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
- 生平与创作
乔伊斯,J.(1882—1941),爱尔兰小说家、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在小说方面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家。生于都柏林一个穷公务员的家庭。他的父亲是爱尔兰民族领袖查理斯·帕尼尔的忠实支持者。乔伊斯早年就读于天主教办的公学,但这并没有把他培养成天主教徒。中学毕业前,他同宗教信仰决裂, 决心献身于文学事业。他在都柏林大学攻读过文学和哲学,1902 年毕业后赴巴黎学医,开始了他漫长的流亡生涯。1903 年,因为母亲病危,他回到家乡并开始创作短篇小说。1904 年 10 月,乔伊斯携同妻子诺拉一起离开爱尔兰, 直至 1941 年逝世,他一直侨居欧洲,摆脱了来自民族与宗教两方面的影响和压力,自由地从事创作。
乔伊斯虽然大半生流亡欧洲大陆,但他的作品却全部以爱尔兰生活为素材,以都柏林社会为背景,他一直为爱尔兰人民获得精神上的解放而创作。
乔伊斯的第一部作品是一部名叫《室内音乐》(1907)的象征主义诗集。第二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04—1914),描写了都柏林中下层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琐事,反映了那里各种人物的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全书包括 15 个短篇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各自的人物与情节。贯穿这些故事的主题是“瘫痪的都柏林”,揭示了社会环境给人们的思想带来的幻灭与消极。该书的创作手法以现实主义为主,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 如《死者》、《泥土》、《伊芙林》等。
《死者》是这部小说集中的最后一篇,也是最著名的一篇,堪称英国现代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主人公盖布锐与妻子格瑞塔一起去姑母家参加圣诞节晚会。妻子在晚会上听到一首旧歌,勾起了她对旧日情人迈克·富瑞的怀念之情。富瑞因热恋格瑞塔而死去,他们之间纯真的友谊和爱情,深深地打动了盖布锐,他的心情是复杂的,“该是他动身去西方旅行的时候了”,这句话具有多层含义,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1916 年,乔伊斯发表了自传体中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通过主人公斯蒂芬·代达罗斯的成长过程,描绘了现代艺术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反映了乔伊斯对爱尔兰社会的不满和强烈的孤独意识。小说以不同风格的语言来表现作者各个不同时期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最后提出了一套文艺理论, 认为作家应该从作品中隐退,应该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这些理论对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 1914 年到 1922 年,乔伊斯用了 7 年时间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这部小说使他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
乔伊斯在晚年几乎双目失明,女儿又住进精神病院。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坚持写作,完成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芬尼根的守灵夜》(1939)。作者用梦幻般的语言描写了一场梦幻,是一部难懂的小说。
作品描写了都柏林酒店老板伊尔威克梦中的经历,在梦中,他看到爱尔
兰和全世界的历史从他头脑中经过,人类因原罪而堕落,情欲和战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因为情欲创造人,而战争毁灭人。人类历史便在两者之间得到发展。表现了当代世界已进入死亡期的最后混乱。作者有意使作品难于理解,使用了十几种文字,而且把英语单词拆散,重新拼成新词,其中有着复杂的含义。乔伊斯认为现实生活就象这部书一样不可能被人们完全弄懂。乔伊斯的其他作品还有抒情诗集《一分钱一首的诗》(1927)和剧本《流
亡者》(191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