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

  1. 生平与创作

艾略特,G.(1888—1965)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一个商人家庭。原籍美国,1927 年加入英国国籍。祖先几代都是英格兰的清教徒。1906 年至1910 年,艾略特在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受到新人文主义者巴比特的影响。后去法国,在巴黎大学听柏格森讲哲学,接触到波德莱尔、拉弗格、马拉梅等人的象征派诗歌。1911 年至 1914 年,他又回到哈佛大学学习印度哲学和梵文。1914 年起定居英国。1914 年至 1915 年求学于德国,1915 年回伦敦,在牛津大学读希腊哲学,后执教拉丁文与法文。1917 年至 1920 年在劳埃德银行当职员,并任《利己主义者》杂志副主编。1922 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任主编,直至 1939 年。从 20 年代起直到去世,他一直任费柏出版社董事。1948 年因《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艾略特自称在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政治上是保皇派。

艾略特曾与庞德一起,于本世纪初发起过意象主义诗歌运动,后又倡导“新批评”,撰写过很多有影响的文学批评论文,是这一思潮的奠基人之一。艾略特主要的成就是在象征主义诗歌方面,他是“后期象征派”最重要的代表诗人,他一生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915—1922 年为艾略特创作的早期。这个时期发表的作品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一个妇人的写照》(1915)、《海伦姑姑》(1917)、

《小老头》(1919)、《斗士斯威尼》(1920)等。这些诗歌反映了第一次大战前后英美上层人物的精神空虚和绝望。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写一个神经质的上流社会青年普鲁弗洛克在求爱过程中的矛盾心理。这是一篇“戏剧独白”,采用自嘲的手法,运用大量的烘托和比喻来刻画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1922—1925 年,是艾略特创作的中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荒原》

(1922)和《空心人》(1925)等。《空心人》是《荒原》的续篇,所表现的绝望情绪更为明显:“荒原”已成为死亡的土地,人类已失去再生的能力, 人只是一个填满了稻草的人,没有生命,只是死亡国土上一个空架子。

1927—1948 年,是艾略特创作的晚期。这个时期主要的作品有《灰星期三》(1930)、《岩石》(1934)、《四个四重奏》(1943)以及合唱诗等。艾略特后期诗作的思想内容更为保守。他参加了英国国教会,以全部精力来宣传以基督教理想来拯救人类。《灰星期三》就是宣扬基督教服从上帝的旨意和悔罪的教义。《四个四重奏》是一组哲学宗教冥想诗。表现人类历史是由天主意志决定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抒发对时间的空幻感,生命的幻灭感, 对人类的前途持悲观主义态度。宣扬基督教的谦卑精神。这组诗语言节奏性强,运用四重奏的音乐结构和技巧表现主题,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是艾略特平生最好的作品。

在这一时期,艾略特还写了一些剧本,主要有《大教堂里的凶杀案》

(1935)、《一家团圆》(1939)等。他的剧作多用诗体,内容多是劝人皈依天主,服从天意的。

艾略特的主要文学批评论著有《圣林》(1920)、《艾略特论文选》(1933)、

《诗与批评的功能》(1933)等。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1919)一文中提出:每个民族的文学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文学传统。一个作家不能脱离传统创作,但能使传统起变化。文学批评的作用就是要把读者所未能见到的事实,摆到读者面前,提高他的欣赏和感受的能力。

艾略特是 20 世纪西方文学中声望较高、影响较大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他的创作和文学评论开辟了英美文学的新方向,使现代派诗歌成为英美诗坛的主角。对整个西方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