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

长诗《列宁》是马雅可夫斯基诗歌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在世界无产阶级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马雅可夫斯基无限热爱革命导师列宁,歌颂无产阶级的伟大领导列宁, 是他后期诗歌创作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列宁》的构思始于 1922 年。1924 年 1 月 21 日列宁的逝世,深深地震动了诗人的心,他先写了一首悼诗《共青团员之歌》,之后便专心致力于长诗的创作。在长诗的写作过程中,马雅可夫斯基认真地研究了列宁的著作和有关列宁的传记,回忆录,并且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在坚实的思想基础上,他经过半年的紧张工作,终于在 1924 年秋完成了这部杰作。他多次到群众中朗诵,收到很好的效果。

《列宁》在体裁上属于政治抒情诗。在结构上由序诗和文章正文组成, 各部分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

马雅可夫斯基在序诗中阐明了创作这首长诗的动机是号召广大人民化悲痛为力量,更高地举起列宁的旗帜,奋勇前进。

在第一章中,阐述了诗人的唯物史观,描写了列宁诞生的时代背景和 200 多年来欧洲历史的发展,揭示无产阶级领袖的出现是革命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

第二章是长诗的核心部分,描写列宁领导俄国革命的斗争历史,热情地歌颂了列宁为人类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第三章描写列宁逝世后的悼念活动,表现了苏联和全世界人民失去自己领袖后的巨大悲痛和继承列宁遗志保卫和发展社会主义成果的决心。

长诗成功地塑造了革命领袖列宁的光辉形象。在创作的过程中,诗人明确地意识到: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一个“大写的人”。要全面地把握列宁的形象,既不能把他神圣化,也不能把他庸俗化。在这一认识标准的指导下,诗人真实地、正确地描写了列宁。从外貌上看,他“高颧骨”,“高高的额头”,“眯缝着眼”和“一只向前伸着的手”; 从兴趣上看,他也有同我们一样的癖好,爱下象棋,爱打台球。诗人把列宁的普通人的肖像和爱好同革命领袖的伟大思想和超人的胆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塑造了崇高伟大而又平易近人的列宁形象。此外,诗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广阔历史背景上,从领袖与政党、阶级与群众的辩证关系中塑造列宁的形象。把对列宁的歌颂和对无产阶级政党和党的事业的歌颂紧密结合起来,体现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本质力量,成功地塑造了无产阶级的新式领袖的光辉形象。

长诗《列宁》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全诗抒情与议论相结合,概括性的综合与细节的描写相结合,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政治性质;长诗大量运用了一般诗歌所不用的语言和词汇,比如一些生动的口语、革命歌词和新的政治词语等等。语言丰富多彩,充满生命力; 长诗采用了“阶梯式”的形式,便于强调诗中重要的词语,表达重要的思想, 在听觉上造成语言的音乐性,使其节奏明快雄壮,韵脚响亮悦耳,表现了诗人大胆独创的革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