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文学
拉丁美洲文学包括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以印第安语、葡萄牙语、西
班牙语、法语、英语等写作的文学。20 世纪是拉丁美洲文学的黄金时代,也是拉丁美洲文学史上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涌现了大批的优秀作家和作品。
20 世纪拉丁美洲文学第一个高潮是 20 年代前后的地方主义文学。1911 年,墨西哥革命唤起了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意识,这一时期,许多作家开始面向现实,把注意力集中到美洲的地方文化和土著文学,反映和研究本土问题,极力发展民族主义文学,促进了地方主义小说的兴起和繁荣。
地方主义小说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表现的中心,对大自然进行神话般的描写,对地方传统、迷信进行提炼。歌颂了人与严酷而具有魅力的大自然的斗争,从侧面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形成了本世纪初拉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地方主义文学有三大代表作品,即《草原林莽恶旋风》(1928)、《堂娜芭芭拉》(1929)、《堂塞贡多·松勃拉》(1926)。
《草原林莽恶旋风》的作者是哥伦比亚的小说家、诗人里韦拉,J.E.(1889
—1928)。他曾担任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督导员和政府职务,多次出使墨西哥、秘鲁、古巴等国。他一生只活了 41 岁,为后人留下两部文学作品:1921
年发表的 14 行诗的诗集《上帝许给的土地》和 1928 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草原林莽恶旋风》。后者成为拉丁美洲地方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写年轻诗人柯伐和爱丽西亚为争取婚姻自由私奔逃跑到卡桑那雷草原后失散,柯伐为寻找情人而进入原始森林。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描写了森林,特别是橡胶工人的悲惨生活。他后来虽找到了爱丽西亚,但是他们并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林莽把他们吞没了!”在作者笔下,人成了大自然神秘力量的牺牲品。这部小说由于深刻的社会内容和高超的写作技巧,成为拉美文学史中一部重要作品。
加列戈斯(1884—1969)是委内瑞拉作家、小说家,生于加拉加斯。1905 年进入委内瑞拉中央大学攻读法律,一年后放弃学业,从事教学和创作活动。他是一个积极的政论活动家,1947 年曾被选为共和国总统,执政未满一年, 即在军事政变中被推翻,随后流亡墨西哥,直到 1958 年才回到国内。回国后被选为委内瑞拉教师学院名誉院长和记者协会名誉主席,并获全国文学奖。阿根廷总统和秘鲁政府分别授予他“圣马丁大十字勋章”和“太阳勋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危地马拉圣卡洛斯大学、委内瑞拉中央大学等学校先后授予他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的学位和学衔。1969 年 4 月 4 日在加拉加斯去世。
加列戈斯的主要作品有:《堂娜芭芭拉》(1929)、《卡纳伊马》(1935)、
《贫苦的黑人》(1937)、《异乡人》(1942)、《在同一块土地上》(1943)、
《暴动及其他故事》(1946)、《风中草屑》(1952)、《生活中的地位》
(1954)、《少女和最后一个爱国者》(1957)等。这些作品带有浓厚的社会现实主义的特点,取材于亲身经历的生活,富于地方色彩。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堂娜芭芭拉》,便是描写大草原的优秀小说,被认为是地方主义最优秀的作品。它不仅写景写得好,而且反映了社会问题、塑造了典型人物—
—草原恶霸堂娜芭芭拉的形象,表现了进步势力和反动势力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桑托斯·鲁萨多 15 岁时离开家乡来到城市受高等教育,在 现代文明的培育下成长。成年后回到家乡,他的目的是整顿庄园,给家乡带来文明。地方
上最大的恶霸堂娜芭芭拉是一个暴发户,靠吞噬鲁萨多的表兄罗伦佐的财产而发家,她是原始野蛮、残暴、可怕的三位一体。堂娜芭芭拉想把鲁萨多变成另一个罗伦佐,要从物质上、身体上吞掉他。但鲁萨多聪明、能干,与堂娜芭芭拉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最后,故事以堂娜芭芭拉的失败而告终。她把田产给了女儿,女儿和鲁萨多结了婚,两个庄园合并成一个。她的失败预示拉丁美洲庄园主势力的即将没落。
吉拉尔德斯(1886—1927),阿根廷诗人、小说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出身于一个阿根廷农村贵族家庭,幼时随父母去巴黎,10 岁回国。他在父亲的庄园里度过了少年时代,在草原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受过磨炼。他的农村生活为他以后写地方主义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他的文学创作受后期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诗歌的影响,在阿根廷诗坛上是融合民族主义和现代主义写作风格的主要诗人。吉拉尔德斯的早期作品有诗集《玻璃铃铛》(1915)和短篇小说集《死亡和鲜血的故事》(1915)。自传体小说《拉乌乔》(1917) 描写了作者在农村和中学时代的生活以及在巴黎的经历。1924 年,吉拉尔德斯定居布宜诺斯艾利斯,为《马丁·菲耶罗》杂志撰稿并主持《船头》杂志的编辑工作。1926 年发表的小说《堂塞贡多·松勃拉》,标志着作者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是拉丁美洲 20 年代以来流传最广的小说之一,是阿根廷文学中的名著,也是地方主义文学代表作之一。1927 年,吉拉尔德斯因重病迁居巴黎,不久便去世了。其他作品有诗集《神秘的诗》(1928)、短篇小说集《六篇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故事》(1929)、《小径》(1932)等。
小说《堂塞贡多·松勃拉》措写了一个潘帕斯草原牧人高骑士的成长过程。主人公原是一个 14 岁的私生子,他被父亲送到姑母家,受尽了姑母的虐待,慢慢形成了乖僻、不驯服的性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高卓牧人堂塞贡多并成为他的徒弟和养子。他跟着堂塞贡多驯马、赶马,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驯马人。五年以后,主人公的生身之父去世,留给他一笔遗产, 使之一夜之间变成大庄园主。他和养父一起在庄园住了 3 年,一直保持着牧民的精神和品质。小说的主要目的就是塑造了潘帕斯草原英雄,描绘大草原的自然景色,表现牧民的生活。
地方主义小说家认为大自然代表一种力量,它决定了拉美人的性格,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描写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辽阔的潘帕斯草原和神秘的热带森林,展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大自然。在艺术方面,作家善于运用诗化的语言和民间口语,写景状物体现了拉美小说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地方主义文学作品在不同程度上抨击了社会的不公正,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和进步意义,为以后魔幻现实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进入本世纪 20 年代,拉丁美洲在诗歌方面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诗歌两种倾向。前者的代表是智利著名的女诗人米斯特拉尔。
米斯特拉尔(1889—1957),智利女诗人。生于圣地亚哥。父亲早逝。早年独立谋生,自学成才,14 岁时便开始发表诗作。1911 年至 1919 年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14 年以《死的十四行诗》获圣地亚哥花节诗歌比赛第一名。1918 年至 1920 年任阿雷纳斯角女子中学校长。1921 年在圣地亚哥主持女子中学。1922 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孤寂》,突破了当时现代主义诗歌的风格,独树一帜。1930 年发表《艺术十条原则》。从此以后,她的诗歌创作有了明显的转变。她的富于强烈博爱主义色彩的抒情诗歌,使她成为拉丁美洲的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她的诗集《有刺的树》(1938)和《葡萄
压榨机》(1955),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意。1957 年,死于纽约。米斯特拉尔用朴实无华的形式抒发真情实感,描绘客观现实,开辟了拉美诗歌的新天地。
拉丁美洲的先锋派诗歌的代表以维多夫罗和博尔赫斯最为著名。
维多夫罗(1893—1948),智利诗人,他早年推崇法国作家并接受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但很快便摒弃了这些流派,反对一切传统,主张诗歌应是“绝对的创造”,1916 年在巴黎正式提出“创造主义”这个名词,并在《论诗的艺术》和《1917 宣言》中系统阐述了创造主义的诗歌理论:把事物人格化;把一切晦涩的东西写得清晰和准确;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具体的东西抽象化。这一理论开创了拉丁美洲先锋派诗歌的先河,但由于脱离现实而没有产生多少成功的作品。他的诗作比较重要的有《水的镜子》(1916)、
《北极的诗》(1919)、《逆风》(1926)、《最后的诗》(1949)。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医生家庭。他出身上层家庭,多次到欧洲各国旅行,在文学艺术上以一个欧洲文明先驱者的姿态出现,极力以世界先进文明来武装阿根廷,成为拉丁美洲极端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有意悖逆传统的形式和内容,使用自由诗体和复杂韵律,构思新颖奇特,情节神秘,充满幻想,只有相当文化水平的人才能读懂。他的主要诗作有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1923)、
《面前的月亮》(1925)等,带有明显的先锋派诗歌的特点。除了诗歌以外, 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短篇小说集《世界丑事》(1935)、《交叉小径的花园》(1941)、《阿莱夫》(1949)、《死亡与罗盘》(1951)和《布罗迪埃的报告》(1970)等。小说的结构不受时间空间正常顺序的约束,故事离奇荒诞,真假混合。
形形色色的先锋派诗歌,从总体上看,并未取得显赫的成就,但它所独创的风格至今仍影响着拉丁美洲诗坛。
拉丁美洲 20 世纪当代文学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文学潮流便是现实主义文学。其作品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内容来表现主题,以工人、农民、士兵及革命知识分子为主人公,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斗争,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生活采取一定的暴露和批判的态度,是战斗的、朝气蓬勃的革命文学。在众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中,以小说《在低层的人们》(1916)最为成功。
阿苏埃拉(1873—1952),是本世纪上半叶墨西哥最杰出的小说家、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他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毕业于瓜达拉哈拉医学院,在故乡行医多年。1910 年墨西哥革命爆发,他积极参加反对波菲利奥独裁统治的斗争。失败以后,他被驱逐出境,后辗转回到墨西哥城,从此脱离政治活动,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小说大多描写 1910 年民主革命,成为墨西哥民主革命的一面镜子。他的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参加墨西哥革命前写了三部小说《玛丽亚·路易莎》(1907)、《挫败者》(1908)和
《莠草》(1909);第二阶段以他参加墨西哥革命开始,《在低层的人们》
(1916)、《一个体面家庭的灾难》(1918)、《苍蝇》(1918)、《厄运》
(1923)、《萤火虫》(1932)、《起义者,佩德罗·莫雷诺》(1935); 第三阶段,作者晚年专门从事写作,《潘多哈同志》(1937)、《新资产阶级》(1941)、《女顾客》(1944)、《失去的道路》(1945)及《诅咒》
(1955)等。他的代表作《在低层的人们》,描写了伟大的墨西哥革命,开辟了拉丁美洲现实主义革命文学的新纪元。
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受压迫的贫苦农民德梅特利奥带领 25 个农民起义反抗。他作战勇敢,成为有名的农民领袖。起义胜利后,队伍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什么革命的问题,纪律问题,与老百姓的关系问题等等, 他都无法解决,小说最后以德梅特利奥战死沙场结束。这部小说对农民起义的原因、特点写得非常形象、生动,对其致命弱点也揭示得很深刻,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得到历史和文坛的承认,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