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及其他剧作

抗战爆发后,曹禺为宣传抗日救国,于 1938 年与宋之的合作写了《黑字二十八》(又名《全民总动员》)。又在川南的江安创作了独幕剧《正在想》、四幕剧《蜕变》和三幕剧《北京人》。

《蜕变》通过描写某省立伤兵医院在战争期间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希望整个民族在战火中能够“蜕”旧“变”新的美好愿望。

《北京人》是曹禺继《雷雨》、《日出》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描写了抗战前北京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纠纷和无可挽回的衰败。作家着重描写了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对人精神上的摧残和毒化,塑造了一系列带有时代特色的人物:自私的老太爷曾皓、无能的大少爷曾文清、王熙凤式的大奶奶思懿和满腹牢骚的姑爷江泰。他们面对家庭的衰败无能为力,只有瑞贞和愫方勇敢地冲出了大家庭的牢笼,走向新生活。作品通过曾老太爷和暴发户杜家同争一口寿木的情节,来象征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要灭亡的结局。剧中的“北京人”是以一个汽车修理工身份出现的,他既是一个远古时代的象征,又是未来新人的象征。作家想通过他来肯定过去和未来,否定现在,并且通过他的暗示为人们指出一条奔向新生活的路。

《北京人》在艺术上的发展在于语言的诗化,全剧始终贯穿了一种浓郁的抒情气氛,显现出清新而又深沉的艺术风格。

1942 年,曹禺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话剧,对小说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1943 年,发表独幕喜剧《镀金》,讽刺小市民自私和虚荣的心理。1946 年,曹禺发表了剧本《桥》(未完),1947 年编写电影剧本《艳阳天》并导演此片,表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曹禺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并继续进行话剧创作,出版了《明朗的天》(1954)、《胆剑篇》(1961,与梅阡、于是之合作)、《王昭君》(1978),其中《明朗的天》在 1956 年的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期间荣获剧本和演出一等奖。此外,曹禺还出版了《曹禺选集》及散文集

《迎春集》。

曹禺的作品多选取具有强烈时代性的题材,善于把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在艺术上,他借鉴了欧洲近代剧的写作技巧, 精心设计戏剧结构,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长于组织戏剧冲突,语言富有个性和动作性,笔调多具有浓郁的抒情特色。曹禺的剧作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在新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