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派文学
现代派文学又称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自 19 世纪以来产生并流行的文学
流派。从 20 世纪初到 20 年代,是现代派大发展的时期。主要的代表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
两次世界大战所引起的动荡,必然孕育动荡不安的社会心理。对欧美各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战争和战后形势使他们感觉到整个文明的危机,预感到人类的灭亡。他们的内心充满难以名状的迷惘和困惑。他们仇视工业化,仇视“机器时代”,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战争的根源,害怕新的战争和革命的爆发。他们的精神世界深陷迷途,看不清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感到生活整个说来没有意义, 并不渴望将来的美好生活。现代派文学正是这一部分人的思想情绪的曲折反映。他们把自己的主人公的主观世界与他们在作品中不肯反映的客观世界对立起来,认为只有人类的内心世界是“实在的、永恒的”,对现实作真实的反映,是轻视某种高度智慧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各种反理性主义哲学思想是现代派作家所依据的哲学理论,是现代派产生的思想根源。如叔本华(1788—1860)的“唯意志论”, 柏格森(1859—1941)的“生命哲学”,克罗齐(1866—1952)美学中的“直觉主义”,尼采(1844—1900)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1856—1939) 的“精神分析学说”和萨特(1905—1980)的“存在主义”等等,都对现代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后期象征主义是相对于 19 世纪的法国象征派而言的。到了本世纪 20 年代,象征主义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现代主题的开拓和创作手法的革新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成为一个很有影响的世界性的文学流派,被称为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艾略特、法国的瓦莱里、爱尔兰的叶芝和美国的庞德等。他们主张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等艺术手法来表现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力求艺术形式的蕴藉、浓缩和精炼。艾略特的长诗《荒原》
(1922)是这一流派中的力作,在内容上曲折地反映了西方的社会生活,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集中反映了一批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
表现主义兴起于本世纪初,二三十年代时盛行于德国、奥地利、北欧、俄国和美国,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卡夫卡和美国的奥尼尔等。这个流派对资本主义的黑暗现实有着盲目的反抗情绪,认为“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 过分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的精神和内心激情,揭示人物的灵魂,即内心世界和潜意识。作品通常是使用抽象的象征性手法来表现具有深刻哲理的问题,大量运用内心独白、梦景和潜台词,其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的变形或扭曲。卡夫卡的《变形记》(1915)和奥尼尔的《琼斯皇帝》(1921)是这一流派中的代表作,享有广泛的国际声誉。这个流派对后来的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是本世纪 20 年代产生于法国、后来流行于欧美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是由“达达主义”演变而来的。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布勒东、艾吕雅
和阿拉贡。1924 年 10 月,由布勒东发起,组织了超现实主义的团体,并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阐述了这一流派的艺术主张和创作特点。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现实,而是超现实。提倡“无意识写作”,即用不受理性或美学、道德准则制约的无意识的写作方法来表现人的梦幻等潜意识活动。因此,作品所表现的常常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细节和不知所云的符号,扑朔迷离且晦涩难懂。超现实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青年一代头脑中的价值观被破坏和信仰危机在文学上的反映。阿拉贡的散文集《巴黎的乡下人》(1926)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品。
存在主义文学是 30 年代末期产生于法国,以宣传存在主义哲学为目的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萨特(1905—1980)和加谬(1913—1960)等。萨特的存在主义宣扬“存在先于本质”,认为“存在”即“自我”,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应该是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感受,而不是艺术的再现客观世界。萨特的剧本《禁闭》(1944)和加谬的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作品,集中表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思想,描写了主人公的孤独、失望和恐惧的阴暗心理,既有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也有抽象的哲理寓意。
意识流小说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于本世纪 20 至 40 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代表人物有爱尔兰的乔伊斯、英国的沃尔夫、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美国的福克纳等。意识流小说是所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中流传最广且影响最大的一种。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把意识比喻为流动的“河流”或“流水”。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绵延”的“心理时间”或“主观时间”的概念。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则进一步地提出了潜意识和本能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这一理论,对意识流小说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14—1922)、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1929)、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1906—1913)和沃尔夫的《黛洛维夫人》(1925)都是著名的意识流小说。他们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有意忽略故事情节的连贯和完整,运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等手法来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的轨迹,充分地体现了意识流文学的特点,对其它文学流派产生了很大影响。
两战期间的欧美现代派文学除了上述几个主要流派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小流派,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现代派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不断地向外扩大影响。20 世纪在日本兴起的“新感觉派”就是这一影响的产物。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是吸收外来文学营养使之民族化、继承民族传统使之现代化的过程。虽未形成自己的现代派,但是一些文学社团和个人曾对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包括各种文学形式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作了全面介绍和广泛的吸收,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学遗产进行了重新评价,促进了文学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文学各个领域的开拓者,包括鲁迅、郭沫若、周作人、田汉等人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显示出了现代化与民族化兼而有之的特征。同样,这种思潮也影响了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许多文学社团,涌现出胡适、李金发、戴望舒等一批从事现代派创作的诗人和作家,对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一大批有爱国心和责任感的作家积极地投入到民
族救亡运动之中,为国家的生存而奔走呼号。在这种形势之下,现代派在中国的影响也渐渐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