑞士直至逝世。

雷马克在 1929 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被誉为“古今欧洲书籍的最大成就”,使他成为世界著名的作家。作品出版发行后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被译成 29 种文字,销售数达 800 万册之多。小说之所以大获成功, 原因在于描写战争的那种超乎寻常的真实,作品在艺术手法上受自然主义影响较大,对战争的残酷性描绘得细致入微:堑壕中的血与泥、肿胀的死人肚子、溅满战壕墙壁的脑浆,蛇一样弯弯曲曲的人的内脏⋯⋯彻底撕下了战争

那冠冕堂皇的浪漫主义外衣,对战争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控诉。《西线无战事》着重描写参加战争的普通士兵的心理感受。他们直接从校门来到前线,他们不了解生活,也不了解这场战争,他们是一群天真烂漫而又容易受骗的青年。残酷的战争使他们的精神和肉体经受了极大的痛苦。他们一方面想要遵循人道主义的原则,而另一方面,职责又要求他们作为杀人的工具来捍卫“祖国的尊严”。这种矛盾心理始终都在煎熬着他们,直至他们全部丧身于战场之上。在这部作品中,雷马克没有揭示出战争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只是从道德的角度来描写这场战争,认为它残酷而不人道。希望人们对战争产生恐惧心理,进而达到厌恶战争的目的。这样写就削弱了小说的批判作用。但是,它的发表对战后的反战宣传与和平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与法国巴比塞的《炮火》(1916)、德国雷恩的《战争》(1928)等被列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优秀反战小说。

继《西线无战事》之后,雷马克又发表了长篇小说《归来》(1931)。讲述了那些躲过战争榴弹的人却被世界所压垮的故事。他们从前线回到和平的环境之中,阶级和财产的隔阂立即起了作用,使他们又变成了小市民。他们借酒浇愁,挥霍金钱,讨厌“愚蠢的社会习俗”,甚至希望重新回到前线去过那种非人的士兵生活。

1938 年,雷马克发表了长篇小说《三个战友》。这部作品的具体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模糊不清,描写了曾经参加过一战的那批青年人在战后十年中的生活和奋斗历程。他们变得玩世不恭且沉默寡言,只有心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时刻都没有消失。尽管它在艺术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终究是偏离了德国流亡文学的主流,落在了时代的后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马克创作了两部描写德国流亡者遭遇的长篇小说——《爱邻人》(起初在美国以《流亡曲》的书名出版,1941)和《凯旋门》(1946)。

《爱邻人》集中描写了两个人物:从集中营逃出来的反法西斯主义者施泰纳和因人诬告而被迫离开德国的少年路德维希·克恩。他们相依为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作品描写了他们所遭到的苦难和痛苦的精神状态。他们是被纳粹专制统治毁掉的一代青年的代表。

《凯旋门》的发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度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它写外科医生雷维克从纳粹德国越狱逃到巴黎,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沉着勇敢的精神,集中营和流亡生活都没有使他屈服。一方面,雷维克耐心地潜伏着, 准备伺机扑向敌人。他遇见曾经对他施以酷刑并逼死他妻子的纳粹军官,最后杀死了这个军官。另一方面,雷维克对他的病人关怀备至,每一次手术的成功都使他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他随时准备贡献自己的一切来帮助别人,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部小说通过两条线索表现了主人公爱与恨的强烈感情。

雷马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的小说,摆脱了那种夸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的影响的观念,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赋予作品新的思想内容。类似的作品还有他在 60 年代发表的《里斯本之夜》(1962 年),书中的主人公最后参加了志愿军并与法西斯斗争到底。1971 年,雷马克逝世后出版的小说《天堂里的阴影》也表现了这一类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好几年之后,雷马克才把其作品直接转向反法西斯题材。1952 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生命的火花》。这是一部描写纳粹集中

营的作品,表现了纳粹分子的残暴和营中战士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954 年,雷马克创作了长篇小说《生死存亡的年代》。这是他的创作生涯的顶点之一。这部作品再次接触到战争问题,并对战争作出了接近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小说的主人公是位德国年轻的士兵格列贝尔,他于德军在苏联节节败退之际回国休假,看见自己的家乡已成一片瓦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和平梦彻底破灭了。这时,雷马克与伊丽莎白之间的爱情又唤起了他对生活新的希望。他决定设法使战争永远不再发生。休假期满,有所醒悟的格列贝尔回到前线,打死了一个法西斯分子,救出了几个游击队员, 自己却被一个苏联游击队员击毙。这部作品反映了纳粹主义和人民利益的对立,描绘了法西斯给德国人民所带来的灾难,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一代对生活出路的苦苦探索和追求。

1956 年,雷马克发表了另外一部长篇小说《黑色的方尖碑》。在这部作

品里,作者对 20 年代初通货膨胀时期的德国社会现实进行了真实描写,我们从中又看到了在《西线无战事》和《归来》中出现了被毁灭的一代的形象。主人公博德默尔中学未毕业就被征召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5 岁时,当了克罗尔墓碑公司广告部主任。他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痛恨教士和将军。他靠各种本领,在通货恶性膨胀的时代挣扎着活了下来。黑色的方尖碑在作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是克罗尔公司已故老板在 60 年前公司成立时购进的一块墓碑,几十年来它一直立在公司大门口。由于社会动荡和通货膨胀的不断恶化,昔日身价高贵的它,现在却成为一个醉鬼司务长的便溺之所。最后,它给一个妓女做了墓碑。这个墓碑经历了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亲眼目睹了在通货膨胀中巧取豪夺、大发不义之财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丑恶嘴脸。同时, 它也提醒人们,一刻也不能忘记同新的战争隐患进行斗争,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

除了小说以外,雷马克还在戏剧创作上进行了尝试。1856 年,他写了剧本《最后一站》。它结构严谨,戏剧性很强,充满反法西斯精神,获得了成功。

雷马克的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借来的生活》(1959)和《里斯本之夜》(1962)等。

雷马克在现代德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提出了一系列十分独特的问题,创造了一批“雷马克式”的人物。他的创作是紧紧地同自己祖国的命运维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德国历史的反映。他的艺术风格接近于美国的海明威,描写事物的手法具有客观、沉静和简洁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