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形成再造定势,错悟付诸行动

在欺骗信息的持续作用下,原有定势被冲击,被动摇,被削弱,“后入之见”渐渐压倒“先入之见”。这是上一心理效应过程的结果。然而,在新的定势形成之前,敌指挥官的心向还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可能“反弹”, 重新回到原来的思维轨迹。如果此时把欺骗活动停顿下来,很可能会前功尽弃。所以,在敌原有定势被动摇以后,不应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而应使欺骗活动在新的层次上持续下去,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冲击敌心理防线, 直到形成新的定势。这个过程叫作再造定势。

新的定势形成以后,欺骗效果就变得相对稳固了。此时,敌人对新的判断表现出深信不疑的自信心理,自认为切准了我之脉搏。我一切行动都在其掌握之中。这种盲目的自信往往导致这样的欺骗效果:对假情报趋之若鹜, 一拍即合,而对真实情况却半信半疑, 甚至认为是精心筹划的佯动、诈骗, 不加理会。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前所实施的大规模战略欺骗就达成了这样的效果。由于德军最高统帅特别是希特勒深信因气象条件太差及其它原因, 盟军绝不可能在 6 月的第一周发动进攻,所以,当由 6000 多艘舰船组成的进攻舰队开始向诺曼底进发的时候,德军还蒙在鼓里。据说,德军也曾收到过英国广播的登陆即将开始的暗号,但未采取任何行动。这样的暗号在 6 月 5

日这一天共播送了 15 次。即使德军不知道这些暗号的准确含义,暗号的数字和播送的次数本身也应引起他们的注意。然而,德军最高统帅部却认为这些暗号不过是盟军在虚张声势,因而未予理睬。这一天,“德军取消了例行的空中和海上行动(由于气象原因);军官们获准可以任意在当地告假游玩; 隆美尔再次离开了他的指挥岗位⋯⋯强大的德国武装部队中,没有一艘潜艇,没有一架飞机,没有一名军官和士兵发现,历史上最大的舰队正向德法开来。”(《兵不厌诈》第 838 页)

不过,形成新的定势还不是目的。因为这种定势仍然停留在观念形态, 束缚在思维的框架结构中。也就是说,它还只是思维范畴的错误(即错悟), 还没有转化为错误的行动。在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行动之间,隔着一个关键的中间环节:错误的决策。只有当敌人作出了错误的决策,并按错误的决策行动起来时,才能说达到了预期的欺骗目的。至此,完整的心理效应过程结束。

上述心理效应过程的阶段划分是就战略、战役和战斗中的完整的施骗过程而言的。具体到某一项欺骗措施,则不这样明显。不过,它仍然可以体现

出阶段性来。譬如,一名士兵在堑壕里举起钢盔来回运动,诱使敌人开枪射击,借机侦察敌火力点,是一个简单的骗术。我们分析一下它的心理效应过程。

首先,在双方对峙状态中,堑壕里的动向是彼此关注的重点。因此,钢盔一露头便引起敌人的注意。于是,敌人知觉到了钢盔所包含的欺骗信息。接下来,敌人要判断钢盔所反映的信息的真实性。因为战场上用这种方

法吸引对方注意力的例子并非少见。于是,敌人开始进一步观察,力求发现破绽。堑壕里的士兵似乎猜到了这一点,接连作出一系列动作,逼真地模拟士兵在堑壕里的运动,强化欺骗信息的刺激性。

第三步,敌人经过冷静观察,确认情况是真实的,决定用冷枪消灭堑壕内运动的士兵。于是装弹、举枪、瞄准、击发,把射击的决心变成射击的行动。潜伏在别处的士兵乘机记下了敌火力点的位置。施骗过程到此结束。

可见,大大小小的欺骗措施都能引起心理效应,并具有阶段性。

心理效应过程的三个阶段,引起注意是前提,改变定势是关键,付诸行动是目的。运用各个阶段的规律指导军事欺骗,对于强化心理效应,提高欺骗效益,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