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腾崇拜
“图腾”,原为北美洲土族印第安语“totem”音译过来的,意为“他的亲属”、“他的标记”。它可以是某种动物或某种植物、或其它自然物和想象物,一般以动物为主。图腾崇拜指以特定的物类为敬拜对象,有氏族图腾、胞族图腾、部落图腾、部落联盟图腾。特定的图腾表示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所有成员之间共同的敬拜对象,原始人或认为图腾是他们这个群体共同祖先和来源,或认为是他们增加力量取得生活资料的源泉,或认为是他们能战胜自然界之物侵害和战胜敌对群体的保护者。批评的态度,另一方面并没有坚决谴责战争,发表了一系列改良主义的理论,反对暴力革命。1919 年发表了揭示英国资产阶级社会没落的剧作《伤心之家》,作者称这就是“大战前夕文明而懒散的整个欧洲的写照”。1929 年发表的剧本《苹果车》,揭露
了英国黑暗的政治内幕。此后,他又陆续发表了《真相毕露》(1932)、《搁浅》(1933)、《女百万富豪》(1936)和《日内瓦》(1936)等剧作,对英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小说家、戏剧家高尔斯华绥在这个时期发表了《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的后两部《骑虎》(1920)和《出租》(1921) 以及《现代喜剧》三部曲(1924—1928)。这些长篇小说,表现了英国资产阶级家庭的没落。小说家威尔斯以科学幻想小说的形式,宣传他的改良主义理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法西斯主义。
与此同时,在英国文坛出现了一批年轻作家,代表了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新生力量,主要有曼斯菲尔德、奥尔丁顿、克洛宁等。
曼斯菲尔德(1888—1923),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她的作品大多是描写资产阶级的家庭琐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揭露的同时,往往又流露出苦闷和消极的情绪。这种人生态度展现了战后一部分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她的主要作品有《幸福》(1920)、《游园会》(1922)、《鸽窝》(1923)和《幼稚的东西》(1924)等。曼斯菲尔德是 20 世纪英国文学界具有最优秀风格的作家,她的笔触细腻、简洁、流畅而富有诗意,是心理分析的行家。
奥尔丁顿(1892—1962),被誉为 20 世纪最有才能的英国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活动是从诗歌开始的。奥尔丁顿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痛恨帝国主义战争。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英雄之死》(1929),这篇小说是英国反战文学中最优秀的,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群众强烈的反战情绪,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虚伪和欺骗。他在《上校的女儿》(1931)、《所有的人都是敌人》(1933)、《真是天堂》(1936)等小说中,也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他的作品富于人道主义精神,但常常流露出悲观的情绪。
克洛宁(1896—?),30 年代英国文学界的一位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帽商的城堡》(1931)、《群星俯视》(1935)和《堡垒》(1937)。其中的《群星俯视》是克洛宁的代表作,表现了二三十年代英国煤矿工人的困苦生活和罢工斗争,反映了企业主和工人之间的冲突。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在这一时期,英国的另外两位作家毛姆(1874—1965)和赫胥黎(1894
—1963),就其创作性质和倾向而言,是处于现实主义的边缘。毛姆是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主要的成就在小说创作上。毛姆的成名之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所写的长篇小说《人类的枷锁》(1915)。这部作品带有自传成分。表现了作者的世界观中的虚无主义倾向。同时,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语言精炼且轻松幽默。赫胥黎是小说家、诗人及剧作家,他是著名的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的孙子。他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是某些概念和思想的化身,因此他的小说被称为“概念小说”。《旋律配合》(1928)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思想意识的冲突,描绘了“迷惘的一代”的苦闷和徬徨,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英国资产阶级文化的危机,战后的英国成为现代
主义文学流派的发源地。意识流小说、象征派诗歌、意象派诗歌等在文坛兴起,出现了乔伊斯、沃尔夫、劳伦斯、叶芝、艾略特等现代派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对 20 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意识流小说起源于英国,乔伊斯和沃尔夫是这一流派中重要的代表人
物。乔伊斯(1882—1841),爱尔兰小说家、诗人,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这部小说打破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以主人公接连不断的下意识行动和内心独白,构成了一幅复杂的社会图景,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孤独、绝望的情绪。乔伊斯因此获得了国际声誉,在文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沃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也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她反对现实主义传统的作家,追求绝对的“创作自由”。她的小说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以精湛的心理描写见长。沃尔夫的主要作品有《达罗威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
《海浪》(1931)等。其中的《达罗威夫人》描写了女主人公从早晨到晚上共十二个小时的生活和她在这一阶段的所见所闻,并对她几十年的生活经历进行了追忆。这部作品宣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其创作手法具有鲜明的意识流特征。沃尔夫的另外两部小说则借用了音乐的结构和技巧,属于比较典型的音乐小说。
劳伦斯(1885—1930)也是一位著名的现代派作家。他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应用于小说创作之中,强调人性中的本能因素,把性欲描绘成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因此,他的作品一直引起世人的关注和争议。劳伦斯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其成就是在长篇小说方面。主要作品有:《儿子与情人》
(1913)、《虹》(1915)、《恋爱中的妇女》(1921)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等。
叶芝(1865—1939)和艾略特(1888—1965)则是在这一时期活动在英国文坛的两位著名诗人。他们是欧美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
叶芝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他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叶芝的先期创作由于受到当时的诗人和画家的影响而表现出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倾向,脱离了现实生活。90 年代以后,他的诗风趋于坚实明朗。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1916 年的复活节》(1921)、《谁与弗洛斯同去》、《梦见仙境的人》和《秘密的玫瑰》等。充分表现了爱尔兰民族特有的热情和想象。后期是叶芝创作的成熟阶段。他的作品接近于人民的生活,具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哲理诗三种因素,语言洗炼且诗风雄劲,运用了含义复杂的象征手法,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推进了欧洲诗歌向后期象征主义的演变。主要诗作有《钟楼》(1928)、《驶向拜占庭》(1928)、《盘旋的楼梯》
(1929)、《拜占庭》(1929)等。这些作品表现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不满,歌颂了贵族文化。叶芝于 1923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艾略特则被西方评论界视为英美现代诗歌创作和理论的一代宗师。他的长诗《荒原》(1922)是后期象征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作。由于艾略特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1948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0 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多次举行“反饥饿大进军”。由于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使得英国工人阶级文学有了新的发展。一些左翼作家创作的“社会小说”是 20 世纪英国文学的重要成就之一。索默菲尔德便
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于 1908 年生于伦敦,早期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930年加入了英国共产党。他的主要作品有《五一节》(1936)、《西班牙志愿军》(1937)、短篇小说集《生还者》(1947)和《遗产》(1956)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斗争精神。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英国进步文学中,爱尔兰剧作家奥凯西(1884— 1964)占有重要的位置。他出生于都柏林一个贫穷的家庭,3 岁丧父,12 岁
时就干活谋生,饱尝了人世间的饥寒交迫,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有较深刻的认识。奥凯西是爱尔兰工会运动的积极分子,多次参加了大罢工和武装起义。他的创作便是其个人经历和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代表着进步的文学倾向。
奥凯西的创作大体上可分成两个阶段。他的早期作品有剧本《枪手的影子》(1923)、《朱诺和孔雀》(1924)、《犁和星》(1926)等,集中表现了爱尔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揭示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的本质。30 年代以后,奥凯西加入了共产党,这使他的创作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对无产阶级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剧本《星星变红了》(1940) 和《给我红玫瑰》(1942)等。作者把爱尔兰人民的解放斗争与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奥凯西的创作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
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也是战胜国,但是却大伤元气。战后,社会矛盾尖锐,经常出现政治危机,经济萧条,同英国一样沦为美国的债务国, 逐步走向衰落。
战争的爆发同样也震撼了法国文坛,人们开始对旧的价值观表示怀疑, 转而去追求“全新的艺术”。现代主义思潮的崛起,成为这一时期法国文学最本质的特征。现代派作家们热衷于对文学形式的追求,开始逃避现实,表现出他们对无法解决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种无奈。这方面的代表作家是普鲁斯特(1871—1922)。此外,还有小说家安德烈·纪德(1869—1951) 和诗人保尔·瓦雷里(1871—1945)。
纪德在一定程度上把批判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是法国现代文学中最矛盾的作家,被誉为“20 世纪法国文学史中首屈一指的人物”。纪德在一次大战前发表的主要作品有《人间粮食》(1897)、《蔑视道德的人》(1902)、《窄门》(1909)等。作者在其中表达了一种否定一切道德规范的思想,表现出深深的悲观主义倾向。纪德的后期作品主要有《梵蒂冈的地窖》(1914)、《田园交响乐》(1919)等。1926 年完成的小说《伪币制造者》为他带来了世界级的声誉。它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当时年轻人的徬徨和苦闷,表达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人与人之间虚伪关系的批判。由于纪德的思想倾向比较复杂,因此他的创作时而表现出“进步”的一面,时而又表现出消极落后的一面。他在晚年所著的《忒修斯》一书,对自己一生的思想和创作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由于纪德的作品内容广博,艺术意味深远,因而获得了 1947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对现代法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瓦雷里是法国后期象征主义派诗人。他在法学院读书时便开始了诗歌创作,1917 年发表的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连串心理活动,表现了感性生活和理性生活的冲突,被西方评论家誉为“优秀的法国诗篇”。1920 年发表的长诗《海滨墓园》具有自传性,是诗人的“自我独白”,同时也是一篇哲理意味很浓的诗。表现了瓦雷里以往的生平活动和思想感情,从自然的不朽和人生的无常的对比中,得出肯定现实、面向未来的积极的结论。瓦雷里的诗歌偏重于形而上学的思考,他企图建立一种精确而严格的诗的形式,所以很讲究诗的格律。他的 14 行诗在艺术上尤其精湛。
在两战期间的法国文坛上,具有深厚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得到了继续发展,在整个现代文学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除老一代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
曼·罗兰以外,又涌现出一批新秀:马丁·杜加尔(1881—1958)、杜阿梅尔(1884—1966)、莫里亚克(1885—1970)和莫洛亚(1885—1967)等。马丁·杜加尔是一战后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位主要代表作家。1909
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变化》。他的代表作是八卷长篇巨著《蒂波一家》
(1922—1940)。作者通过对蒂波父子两代与兄弟之间矛盾冲突的描写,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当时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 同时也对帝国主义战争进行了批判,歌颂了法国工人的斗争和人民的反战情况。小说情节曲折,语言简洁明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杜加尔因此而获得了 1937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其他主要作品还有《让·巴洛瓦》(1913) 和《古老的法兰西》(1933)等。
杜阿梅尔是文艺团体“修道院”的创建人。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并将之比作人间地狱,决心一定要消灭它!他在这一期间创作的短篇小说《烈士传》(1917)、《文明》(1918) 等,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对战争牺牲者深表同情。一次大战后,杜阿梅尔创作了一系列以社会下层人物沙拉文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后来合成五卷集《沙拉文的生平与遭遇》(1920—1932)出版,描写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沙拉文的种种生活经历,他想在社会中寻找一立足之地,却屡屡失败, 最后只好把自己孤独地关在有限的小天地里。杜阿梅尔的另外一部重要作品是十卷集长篇小说《巴斯基埃家族史》(1933—1945),描写了理想主义者个人奋斗的失败。
莫里亚克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擅长心理分析和描写人物的内心冲突,被誉为 20 世纪心理分析小说大师。其主要作品有《给麻疯病人的吻》
(1922)、《黛莱丝·德克罗》(1927)、《蝮蛇结》(1932)和《黑夜的终止》(1935)等。这些作品,有的抨击了传统伦理、习俗的虚伪,有的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血腥关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有的则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莫里亚克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以小说、戏剧和日记较为著名, 并因此而获得了 1952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莫洛亚是一位现实主义小说家、历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一生创作了大量成功的作品。他写的长篇小说有:《非仙非兽》(1923)、《贝尔纳·盖斯耐》(1926)、《气候》(1928)、《家庭圈子》(1932)、《幸福的本能》(1934)和《九月的玫瑰》(1956)等。除此之外,莫洛亚还写了许多题材广泛的短篇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与此同时,在法国文坛上也活跃着一批杰出的共产党员作家。其中主要
包括亨利·巴比塞(1873—1935)、瓦扬—古久里(1892—1937)和保尔·艾吕雅(1895—1952)等人。他们以自己的作品和文学活动,推动了法国左翼文学向前发展。
巴比塞是一位杰出的反法西斯革命作家。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是从诗歌开始的,第一本诗集《哭泣的女人》(1895)是巴比塞的处女作。一次大战前他写了长篇小说《哀求的人们》(1903)、《地狱》(1908)和一些短篇小说。巴比塞的成名作是两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小说《炮火》(1916) 和《光明》(1919)。《炮火》的副标题是“一个步兵班的日记”。小说以日记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步兵班在战争中受尽磨难,大多数战士死于战场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广大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烈愿望,提出了“到底为什么打仗”的问题,最终得出了“必须通过革命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才能从
根本上消灭战争”的正确结论。这本书出版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成为畅销一时的世界名著。《光明》也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部作品。小说的主人公西蒙·保朗是一位以秩序维护者自居的小资产阶级庸人,他在经受了战争的磨难后,逐渐觉醒而最终成长为一位革命者。列宁对《炮火》与《光明》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论第三国际的任务》一文中曾指出:“群众的革命意识的日益增长,已成为到处都可看到的普遍现象,亨利·巴比塞的小说《火线》和《光明》,可以说是这种现象的一个极其明显的证据。”①除了创作以外,巴比塞还积极从事进步活动。 1919 年,他联合其他进步作家成立“光明社”,并出版了《光明》杂志。1923 年,巴比塞加入了法国共产党,他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镣铐》(1924)和传记《左拉》、《斯大林》等。
古久里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活动家和作家。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进行反战活动。1920 年法国共产党成立后,他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人道报》编委。1933 年,他作为第三国际的代表访问了中国,参加过远东反战会议。古久里一生除了写下了大量的政论、杂文、通讯以外,还创作了中篇小说《休假》(1919),短篇小说集《盲人的舞会》(1927)、散文集《士兵的战争》
(1919)和回忆录《童年》(1938)等。
艾吕雅是一位著名的进步诗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应征入伍,1917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义务与不安》,表达了自己在探求真理道路上的困惑。战后,他参加了达达主义团体并参与开创超现实主义运动,发表的主要诗集有:
《动物与人》(1920)、《生活的必要和梦想的后果》(1921)、《为了不死而死》(1924)、《痛苦的首都》(1926)和《公共玫瑰》(1934)等。这些作品没有摆脱超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悲观主义情调。30 年代,艾吕雅参加了西班牙内战,投身于保卫西班牙共和国的斗争,并创作了一些革命战斗诗篇。1938 年,他完成了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的转变,同超现实主义团体彻底决裂。1942 年,艾吕雅加入法国共产党。大战期间和战后, 他创作的诗集有《诗与真理》(1942)、《和德国人约会》(1944)、《政治诗集》(1948)、《道德教训集》(1949)、《礼赞集》(1950)、《畅言集》(1951)等,表达了他保卫和平的决心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两战期间,法国左翼文学的代表除了上述几位作家外,还有路易·阿拉贡(1897—1982)。他是诗人兼小说家。他同艾吕雅一样,20 年代也曾参加过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团体。1928 年加入法国共产党,艺术上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表了具有革命意义的诗篇《红色战线》(1930)。1934 年开始发表总名为《现实世界》的多卷集长篇现实主义小说,反映了 20 世纪初的法国社会生活,表现了知识分子的徬徨和苦闷。二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 后参加“抵抗运动”,发表了许多反法西斯的爱国主义诗集:《断肠集》(1941)、
《埃尔莎的眼睛》(1942)、《蜡人馆》(1943)和《法兰西的晨号》(1944) 等。战争结束后,阿拉贡创作了多卷本长篇小说《共产党员们》(1947—1951)。这部作品歌颂了共产党人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斗争,成为他的代表作。此后,他又发表了长篇历史小说《受难周》(1958),这是一部强调个人意志自由的作品,反映了作者这一时期的复杂思想状态。
此时的德语国家文学也获得较大发展。德语国家指德国、奥地利和瑞士
① 《列宁全集》第 29 卷,第 465 页。
德语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文学传统和密切联系的文学生活。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和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影响,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并逐渐成为德语国家文学的主流。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现实主义作家活跃于德国和德语国家文坛,其中主要有德国的亨利希·曼(1871—1950)、托马斯·曼(1875—1955)、海塞(1877— 1962)、弗希特万格(1884—1958)、雷马克(1898—1970)和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等。
亨利希·曼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他早期创作的长篇小说有:《在懒人乐园里》(1900)、《垃圾教授》(1905)、《小城》
(1909)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了谴责帝国主义战争的政论《论左拉》(1915),要求用革命来结束战争。1914—1926 年间,他创作了批判德意志帝国的三部曲《帝国》,包括《臣仆》(1918)、《穷人》(1917)和
《首脑》(1925)。其中的《臣仆》是亨利希·曼最优秀的讽刺长篇小说, 塑造了赫斯林这个帝国臣仆的典型,并通过这个形象揭露了德国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丑恶面目。在此之后,亨利希·曼又创作了历史小说《亨利四世》, 其中包括《国王亨利四世的青年时代》(1935)和《国王亨利四世的完成》
(1938)两部分。小说塑造了一个代表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领袖形象,这同疯狂的刽子手希特勒形成鲜明的对照,具有深刻的反法西斯的社会意义。托马斯·曼是亨利希·曼的弟弟,德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家。
他的早期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它描写了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一个资产阶级望族的没落,刻画了一系列资产阶级人物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部小说代表了托马斯·曼一生创作中的最高成就。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托马斯·曼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魔山》(1924),揭露了资产阶级寄生生活的空虚和腐朽,他本人因此而获得了 1929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1930 年,托马斯·曼发表了一部反法西斯的政治小说《马里奥的魔术师》,这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1933 年至 1934 年间,他创作了长篇巨著《约瑟夫和他的弟兄们》四部曲。小说取材于《旧约》中关于约瑟夫的传说,描写了犹太人善良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同法西斯排斥犹太人的暴行形成鲜明对照,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海塞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创作活动是从诗歌开始的,但主要成就是小说。主要作品有小说《彼得·卡门青特》(1904)、《在轮下》(1906)、
《德米安》(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玻璃珠游戏》(1943)等。其中的《玻璃珠游戏》是海塞全部小说中篇幅最长, 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它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但影射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现实社会,表现了宗教的精神桎梏对于人的摧残,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小说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946 年,海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弗希特万格是德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创作活动是从戏剧开始的,但小说是他创作的主要方面。他的代表作是两个三部曲:
《约瑟夫斯》三部曲和《候车室》三部曲。后者属于现代题材,包括《成功》
(1930)、《奥培曼的兄妹们》(1933)和《流亡》(1940)。它们的主题是反对法西斯。整部作品富于戏剧性和幽默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茨威格是奥地利资产阶级进步作家。他的创作体裁多样,既写戏剧、诗歌,也写小说,特别擅长传记文学。他的主要作品有:《初次经历》(1911)、
《马来亚狂人》(1922)、《感觉的混乱》(1925)等小说集,传记作品有
《三位大师》(1920)、《三大诗人》(1928)、《约瑟夫·福煦》(1929)、
《玛丽亚·斯图亚特》(1935)等。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反法西斯小说,描写在一艘远洋客轮上,几位乘客与世界象棋冠军之间有趣的比赛,揭露了法西斯分子暴行的反人道本质,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茨威格的作品构思奇巧,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洗炼,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德国无产阶级文学也日益成长起来,出现了一支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的队伍。其中主要作家有沃尔夫
(1888—1953)、魏纳特(1890—1953)、贝希尔(1891—1958)、安娜·西格斯(1900—?)、布莱德尔(1901—1964)等。
沃尔夫是杰出的戏剧家、小说家。1924 年加入德国共产党。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其代表作是剧作《氰化钾》(1929)和《马门教授》。后者是一出反法西斯戏剧,30 年代曾在中国上演。描写了正直的犹太医生马门教授因遭受纳粹的迫害而自杀的故事,强烈控诉了法西斯所推行的种族灭绝政策的罪恶。沃尔夫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人在边境》(1934)、《俄国皮大衣》
(1942)、《飞碟》等。
魏纳特是位著名的革命诗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斗争。主要作品有:诗歌《国际纵队之歌》(1936)和诗歌集《插曲》等。曾创作过声援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诗篇《帮助中国》(1931)。他的诗简洁生动, 富有革命激情,歌颂了反法西斯战士和社会主义苏联,具有深刻的进步意义。
贝希尔是当代德国最杰出的诗人。早期创作受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1919 年加入德国共产党,成为一位反映工人阶级思想愿望的革命诗人。主要作品有:《在列宁墓旁》、《伟大的计划》、《还乡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歌》等。
西格斯是德国著名的女小说家,早年参加工人运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圣·巴巴拉的渔民起义》(1928)、《战友们》(1932)、《拯救》(1937) 等。1942 年完成的长篇小说《第七个十字架》是她的代表作,赞扬了德国工人阶级不屈不挠的反抗法西斯统治的斗争精神。此后,又陆续完成了《死者青春常在》(1949)和《抉择》(1959)等作品。
布莱德尔是德国一位工人出身的小说家,曾多次因革命活动而被捕入狱。小说《考验》(1934)便描写了他自己的狱中生活,揭露了法西斯的凶残,同时也歌颂了革命者的坚强不屈。他的另一重要作品是长篇小说三部曲
《亲戚和朋友》(1941—1953),描述了从普法战争到 1945 年近半个世纪德国的工人运动和社会发展史。
布莱希特(1898—1956)是著名的德国现代戏剧家和诗人。他是“史诗剧”的创始人,创立了一整套“史诗剧”理论体系。布莱希特强调戏剧的教育性,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实践。他的主要剧作有《卡拉尔大娘的枪》
(1937)、《第三帝国的恐怖和灾难》(1937)、《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1938)、《伽俐略传》(1939)、《四川好人》(1943)和《高加索灰阑记》(1948)等。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具有较强的战斗性和独特的风格,对当代欧美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作为德国早期现代派文学主要流派之一的象征主义文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作家和诗人,卡夫卡和里尔克
便是其中著名的代表。
里尔克(1875—1926)是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在他青年时期的诗歌里,不断探索生活的意义,关心人类的前途。后来,他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创作逐渐脱离现实,开始表现人在社会中的孤独感和死亡感。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图象集》(1906)、《新诗篇与新诗续篇》(1907—1908)、《杜伊诺哀歌》(1923)、《给欧尔菲斯的十四行诗》(1923)和长篇小说《马尔特·劳利德·布里格随笔》等。里尔克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有很大的创造性,运用了大量新奇的比喻和音乐般的语言,他的诗歌和诗论对现代欧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除了上述各国以外,欧洲其他各地区的小语种文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涌现出众多的作家和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各民族和国家获得了独立或统一,由于受到苏联的影响,使得各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较为发达。在波兰,文学流派虽然很多,但进步和革命文学仍占主要地位,代表作家有东布罗夫斯卡(1889— 1965),她的长篇小说《黑夜与白昼》(1932—1934)是一部支持无产阶级革命的作品;华西列夫斯卡(1905—1964)的《祖国》(1935)则描写了工农群众为争取民主和自由所进行的斗争;诗人布罗涅夫斯基(1897—1962) 的作品歌颂了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继承并发展了波兰 19 世纪末革命诗歌的创作传统和风格。
随着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成立,无产阶级作家和诗人成为第一共和国时期文坛的主力军。诗人以沃尔凯尔(1900—1924)、诺尹曼(1875—1947)、霍拉(1891—1945)等为代表,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示了革命的未来。在小说方面,玛耶罗娃(1882—1967)的《汽笛》(1935)、奥勃拉赫特(1882— 1952)的《无产者安娜》(1928)和普伊曼诺娃(1893—1958)的《十字路口的人们》(1937)等作品描写了工农群众的觉醒和斗争,揭示了共产党在革命运动中的组织领导作用。捷克著名无产阶级作家伏契克(1903—1943) 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极高的声誉,他用鲜血和生命创作了报告文学《绞刑架下的报告》(1943),作品记载了狱中实况和作者的思想,歌颂了共产党人在同敌人的斗争中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语言简洁、凝炼,感情深厚、真挚,已被译成 80 多种外文出版发行。
与此同时,东欧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出现了许多世界级的作家和作品。捷克的哈谢克(1883—1923)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1920—1923)是一部杰出的政治讽刺作品,它以幽默的笔调塑造了与人民一体的士兵帅克的形象,成功地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残专横及其军队的黑暗腐败。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曾以小说《七个铜板》(1908)闻名于世的匈牙利作家莫里兹(1879—1942),创作了一批长篇小说,其中以《火炬》(1917)、
《亲戚》(1930)、长篇三部曲《爱尔德伊》(1935)最为著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农民的生活,描写了匈牙利民族的斗争史,在现实主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形之下,东欧现代派文学在这一时期发展得较为缓慢。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曾出现了以“旋覆花”社为代表的捷克现代派诗歌,但创作成绩不大。
丹麦、瑞典和挪威等北欧国家处于欧洲边陲,经济发展比较缓慢。19 世
纪初,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落后的经济才开始活跃起来。
进入 20 世纪以后,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北欧的无产阶级文学得到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尼克索(1869—1954)是丹麦共产党的创建者和北欧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被称为“丹麦的高尔基”。尼克索最著名的作品是三部曲《征服者贝莱》(1906—1910)、《蒂特:人的女儿》(1917—1921)和《红色的莫尔顿》(1945)。小说回顾了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丹麦历史,是丹麦的现代革命史诗。三部曲通过莫尔顿和贝莱这两个人物发展道路的对比,揭示了机会主义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尖锐对立,歌颂了丹麦无产阶级优秀分子所代表的革命道路, 它是继高尔基《母亲》之后的又一部工人阶级的伟大作品。瑞典作家考克(1882
—1940)创作的长篇小说《工人》(1912)是第一部反映工人生活的作品, 描写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约翰松(1901—?)被称为“雇工派”领袖, 主要作品有《土地,晚安》(1933)、《雇工》(1936—1937)等。1905 年, 瑞、挪联盟解体,挪威获得独立,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戏剧方面出现了格里格(1902—1943)和尼尔森(1901—1929)等无产阶级作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和革命斗争。芬兰 30 年代成立的进步文学组织“基拉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出版了革命刊物《四十年代》, 发表了大量的反法西斯主义的文章。韩培(1905—1955)写了许多短篇小说, 反映二三十年代的工人运动。佩卡宁(1902—1955)的小说《在工厂的阴影下》(1932)、《人民的春天》(1935)等较真实地反映了工人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这一时期,北欧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丹麦的延森(1873
—1950)的创作思想基础是达尔文主义和信仰技术进步,他的六部曲小说《漫长的旅行》(1908—1922)以神话的形式描写了人类的发展,是丹麦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挪威的“乡土文学”派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描绘了田园遭到资本主义破坏的情景。受到现代心理学派影响的“心理文学”派,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见长。女作家温塞特(1882—1949)创作的历史小说《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儿》(1920—1922),获得了 1928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冰岛的贡纳尔松(1889—1975)的五卷自传体小说《山间的教堂》(1923—1928) 是冰岛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相比之下,这一时期南欧的现代派文学较为发展,希腊的象征主义诗人塞菲里斯(1900—1971)于 1935 年发表的诗集《神话和历史》,记载了诗人
对古代神话和历史的回忆,语言朴素而自然,获得了 1963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意大利的邓南遮(1863—1938)创作了一系列唯美主义小说、戏剧,歌颂超人与战争。以马里内蒂(1876—1944)为首的未来主义者,对 19 世纪文学予以全盘否定,公然赞美战争和暴力。隐逸派是盛行于二三十年代的重要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蒙塔莱(1896—1981)、翁加雷蒂(1888—1970)和夸齐莫多(1901—1968)等。他们的作品爱用隐喻,注重音乐性,多采用回避现实生活的重大题材,对当代许多意大利诗人产生了影响。这一时期,在南欧最具有独创性的作家,首推波蓝德娄(1867—1936),他是意大利现代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长篇小说,特别是怪诞戏剧,在西方戏剧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其代表作有《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1921)和《亨利四世》(1922)等。在创作上,他打破了传统戏剧的规范,描写荒诞不经的环境里发生的荒诞不经的事件,表现了小资产阶级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立足点
的颓废和苦闷,所展示的怪诞,实际上是西方荒唐现实的反映。
南欧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家主要以希腊的卡赞札基斯(1883—1957)和意大利的葛兰西(1891—1937)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革命者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