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型固定目标的隐形伪装

对战争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战略目标往往是大型的固定目标,如仓库、车站、码头、机场、导弹发射场、军工厂、铁路卸载站、大型桥梁等等。战时, 敌对双方都力图摧毁对方这些目标,削弱其战争潜力。和平时期,大型固定设施是敌人的主要侦察对象。特别是那些在采取隐形伪装措施之前已经完工和投入使用的目标,要做到完全荫蔽是困难的。但是,可以采取降低色调的方法,降低设施的显著性,缩短可探测的距离。还可以对目标的要害部位实施伪装,以减小设施的损失。对于难以完全荫蔽的大型目标,可以设法改变其外貌特征,使敌人无法判明目标的真实性质,而把重要的战略目标误认为一般目标或无关紧要的民用设施。

对小型目标的伪装方法,同样适用于大型固定目标和较永久性的设施的伪装,不同的是,大型固定目标的伪装更加复杂,往往要经过现地勘察、方案论证、伪装工程设计、施工和效果检验等几个阶段。新建工程,应从一开始就把伪装措施作为工程设施的一部分,与主体工程同时完成。

大型固定设施往往由许多建筑物组成。对于这些建筑物,可视其具体情况,采用大型伪装遮障,将整个目标荫蔽起来,也可采用伪装迷彩和伪装结构物歪曲目标的外形和阴影。

据实验,用两三种颜色的大片不规则迷彩模拟当地地貌,可以用来分割目标的直线轮廓。因为从屋顶反射出去的光线比建筑物其他任何部分都多, 所以应把屋顶的迷彩搞得暗些,并在涂刷之前把屋顶表面处理得粗糙一些。屋顶上的暗色迷彩要向下延伸至墙面上,以破坏结构物的轮廓线。可以在周围地面上喷洒沥青乳液来破坏建筑物的阴影。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如煤碴、矿碴等)在建筑物周围铺成不规则的图案,也可以使阴影变得模糊不清。靠近建筑物的侧面种植树木(特别是灌木)对于消除阴影有很好的作用。

采用大型伪装遮障时,遮障面不仅要遮住建筑物的顶部,而且要逐渐倾斜,向四周延伸,直到与地面成 30 度角的视线不能看到建筑物的底部为止。遮障面装饰材料的色彩、亮度和斑点图案应与周围背景吻合,并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遮障面的色调。

采用伪装结构来改变目标外形的方法很多。对大型仓库、发电厂和其他类型的大建筑物,通常伪装成一群小建筑物,并模拟成斜脊屋顶;可以种植灌木或用塑料薄膜、玻璃纤维等做成的假灌木来歪曲建筑物的阴影;突出在屋顶上的隔火墙,可以改造为假地界线上的花园墙或灌木树篱;通风顶以及其他凸出部分,可以伪装成小型建筑物。

各种大型设施的伪装方案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即使是同样的大型目标,也不应采用完全相同的伪装方案。伪装方法和伪装程度还取决于设施的重要性和易损性,敌人对设施了解的程度,敌人对目标观察、照相可能采取的角度、距离,平均能见度,实施伪装所能占用的时间,等等。如果设施确实重要,时间、材料和人力又允许,应实施全面彻底的伪装;如果

设施的重要性并不要求彻底伪装,则可利用简单的降低色调的方法降低设施的显著性。大型目标的空中和地面防护设施是重要的暴露征候,应与目标 同时进行伪装。

把大型设施设置于坑道内,是提高荫蔽性和防护能力的重要方法,但坑道的口部有明显的暴露征候。要荫蔽转入坑道的大型目标(飞机、导弹等), 必须对坑道口部进行伪装。坑道口部的位置,除满足战术技术要求外,要尽量选在荫蔽条件较好的地形背景中,如山体较陡的地方,以及深谷、阴坡面等。施工时,切口要小,尽量少破坏原有地貌。坑道口伪装作业的任务就是尽量恢复原有的地貌特征,消除与坑口有关的暴露征候。若坑道口位于树林背景的山坡上,可以架设伪装遮障,或移植各种植物,来恢复原植被的地貌特征,消除坑道口特有的阴影。若坑道口处于裸露岩石的背景上,可以采用钢丝网水泥灌壳结构模拟山体岩石。灌壳结构表面要实施迷彩,以便与周围岩石融合。当坑道位于城镇、村庄附近时,可在坑道口构筑小型建筑物,模拟农舍或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用房屋。坑道口的排碴是明显的暴露征候。施工时,应考虑将石碴有计划地排在低洼处或树林内;或者根据周围的背景, 将石碴场伪装成采石场,处理成梯田、林地、草坡,并适时种草、植树或种植农作物。

通向坑道口的接近路往往是尽头路,在航空照片上非常明显。因此,在伪装坑道口部时,必须对接近路实施伪装。当把坑道口伪装成农舍时,接近路应相应地伪装成乡间小道;当坑道口伪装成车库或农机站时,接近路可不作处理;若坑道口采取了完全荫蔽措施,则接近路也必须采用荫蔽措施。对于不太长的接近路,可以设置不显著的水平遮障,或在道路上种植草皮、铺设伪装材料。对于校长的接近路,可以将尽头路加以延伸,通向合乎逻辑的地点,如居民地、民用目标、假目标和其他道路等。为使假道路自然逼真, 还应在假道路上模拟运动,留下车辙痕迹等。