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

  1. 生平与创作

茅盾(1896—1981),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 年 7 月 4 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是位思想开明的医生, 母亲陈爱珠知书达理,对茅盾管教甚严,在茅盾幼年时即教给他许多文学、地理和历史方面的知识。家庭的熏陶培养了茅盾对文学的兴趣。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我走过的道路》)。

茅盾幼年时读过家塾、私塾,学过《三字经》,1907 年进入乌镇植材高等小学读书,接触了修身教科书和历史教科书以及《礼记》、《古文观止》等文章,并对绘画发生了兴趣。1909 年,他考入浙江湖州第三中学堂,1911 年转入嘉兴中学堂。辛亥革命爆发后,因抨击学监而被学校除名,后转入杭州安定中学校学习。那时,茅盾所读的书都是中国古籍,除了正统的经史子集外,还博览了小说、戏曲、弹词,尤其是对小说有特别强烈的兴趣,以至于写作文都有点小说的味道。

1913 年茅盾中学毕业以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 年 8 月,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开始在《学生杂志》、《学灯》等刊物上发表文章。 1916 至 1926 年,是茅盾文学活动的第一个时期。主要从事了三方面的

工作:其一是从事文学理论的建设。他一方面正面宣传、倡导写实主义,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生的东西;不论它是客观的描写事物,或是主观的描写理想,总须以人生为对象”,①另一方面他对旧的文学观点“文以载道”进行批评,同时反对把文学当做游戏,当做消遣品。阐述这些观点的文章很多,如

《文学与人生》、《“大转变时期”何时到来呢?》、《社会背景与创作》、

① 《中国文学不发达的原因》,载《文学旬刊》第 1 号,1921.5.10 署名玄珠。

《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等等。这些文章表达了他的文学观点:文学应反映人生、表现社会,文学创作应充分揭示出社会背景,文学应担负起唤起民众的重大力量的重任。他的文学观点对新文学理论的建设,对于批判封建复古派起到了重大作用,对新文学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二是他组织文学社团活动。1921 年 1 月,茅盾和郑振铎、叶绍钧、王统照等 12 人在北京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接编并全部改革了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1921 年 5 月,与陈大悲、柯一岭等在上海成立民众戏剧社,创办《戏剧》月刊。其三是茅盾从开始文学活动时起,就致力于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工作。在他主编《小说月报》时,就倾重于介绍俄国文学、苏联文学和东欧、北欧等被压迫民族的文学。曾出版《俄国文学研究》(第十二卷号外)和《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第十二卷第十号)。对于为什么和怎样介绍外国文学的问题上,茅盾说,他之所以这样做,一半是为了介绍外国的文艺创作,另一半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中国反帝反封的思想要求民主运动,介绍外国作品也要为中国民主活动服务。

在从事文学活动的同时,茅盾还积极进行革命工作。1920 年底,茅盾为中国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共产党》撰写稿件,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活动。1921 年 2、3 月间,由李汉俊介绍,茅盾加入共产主义小组, 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同年在共产党办的第一所学校——平民女校任教,为党培养干部。他还参加了党的筹备和早期工作,担任直属中央的联络员工作直至 1924 年。1925 年“五卅”运动爆发,茅盾直接投身于群众斗争之中。随着革命形势的高涨以及和马列著作的接触,茅盾的文学观点发生了变化:“五四”时,他的文学主张是小资产阶级的进步的文艺主张, 1925 年,他写了《论无产阶级艺术》,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比较全面地论述无产阶级的内容形式等,表明他的文学主张、观点发生了质的变化。

1926 年 1 月,茅盾在广州担任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3 月,“中山舰事件”后,茅盾回到上海,1927 年 1 月,在武汉,茅盾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后任《民国日报》主编,1927 年 8 月被蒋介石通辑,从此,他以茅盾为笔名,开始创作和进行其他文学活动。

1927 年 9 月,茅盾发表了第一篇中篇小说《幻灭》。到 1928 年 6 月, 先后完成了《动摇》、《追求》,这两部中篇与《幻灭》一起被称为《蚀》三部曲。同年 8 月,茅盾离开上海,避居日本。在日本,写有长篇小说《虹》

(未完)和一些短篇小说、散文诗作以及《神话杂论》、《西洋文学通论》和《北欧神话 ABC》、《中国神话研究 ABC》等著作;《从牯岭到东京》、《读

〈倪焕之〉》等论文。1929 年 7 月,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野蔷薇》。1930 年,茅盾从日本回国。这时,国内左翼文学运动正蓬勃展开,茅盾

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翌年 5 月,任左联执行书记,从此,茅盾和鲁迅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和社会斗争。

1932 年前后到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这段期间,是茅盾创作力量最旺盛、收获最丰富的时期,完成了中篇小说《路》、《三人行》和著名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多角关系》、《少年印刷工》、短篇小说集《春蚕》、

《烟云集》、《茅盾散文集》,翻译了丹钦科的《文凭》和吉洪诺夫的《战争》等书,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杂文、文艺短评和作家研究专论等。由于他善于借助各种体裁,采用多种手法来塑造不同性格的典型人物,并从广阔的生活图景中揭示蕴藏其中的内在联系和历史动向,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茅盾被称为卓越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子夜》也被称为中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

1937 年抗战爆发后,茅盾主编了《呐喊》周刊,1938 年 3 月,茅盾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主编《立报》副刊《言林》和

《文艺阵地》,并写了中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1938 年底,茅盾应邀到新疆学院任教并主持该地的文化协会工作。1940 年,新疆督办盛世才暴露其反动面目,茅盾被迫离开新疆返回内地。途经延安,曾在鲁迅艺术学院等处讲学。10 月,从延安到重庆,完成了散文《风景谈》和《白杨礼赞》。1941 年“皖南事变”后,他在香港完成了长篇小说《腐蚀》,揭露国民党特务机构残害人民的罪行。9 月,创办并主编《笔谈》半月刊。1942 年 6 月,茅盾在桂林写成长篇《霜叶红似二月花》、长篇报告《劫后拾遗》等,1942 年底, 再赴重庆。1943 年 4 月,出版散文集《见闻杂记》,1943 年 8 月起,陆续发表长篇《走上岗位》(未完成),1945 年,完成了第一个剧本《清明前后》的创作。同年 6、7 月间,重庆文艺界为庆祝茅盾 50 诞辰和从事文学活动 25 周年举行纪念活动。

1946 年以后,茅盾主编《文联》杂志,发表了《应走和平民主路线》、

《认清国情》等,翻译了许多苏联小说并应邀访苏。1948 年,完成长篇小说

《锻炼》以及一些短篇。1949 年 7 月,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文学工作者协会(作协前身)主席。

新中国成立以后,茅盾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长期从事文艺和文化事业的领导工作,写了大量的文章。1981 年 3 月 27 日,茅盾在北京逝世。临终

前,他拿出自己的 25 万元稿费设立文学奖(后定名为“茅盾文学奖”),以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

茅盾以其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和广博的知识为中国文学宝库创造了许多财富,为现实主义文学树立了杰出的典范。他的作品除小说外,还有大量文学评论、神话研究、历史故事和散文、杂文等。茅盾和鲁迅一起,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开拓了现代文学历史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